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前段時間電視劇《安家》大火,其中海清飾演的宮蓓蓓也成為了熱議的對象,其中宮蓓蓓因育兒問題和公婆產生矛盾的那一集讓我印象深刻:

宮蓓蓓下班回家,看到公公在給孩子餵飯,孩子邊吃飯邊看動畫片,宮蓓蓓勸說公婆說不能太慣著孩子了,不能這麼大了還給孩子餵飯,也不能邊吃飯邊看電視。結果公婆不高興了,婆婆還說她問過了這個小區每家每戶的小孩都這樣的,都是邊吃飯邊看動畫片玩玩具沒有問題。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不是這裡的婆媳問題,而是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教育問題,宮蓓蓓的婆婆也說了,整個小區的孩子都是邊吃飯邊看電視和玩玩具,這其實也是現實生活中是很多家庭的常態,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多半專注力都很差。專注力差的孩子都長什麼樣呢,我們來聽聽現在父母的抱怨就知道,比如:

1、做事拖拖拉拉,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要兩三個小時;

2、做事情容易分心,旁邊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轉移了注意力;

3、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常常東張西望或發呆;

4、生活學習三心二意,一件事情沒做幾分鐘又去做別的事情;

5、對學習缺乏熱情,不專注,每次做作業都要父母督促還要鬧情緒;

6、不注意細節,粗心馬虎,因為粗心大意丟分,能考100分的試卷只能考90分;

。。。。。。

媽媽們時常都很羨慕別人家的“學霸”,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並不見得比我們的孩子更聰明、更努力,但是為什麼他們學什麼都快?學什麼都能學好?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可能就是專注力。專注力好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容易進入狀態,且不容易受外界的干擾,更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從而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那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呢,我們需要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一、什麼是專注力。

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它是指一個人專心於一件事、一個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的範疇上是指較長時間內仍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動上的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指他們能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注意力是學習的門戶。如果不打開這扇大門,孩子就無法高效高質的學習。

二、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1、和孩子的大腦發育階段有關

哈佛大學的一項實驗表明,孩子的專注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的。比如,3歲孩子有目的性地持續注意某個事物的時間是3~5分鐘,4歲孩子可以持續10分鐘左右。父母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必須要先了解孩子的注意力發展特點。如果一個3歲的小孩,如果能專注於玩具或學習12分鐘,其實他的專注力是不差的;但如果要求一個3歲的小孩專注於一件事情超過半小時,其實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很多父母都走了彎路,之前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為了鍛鍊自己孩子的專注力,讓一個6歲的小孩靜坐一小時以上,其實就是不科學的。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2、和孩子的興趣愛好有關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做事情不專注,很可能是他對所做的事情沒有興趣。有句話說心在哪裡目光就在哪裡,孩子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者。很多父母都很疑惑,說自己的孩子專注力不夠,但是如果父母不阻止卻可以專注地看一兩個小時的動畫片,比如《小豬佩奇》這就說明,孩子的專注力與他對事情的感興趣程度有很大關係。就像很多孩子上課總是神遊,問題不在於他專注力差,而是他沒把注意力放在聽課上而已。

3、有沒有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研究表明越小的孩子,抗干擾能力越差,所以父母要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幫他們排除其他干擾,集中注意力。一個是客觀干擾環境,比如現在的小孩家裡都有很多的玩具,當小孩在玩積木的時候又被旁邊的還有其他很多種玩具,那麼小孩就會出現玩了一會積木又去玩遙控汽車玩了一會遙控汽車又去打球這種情況。二是主觀干擾環境,比如孩子在認真看書的時候,家裡的長輩一會兒來問要不要喝水,一會兒來問要不要吃水果,這就是人為主觀干擾環境,孩子就會時常被打斷,不利於孩子的形成良好的專注力。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三、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1、提高身體素質,為專注力的提升保駕護航

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足夠的精力是專注力養成的基礎,前提就是要想想方設法的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避免在房間裡放太多影響孩子睡眠的物品。其次是要保證孩子合理均衡的飲食,儘量不要精細化餵養,養成孩子不挑食的好習慣,為健康的身體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後要培養孩子規律的作息時間,比如規定的每天晚上九點鐘上床睡覺,在沒有其他特殊的情況下就要堅決執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固定的習慣和生物鐘,就會按時休息。

比如,侄女琪琪之前因為作息不規律小小的年紀竟然都有了黑眼圈,精力不濟,注意力也不集中,給她讀繪本的時候時常在走神。她媽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適時給孩子做了調整,每天晚上吃了晚飯休息一會後就給孩子洗漱,然後再讓孩子學習一會玩一會玩具,到了晚上九點就準時上床雷打不動,這樣堅持了一個星期後見到了成效。孩子的精力好了很多,每天晚上九點左右就吵著要睡覺,而之前她每晚都要十一二點才能睡著。

2、因材施教,正確的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一般來說,孩子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先天素質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承認孩子之間存在的不同差異。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後,才會有的放矢的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時,不能夠簡單的生搬硬套人云亦云。比如自己的孩子適合去學語言表達,但是看人家的孩子去學編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編程,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孩子學起來也非常痛苦。那要怎麼因材施教呢?父母要學會放手和尊重。讓孩子多去嘗試,瞭解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對於自己不不理解不接受的興趣愛好,父母要學會理解和尊重,這樣才能因勢利導,把孩子的興趣發展成為一種能夠專注做事的能力。

比如,我有位朋友阿霞的兒子小文有段時間對各種昆蟲很感興趣,其實阿霞特別害怕各種昆蟲,但是她沒有阻止兒子的這一個在她看來有點奇葩的興趣愛好。她是怎麼做的呢,她趁著週末的時候,一家人帶著孩子去郊外捕捉各種昆蟲,並用合適的瓶子把他們帶回家。孩子特別高興,回家後兒子父親還給孩子準備了放大鏡來觀察每種小動物,和孩子一起查閱各種資料,孩子在興趣愛好裡汲取了大量的生物知識,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3、溫和教養,避免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踢貓效應,指的就是一種壞情緒的傳染,它從一個人開始,逐級進行傳染,從而使周圍的人都受到這種壞情緒的“汙染”。而父母因為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壓力而常常成為這種情緒汙染源,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讓我們爆發,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當孩子處於傷心、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時,孩子的思緒就會混亂,從而難以專注到一件事情。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溫和教養,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曬她兒子拼了6個小時的樂高成果,並且說他兒子最喜歡的就是拼樂高。他的兒子才6、7歲,能專注於一件事情這麼長時間應該說是很厲害了。後來跟這位朋友取經,才發現他們在兒子的教育過程中從來不會對兒子說一些負面的言語,比如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東西都拼不好?!他們夫妻倆也從來不會把工作上的負面情緒帶回家,就算他們在生意上遇到再大的困難,在進家門前都會把自己的情緒整理好,不會讓孩子成為無辜的受害者。而她的兒子也特別溫和有有禮,是個孝順的小暖男。

4、學會目標分解,讓孩子走到最後

很多時候孩子缺乏專注力並不是因為他們專注力差,而是他所遇到的學習任務超出了他的認知,產生了畏難情緒而選擇了淺嘗輒止的放棄。做好目標分解,讓孩子每次實現一個小目標,讓孩子看到達成的希望,在孩子自信心增強的過程中孩子的專注力也一步步的得到提升。有這樣一個小寓言故事:

有一隻小鬧鐘被製造出來以後,它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問身旁的老鬧鐘:“我應該做點什麼?”老鬧鐘說:“很簡單,一年要擺動3200萬次。”小鬧鐘一聽就被嚇到了,它對自己一年要擺動3200萬次完很害怕。這個時候另一個睿智的老鬧鐘說:“小鬧鐘,你不用擔心,你每秒鐘擺動一下就可以了。”小鬧鐘開心地說:“一秒鐘擺動一下,這個容易,我能做到。”然後它就一秒鐘擺動一下,一年擺動了3200萬次。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也是如此,比如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去讀完一整本書,那麼我們教孩子一章一章的讀,孩子就能很輕鬆的堅持到最後。

電視劇《安家》帶來的思考:孩子的專注力就是這樣被毀掉的

現在是一個信息、知識大爆發的時代,需要快速的學習更多的知識,這個時候專注力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的能力,擁有了過人的專注力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有時候拉開孩子之間距離的就是專注力,因為只有專注、熱愛、 全心貫注於學習上才能有所收穫。意大利教育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注意力集中。培養孩子強大的專注力,也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