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她是天生的演員,站在鏡頭前時,低眉眨眼之間都是戲;

她是難得的歌手,在她的歌聲裡,你總能聽出歷經歲月之後的味道;

她是奮鬥的傳奇,出身窮苦,為養家早早輟學,出入底層歌舞場,卻憑著一身的意志,成為最亮眼的星;

她是不屈的鬥士,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依舊頑強面對可惡的病魔,依舊笑著面對所有關愛她的親友和歌迷;

她是孤獨的女子,一生之中兜兜轉轉,歷經幾段感情,卻始終未能披上嫁衣,卸下堅強的外殼,為人洗手作羹湯;

她代表了香港的那一個時代,完美詮釋了“香港夢”,她被稱作“香港的女兒”。

她,就是風華絕代的梅豔芳。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梅豔芳的一生,就像一出蕩氣迴腸的舞臺劇,要想了解她,我們不妨拉開序幕,從她小時候的生活開始看起。


  • 童年和少年,梅豔芳都在努力賺錢養家

1963年,梅豔芳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貧困家庭。父親早逝,撇下母親和家中四個孩子,經濟壓力可想而知。然而,梅媽嗜賭欠錢諸多,又偏愛兒子,4歲的梅豔芳和姐姐梅愛芳被母親逼上荔園戲臺賣藝,成了家裡的搖錢樹。

梅豔芳的童年生活,便是黑暗的,她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承歡父母膝下,無憂無慮地玩耍,她只能一刻不得閒地去唱歌,來賺取微薄的收入養家餬口。

初一的時候,梅豔芳更是被母親勒令退學,專職賣藝。在市井之間和歌舞團之間成長起來的她,不得不過早地成熟了起來。這時候的梅豔芳,已經懂得如何和各色人等去周旋,如何保護自己和母親。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 選秀出道,倔強面對質疑

1982年“華星”娛樂和姊妹機構“無線”電視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梅豔芳以《風的季節》奪得了冠軍,評委席上的黃沾如此評價她:“青春的臉,帶著點不知道哪裡來的彪悍。”

由此,梅豔芳正式出道。然而,初出茅廬的她一路波折,第一張專輯《心債》被人質疑不斷。

有人說她不夠漂亮,有人說她風塵氣息太濃,她從小賣藝的經歷也被人刻意拿來攻擊,甚至有人圍堵辱罵她。年僅19歲的梅豔芳,承受著萬般心理壓力,依舊堅持了下來。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1983年,她憑藉唱片《赤色梅豔芳》的主打《赤的疑惑》開始走紅。

長著稜角分明的面孔、時而英氣時而憂鬱朦朧的眼睛,以及一副好身材的梅豔芳,唱而優則演,開始了熒屏生涯。

1984年憑藉一部《緣分》,梅豔芳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1987年和張國榮主演《胭脂扣》上映,將一個痴情幽怨的女鬼“如花”刻畫得入木三分,她成為當時的“四料影后”。

再其後,《川島芳子》、《何日君再來》、《半生緣》、《鍾無豔》……每一個角色,梅豔芳的表演神形俱備,電影場場賣座。

其實,她的成功,只源於一個字——拼,非同一般人的拼。

曾有同行回憶:某次頒獎典禮後臺,看見梅豔芳一個人蜷縮在角落,痛苦地捂著胃,臉色蒼白。於是典禮開始時,同行勸她不要上場了,梅豔芳卻笑笑說自己沒事,堅持登臺。而當她站在臺上時,她依舊精神抖擻光彩照人,彷彿身體從來沒有不適過。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 友情歲月:為人慷慨義氣

梅豔芳一生為人熱忱,義氣,總是在主動關懷和付出。

當年劉嘉玲風波,梅豔芳主動牽頭香港藝人聯合抵制黑社會染指娛樂圈,還藝人清白;而梅豔芳任職香港藝人協會會長後,更是帶著工作人員,親自去大陸拜訪各個演藝公司,交流香港和大陸演藝事業發展,為香港演藝事業在大陸的拓展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

她對香港娛樂圈的貢獻還在於,她一路走來,總是不斷提攜新人,給他們諸多耐心指導和鼓勵,很多人以她為榜樣,敬業認真。

她的真摯和豪爽,讓她收穫了許許多多的朋友。性情孤僻的張國榮,乖張不羈的周星馳,都拿她做摯友。

2002年節目《芳華絕代傾夜情》上,梅豔芳對大家說:我在娛樂圈闖蕩二十年,用四個字概括:“友情歲月!”

曾志偉曾經評價她:她在圈子裡的人緣應該算是第一,因為幾乎所有認識、不認識她的人都支持她……像阿梅這樣的巨星對所有人,尤其是下層人士都很真心,不會有兩種面孔。

劉德華也說:她的性格是寧可天下人負她,而她決不會負天下人。她對新人,對一些需要照顧的人,她會照顧得無微不至。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 感情缺憾: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人
  • 相比較事業上的成功,梅豔芳的感情生活,則是一波三折,始終沒有穩定下來,這也成了她畢生的遺憾。

    歷數梅姑一生中的幾段感情,她和趙文卓的錯過最為遺憾。1995年,梅豔芳和趙文卓相識並走到一起,但因趙當時剛剛出道,兩人的感情,就像是上演灰姑娘和王子的顛倒版,處在那個位置的文卓無疑是敏感和脆弱的,一個眼神都會讓他如坐針氈。因為不堪流言壓力,趙文卓一年後主動退出了。

    令人唏噓的是,過後,趙文卓在一次酒醉時,說自己真的很愛梅豔芳。而多年後,在梅豔芳的葬禮上,趙文卓送上的輓聯赫然寫著“一生至愛,一路走好”,落款一個字“卓”。

    或許,對的人只是敗給了時間。而這,讓梅豔芳抱憾終身。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 笑對病魔:從容向粉絲告別

    2002年,梅豔芳被查出宮頸癌。2003年11月,經歷了一年多的與病魔對抗,她的病情依舊不見好轉,梅豔芳在香港紅館開了告別演唱會。

    即使飽受疾病折磨,站在觀眾前的梅豔芳,依舊美麗,她說:“我不是一個弱者,我是一個專業的藝人,每當我走出來,就該給你們看到神采奕奕的梅豔芳。”

    最後一場演唱會,她唱那首《夕陽之歌》時,穿著精美的婚紗,不無感傷地對著萬千歌迷說:

    “我穿婚紗好看嗎?我是歌手,也是演員,這婚紗我也不是第一次穿,卻沒有一次是屬於我。這可能是我一生中的遺憾,但你們的愛已將這遺憾填補。我將自己嫁給音樂,嫁給舞臺,嫁給你們。”

    在場的歌迷,無不動容,他們愛她,憐她,看著她忍著痛苦堅持在舞臺上歌唱,幾乎所有人都流了淚。

    一曲唱完,梅豔芳提著婚紗,走上長長的梯子,臨近終點時,她回首一笑,揮手道別說“拜拜”,然後,一個人孤身離開。如同她多年前就孤身一人,踏上漫漫未知征程一樣。


    梅豔芳:孤身走我路,閒事難事然後變傳奇事

    香港前任特首董建華,曾經這樣評價她:梅豔芳極有創意及毅力,靠自己的努力將事業帶上高峰,是典型的香港成功的例子。

    特首給出如此高的評價,絕對不僅僅因為梅姑在娛樂圈的成就,更多的是因為梅姑一生中,追逐事業時不屈不撓的意志、提攜新人時的仗義和大度、面對困境時的豁達樂觀。

    梅豔芳代表了香港明星最好的時代,一個可以靠拼搏、努力成功的時代,一個可以看到藝人相互扶持、仗義相助的時代,一個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的時代。

    而她,斜陽無限,無奈只一息間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