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藝術對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影響?

1522410246


在我們的人生都會被很多不同的藝術影響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我的有:

1、課本和課外書的文學藝術,小時候我父母都非常忙,而且我有很多兄弟姐妹,所以我經常覺得自己是被忽略的那個人。每當我孤獨寂寞的時候,都有一些課本上的人物或者小說人物在我的心裡冒出來,當我很難過的時候,我都會再看一些課文或者看看小說。是書陪伴著我成長,讓我不至於悲觀、孤單地成長,我也常常感到非常幸運,因為我心裡方面沒有問題。

2、多媒體影視藝術,上課之餘我接觸最多的就是電視了,從小我就非常喜歡追劇。每次看到電視劇的主角都是如此善良的人,我就得出結論,人一定要善良。每完看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我就會自我反思,我還會思考自己將來要做個怎麼樣的人,要做什麼事情。是電視劇告訴我,好人都有好的結局,人有的時候不能太善良,要學會保護好自己等的道理。有的時候,電視劇也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導師。

3、音樂藝術,當沒有什麼電視或者電影看的時候,我就會聽音樂。每次我很浮躁的時候,音樂就可以讓我靜下心來,當我非常多煩惱的時候,音樂可以讓我忘記一切。是音樂讓我有忘記煩惱的快樂,是音樂安撫了我浮躁的內心。


文史通天


談到這個話題,我想結合自己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體會。曾經我是一個功利心特別強的人,記得在一次家排課中導師問我,你覺得你幸福嗎?那一瞬間我整個人是懵的,我竟然發現不知道什麼是幸福,我好像從來沒有幸福過。我以為的幸福是努力賺錢,讓自己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到頭來錢沒有賺到多少,反到脾氣越來越壞,日子過的雞飛狗跳。

真正改變我的是一件特別微小的事情,但是卻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心理碰撞。那是一次在和朋友閒聊時,桌上蠟燭燃燒的蠟油滴在了桌旗上,在我剛想用抹布將它清理掉時,只見我的朋友不緊不慢的拿出火漆印章將它輕輕的按在蠟油處,此刻原本應該被當作汙漬的東西竟搖身一變成了一道風景,為桌旗增色不少,在那一刻我幡然醒悟,把簡單的日子過的精緻不就是幸福嗎?這就是生活最好的樣子吧!

在那之後我迷上了美學,閒暇之餘寫字,畫畫,做做陶,給自己留一些時間和空間,不再糾結在世事的繁雜中。

“嗜慾深者天機淺,嗜慾淺者天機深”,你愛生活,生活自然才會愛你!



娍道


藝術的目的本身就是一個內在精神世界的影響與被影響的關係,它影響著你的內在情緒,你的內驅力,你的精神,精力和氣場能量,這是每個人身上最重要的精氣神的東西。

1. 人生是一種信念,藝術會讓你相信美好;會讓和諧,友愛,自信,勇敢投注在你身上;會讓內心修養根植於你內心,豐滿你的人格和品行。

2. 藝術是靠想象而存在的,想象比知識重要。沒有想象力的人是感受不到藝術帶來的精神衝擊的,也很難在這些藝術身上吸收到精神力量。

我第一次對舞蹈藝術有具象概念是上小學的四年級,一個節慶日的晚上,全家鬧哄哄的熱鬧著去看錶演,愛跳舞的21歲表姐已經是縣裡藝術團隊員,當時穿著綢緞戲服,頭上戴的是從沒見過的閃閃發亮的髮簪和頭花,就像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好看的簡直像個仙女,我就呆呆的看著她,最後唱的什麼記不清了,只記得她穿戲服在舞臺上眼波流轉樣子溫婉嬌俏。表演過後我拉著她的手不放說要看她的表演,她給我看了一段楊麗萍的《雀之靈》磁盤,不是很懂的我當時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波瀾,我在看那個舞蹈時也跟著好像有生命在我血液裡躁動;每一個靈巧飛舞的指尖就像是波動在心上的一把琴,那種感覺印象太深了。

那是我對藝術最開始的啟蒙,也開始慢慢懂得了審美,開始有了嚮往和信念感的東西。


光合物ss


書法藝術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厚影響。因為真正搞書法的人:深沉、儒雅、睿智、溫暖!

真正搞書法的人,是穩健練達的。他未必玉樹臨風,可眉宇間的深沉,言談時的睿智,會給人以塌實硬朗的感覺,會讓人莫名的信賴,會讓人不自覺的依戀。因為勤於書寫,相對來說,他們身上少些世俗,多些沉穩。表面上的正氣凜然讓人畏懼,可心底的那份兒女情長卻在不經意中感染、溫暖他人。

真正搞書法的人,是儒雅溫厚的。習慣寫字的人都明白:書寫是一個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時間,更需要心情。試想,一個整天疲於奔波,性情暴躁的男人,哪有閒情書寫?即便有著創作的慾望,也未必能靜心描摹;即使有了時間,也未必能書寫出那種感人肺腑的篇章。

真正搞書法的人,是才思敏捷的。他未必能成名成家,可長久以來對文字的那份執著,超然出獨特的魅力。靜靜地閱讀,那深邃凝練的文思裡,盡現著豪放的情懷;悠悠地回想,那神韻飛揚的詩行間,流露了浪漫的情思;脈脈地吟詠,那惟美幽婉的旋律中,繾綣出細膩的情致。

真正搞書法的人,是善於思想的。他未必學識特別淵博,卻習慣在閱讀中感悟,在寂靜中思想,在回眸中提升。凝望,他從容的神態中顯示出豐厚的閱歷;聆聽,他堅定的步履下沉澱出悠遠的底蘊;沉湎,他行雲流水的文思中湧動出桀驁不遜的剛強。

真正搞書法的人,是富有情趣的。他未必能耐得住寂寞,卻會專注地面對瞬間的美麗。因為細緻,靜止的畫面能在他的筆端鮮活起來;因為敏銳,沉寂的心緒能在他的指尖靈動起來;因為誠摯,剎那的芬芳也可揮灑出繽紛的畫卷。

真正搞書法的人, 是懂得珍惜的。他未必有多麼輝煌的事業,卻有很好的文字功底。他可能會忽略名利,但絕不會淡漠對文字的情鍾。文字與他是親密的愛人,容不得疏忽;文字與他是靈犀的知己,來不得敷衍;文字與他是至愛的寶貝,捨不得含糊。

人們常喜歡把男人比做茶。茶的種類繁多,但喜歡寫字的男人應該是茶中的精品,閒暇時靜靜品賞;疲憊時默默回味;沉浸在茶色中,任溫暖在掌心傳遞,任馨香在唇齒縈繞,任甘甜在心尖溢開---該是怎樣的悠然呢?

所以說,書法對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厚的影響。


張紅偉書法創作室


大家好,我是阿梅,很高興可以參與這個問題的討論,我從事玉石行業大概將近25年時間,接觸到各行各業的優秀的頂級美術大師,讓我有太多的感慨對我的人生和價值觀有了直接的影響。

一:泥塑,對我影響極大是我們大同的泥塑,大同的遼金時代的泥塑可謂是巧奪天工,過去小時候認為泥巴就是可以蓋那種雞窩或者豬圈用,但是隨著年齡慢慢長大,發現到處可得的“泥”原來可以成就這麼美麗的雕塑,它可以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大同的雕塑大師用他們的奇思妙想,把“泥”可以說運用到了極致,創作出一件件收藏佳作。

二:刺繡,小的時候喜歡刺繡,那時候就是簡單的認為用一根小針可以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不懂得什麼是刺繡,那時候幾乎沒有什麼渠道獲得新的媒體消息,更別說自媒體,長大了才知道,原來刺繡有這麼多的手法,小小的一根針居然可以弘揚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感謝我們的時代,厲害了我的國。

三:玉石,學校畢業後,由於對美術藝術的酷愛,無意間接觸到了玉石行業,沒想到這一接觸就是將近25年時間,期間真是苦辣酸甜都嚐遍了,裡面的學問太多了,上至幾千年的歷史下至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她讓我學會了堅持,不放棄,讓我明白了錢是有多麼的重要,但更多的是對藝術的堅守。

四:人際,不得不說,人際對人類來說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尤其在中國,更尤其對於我來說似乎人際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怎麼學都學不會[我想靜靜]馬雲說:好的人際可以祝你一路順達,人際就是你的情商。唉,我的情商不高啊, 對這門藝術我是望而生畏啊。

以上是我對藝術的見解,藝術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列舉了,非常高興能夠參與這個問題的討論,使我可以暢談自己對藝術的感慨[祈禱]

圖一:聞名世界的泥塑合掌漏齒菩薩

圖二:媽媽繡的鞋墊

圖三:阿梅講解玉石知識





羽騏寶


梵高說過:“沒有什麼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我們關注藝術,不僅僅是繪畫作品,還有更多比如雕塑、手工藝、音樂、建築等等。藝術是一個很深很大的詞彙,沒有定義也沒有標準。

我們會被某一幅畫吸引而愛上繪畫,會因為看到一件雕塑作品而產生共鳴,也會因為聽到一首歌而想要去了解背後的詞曲作者,被他們影響,產生我們自己的思考,最後變成我們自己本身成長的動力。於我來說,影響最大的藝術是紙藝,是繪畫,是音樂,也有這幾年關於歷史的求學。


小海狸藝術分享


書法藝術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影響。小時候,每當我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看到琳琅滿目的門頭牌匾,看到各種各樣的字體,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學時發現,每個漢字形態各異,生動有趣。長大了我成了一個書法愛好者,我感受著書寫者的心情,感受著屏氣凝神的專注;感受著龍飛鳳舞時的瀟灑。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書法記錄著不屈,記錄著奮進,記錄著對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書法藝術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像一顆明珠,必將永遠熠熠生輝,閃閃發光……








老河口阿牛


我覺得探討哪種藝術對我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影響,這個話題有點大,分享一下那些畫對我產生了影響吧,我比較喜歡凡高的麥田系列。

1、《麥田雲雀》

畫面中部分收穫的麥田,在雲彩清幽的天空下,一隻雲雀正朝右上飛去。這幅麥田的從上至下所揮落出來的遼闊與自由,以及那種金黃色所透視出來的美感,真使人神暈顛倒。

這種只屬於梵高一人的金黃色麥田,透視了整個天空,而再由天空透視了我們的視覺以及心靈的波動。麥田與天空是相互透視出來的精神的豐滿和心靈的自由。不管是來自於印象派的點彩還是透視法,他都被他的精神的狂熱帶動到很遼闊的境界去。

麥田雲雀畫於1887年夏天,此畫一見即令人聯想到梵高他在奧維爾所作的《麥田群鴉》,但與後者比較起來,有完全不同的感覺。這幅畫讓人感到清閒明朗,好像可以聽到遠處清晰婉轉的歌聲。梵高採用修拉與西涅克的色彩分割理論,又從印象派畫家那裡學習到短促筆觸的並置以及從光線中捕捉色彩的瞬間變幻,以色彩的禮堂混合手法來表現。

這幅畫的彩度高,向上向下的短促筆觸,使畫面洋溢著勃勃的生氣; 雲、麥田、草地均富動態,雲雀的聲音暗示了在畫面上所看不到的垂直軸。麥穗順著風向俯偃,仔細觀看會有一種寫實的感覺,同時又讓人覺得在遙遠的彼方有一種虛無縹緲的憧憬 。

2、《麥田鴉群》

《麥田群鴉》是梵高臨死前的幾幅作品之一,描繪的是法國瓦茲河上奧維爾鎮周圍鄉下麥田的情景。在這幅畫上仍然有著人們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黃色,但它卻充滿不安和陰鬱感,烏雲密佈的沉沉藍天,死死壓住金黃色的麥田,沉重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空氣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亂低飛的烏鴉、波動起伏的地平線和狂暴跳動的激盪筆觸更增加了壓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畫面極度騷動,綠色的小路在黃色麥田中深入遠方,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奮情緒。也許這幅畫是作者在極力表達內心的孤獨與壓抑,就如畫面上的麥田別烏鴉壓住的感覺,金黃色的麥田表現出勃勃的生機,亦如作者內心生的慾望。看到這幅畫給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達著一種思想,也在宣洩著這種悲劇的情感。

這幅繪畫是梵高於1890年畫的。這幅繪畫有著梵高一貫的特色,強烈的色彩對比,線條造型的手法等。但是,這位天才在色彩上的處理極為理性:畫面中心處是黃色的麥田與紅色的土地的對比,而綠色的加入增強了這種對比從而構成畫面的中心;對於天空的處理也是非常講究,近乎黑色的天空暗示了近處,加了白色的湖藍色則表達了遠處的天空,如我們注意一下其色彩變化以及天空和地平線的邊緣線的交代的話,我們會發現畫家是很用心的;再讓我們關注一下天空上兩塊白雲的處理,看似隨意的兩塊白色,其大小不一,明度不一,其原因明顯是因為一塊處於近處和畫面中心,另一塊則是遠處之故;同時,添加這兩塊白色,不僅使畫面平增了許多生動,也減弱了由於過分利用對比色帶來的衝突,使畫面趨向和諧;另外,畫面中烏鴉的處理,群鴉連結了上下畫面,如我們瞭解一點構成原理的話,我們知道在兩塊顏色中加入相同色彩是取得和諧的一種方式。




夏天的塔拉夏


岫玉雕刻



嵐途一方


我是書畫家王大成,這是我的作品《風帆》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