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50歲是一個不早不晚的年紀,有句話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轉眼間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半程。人到中年,很多以前看不透的事也該看透了,很多以前想不通的事也該想通了。五十歲之後的人生,也該活得聰明一點,也該活得瀟灑一點,五十歲之後,就不要再自作多情了,否則只會讓自己的餘生更加難過。俗話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在生活上有的人總是捨不得,哪怕是遍體鱗傷也不願放手,最後活的很累,活的很苦。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捨得丟掉無用的社交

那些無用的社交,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反而還會消耗身體,還不如早早扔掉。每個人這一生都會遇見很多人,面對很多選擇,但是不管選擇那一條路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管是什麼樣的人,每個人也都應該明白對方值不值得交往,面對那些不值得交往的人,就應該被清理出你的社交圈,不讓他們拖累自己。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捨得丟掉不良習慣

什麼是不良的習慣,比如喝酒抽菸,還有很多愛好都算得上是不良習慣,比如說打甚至還有人染上賭博的惡習,而這些不良習慣總是會引發家庭戰爭。有些人不懂得改變甚至還會造成妻離子散的結果,特別是五十歲以後的人,面對這些不好的習慣,要學會扔掉。不要讓這些不良習慣毀了自己得身體,毀了自己的家庭,把那些對身體有益的事情拿來當愛好,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捨得愛而不得的人

其實錯愛一個人,不值得傷心一輩子,不讓自己困在過去,就是對自己好的成全。錯的人離開,其實是給對的人騰出位置。不是你付出了夠多,別人就會珍惜;不是你用真心去換,就能收穫一段想要的感情。很多感情,不是你想求就能留得住,愛而不得是人生常態。當一段感情失去的時候,要學會歸零。那些離開你的人,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並不值得你去執著。過了50歲要學會釋懷,不亂於心,不陷於情。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道德經》中也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福禍相依,這句話是讓我們讓用平常心去看待事情,以道的清靜無為去對待那些得到和失去。凡事以自身為重,懂得捨去外物的束縛,才能收穫內心真正的一個通達,從而保全自我。“貴大患若身”,沒有什麼是比自身更重要的,以這樣的心態作為基礎,才能更好的捨得萬物。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讀讀《道德經》更能看透人生

其實一開始的老子就已經小有成就了,但是他卻放下了這些所謂的眼前的成就,開始四處雲遊,然後到達了函谷關,也就是在這裡,他留下了這部傳世的鉅著《道德經》。如果老子沒有捨棄虛名,會有《道德經》的產生麼,也許不會,所以說該走就走,挽留則留,讓寫就寫,寫完還走,飄然而去,不知所終,不計身後眾人評說,一部《道德經》傳世足以。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道德經》只短短5126個字,就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事智慧。讓你讀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道德經》在西方國家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


人過50,最好的活法是這3個捨得,餘生越過越好,建議中年人謹記


老子充滿智慧,語言風趣,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這個版本的《道德經》也是如此,這是翻譯得最接近原版意思的道德經了,因為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