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绍初 金翔:战“疫”父子兵


金绍初 金翔:战“疫”父子兵|战“疫”英雄 平凡先锋

战“疫”父子兵,金氏父子共同抗疫。

你在前线防控疫情,我在后方盼你平安,我们同在一座城市,却见不到面。最近的距离,也是最远的距离。这一句话,对金绍初、金翔父子来说,是最贴切的比喻了。

吃个年夜饭都难

“这个家还过不过了!都十几天了,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就这么难吗!干脆你们都搬到疾控中心住算了!”一向温柔贤惠的穆大姐闹起了脾气。

起因却是因为微信家庭群的几条信息。↓↓↓

穆大姐:“晚上多久能到家?我和林杰给你们炖了鸡汤。”

金绍初:“今天有工作,不知什么时候到家。等会要出去消毒。”

金翔:“我今天晚上上夜班,半夜还要进实验室,回来不了,你们吃,不用管我。”


穆大姐的丈夫金绍初、儿子金翔都是巴南区疾控中心的普通职工。大年三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金氏父子分别作为消杀组、卫生检验组成员,第一时间回到各自战“疫”岗位,连除夕夜的年夜饭都没顾上吃一口。

“商量了好久才说初十晚上大家补一个年夜饭。我和儿媳妇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准备,煲鸡汤、红烧肉、水煮鱼……一直等着他们回来,结果两个人都说有工作回来不了!”提起这事,穆大姐觉得这是一个还没了结的心愿。

疫情来了,就是任务;命令来了,就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前。父子俩同在一座城市,同在一单位,同在一个屋檐下,就是不能同在家里同桌吃年夜饭。


父子俩并肩防疫情

1980年参加工作的金绍初是传染病防控与免疫规划科的一名“老兵”。一直以来,作为巴南区疾控中心的业务骨干,金绍初抗击过非典,支援过汶川抗震救灾,处理过霍乱、登革热等几百次疫情,每一次艰难险重任务他都主动请缨,冲锋在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际,虽然还有不足3年的时间就要退休了,金绍初依然主动承担起消杀二组的组长一职,每天带领组员对疫点进行随时和终末消毒处理。顾不得腰上的旧伤,30多斤的消杀喷雾器死死压在他微驼的背上,走完一个又一个的疫点,一忙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可他从不喊苦喊累,他说:“这就是我的责任。”

在父亲的影响下,金翔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疾控战士。“肯吃苦、有冲劲儿,工作都是抢着做,跟他爸爸一个样儿”这是检验科马科长对金翔的评价。“金氏父子打组合,病毒就跑不脱。”这是同事对这父子俩的赞许。

疫情发生以来,金翔和同事们便奋战在病毒核酸检测的岗位上,为了确保实验室检测的及时性,缩短检验报告时间,一次检验中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笨重的防护服、严密的防护面罩后面,是他与病毒零距离交战中依然帅气却充满疲惫的脸。


父子相互勉励

一次,金绍初完成一天的消杀工作已近深夜,放下消杀喷雾器,走到巴南区疾控中心六楼看一看。儿子金翔穿上防护装备正准备开展下一轮的病毒核酸检测。父子俩人同在抗击疫情一线,已有十多天没有见面了。

虽同在一幢办公楼,却不能相见,更没时间交流。只有隔着实验室玻璃门对望,老金看着儿子,眼神饱含着激励,举起拳头,没有说一句话。小金举起右手大拇指,向着父亲说:“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加油!加油!加油!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并肩一起走,冲锋是英雄;男子汉,要坚定,回头是狗熊,上阵父子兵,并肩就能赢!


金绍初 金翔:战“疫”父子兵|战“疫”英雄 平凡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