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新冠疫情期間 為何上百家華人超市選擇關門歇業?


阿根廷新冠疫情期間 為何上百家華人超市選擇關門歇業?


阿根廷華人在線3月30日訊 時秒編譯報道 上週末,在布省奧利沃斯(Olivos)鎮中心地帶馬尼普大道(Avenida Maipú)2500號的一家名叫“El Cielo”華人超市關門了。顧客在大門上發現了一則通告,告知大家“超市將從下週三起關閉,直至另行通知。”


有些超市歇業後重新開業的日期還不確定,可能是關幾個星期,也可能關到3月底,有些超市則表示會無限期關門。這種情況在首都布市的不同地區都有發生,比如從卡瓦利托(Caballito)區到克萊波爾(Villa Crespo)區,從帕特里歐斯公園(Parque Patricias) 區到弗洛雷斯(Flores)區,從Almagro區甚至遠到布省的Merlo鎮。


目前,到底有多少華人超市關門歇業並不清楚,有數據顯示全國大約有200多家。就目前而言,這一數字佔總體比例較小(在全國範圍內,預計有8000多家華人超市)。不過,對包括首都在內的大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來講,華人超市在基本消費方面佔據了重要市場份額,食品,飲料和其餘基本商品佔據大約20%的銷售額。


至於華人超市關門背後的具體原因,其實沒有單一的原因,以下是華人超市目前比較擔心的幾種情況。


1.擔心感染病毒

無論是華人商家還是顧客,人們對病毒流行的恐懼都是一樣的。華人超市方面解釋說,除了使用手套,口罩或站在用塑料布簾內進行收銀工作,接待顧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家位於布省維森特•洛佩斯(VicentLópez)市烏加特街(Ugarte)1600號上的華人超市負責人解釋說:“我有小孩,我不想冒險。”。她已經通知她的客戶,它的超市關門至5月1日。


2.商品供應不足

華人超市店主表示,華人超市目前存在貨物供應的問題。在隔離法令實施之前,超市就出現部分商品短缺,例如驅蟲劑或酒精凝膠等。最近幾天,其他敏感物品在華人超市上架的能力下降了。

業內人士解釋說:“華人超市存在一些供應問題,例如禽蛋類產品,清潔用品的供貨也減少了,這使得許多華人決定關門幾天或將其營業時間限制為每天只有三四個小時。”


3.市場需求疲軟

在隔離措施實施之前,民眾出現囤貨購買熱潮。然而,在搶購潮過去一週後,顧客需求急劇下降。在搶購潮發生時,華人超市並沒有贏得多少市場,因為大部分民眾主要前往大型連鎖超市搶購。


當民眾搶購潮過後,由於他們大多數日用品已經採購完畢,導致顧客到華人超市的機會反而減少了。一家超市批發商解釋說:“七天,十天前人們大量採購囤積商品的日子過去後,現在超市完全平靜了下來。


人們手上的錢有限,華人商家也都在儘量減少庫存。批發商是華人超市關門的直接受害者,因為華人超市從歷史上來說就是(現在仍然是)阿根廷批發商和分銷商的主要客戶。


阿根廷新冠疫情期間 為何上百家華人超市選擇關門歇業?


4.某些本地人的仇外心理影響華人超市

根據諮詢公司Scentia的數據,人們在去往大型超市大量囤貨後,按理說,接下來的時間華人超市應變成贏家。原因是,大型連鎖超市因防疫要求,必須限制客戶進入店內的數量,以及擔心大量人流會造成更易傳染。然而,華人超市並沒有獲得更多客人,華人店主將其歸咎於社交網絡中出現的大量歧視華人的仇外心理。


有人解釋說:“社交網絡上的歧視越來越多,有的人是惡意的,有的人是由於居家隔離覺得無聊開玩笑而已。這些問題在阿根廷很普遍,但對華人來說一點也不好笑”。


5.政府監管力度加強 華人超市被查封數量增加

自政府實施基本產品限價措施以來,商務部的管控措施和查封店鋪的數量倍增。華人超市方面抱怨說,針對華人店鋪採取的措施要比競爭對手強得多。有超市代表抱怨說:“政府總是選擇查封華人超市,我們是行業鏈條的最底層,但是在許多情況下,華人超市的進貨價格有時甚至高於政府的限價。”


阿根廷新冠疫情期間 為何上百家華人超市選擇關門歇業?


6.社會治安隱患長期威脅華人超市生存

人們對2001年或2013年阿根廷由於經濟危機而爆發的大規模哄搶記憶猶新。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是頻繁遭受侵害的華人超市最為看重的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能忽略的一個事實是,在許多邊緣社區中,華人超市是唯一冒著危險在貧困城郊或社區開店的。


有超市批發商解釋說:“在過去的幾年中,華人超市總是首先被洗劫的對象。如今,面對局勢不穩的社會狀態,華人超市也會感到擔心和不安,所以目前許多華人超市都把商品庫存降到最低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