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心理發展有關鍵期,孩子也一樣,未成年時期大體可以分為12歲之前的依戀期,12-18歲叫青春期,依戀期是家庭教育孩子的最關鍵期,青春期需要一些社會的參與。
現在社會上嬌生慣養的孩子越來越多,這也是因為每個家庭的物質條件都豐富了,自然給予孩子的也就回來越多,想要什麼就滿足什麼,但是,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不能讓人理解,物質條件的富足,不代表就可以讓孩子少管教,肆意妄為。
有一個小故事,一位媽媽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媽媽在貨架上挑選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自己在一邊玩耍,因為媽媽過於專心,沒有觀察兒子的行為。直到腳下被大米鋪滿了,媽媽才發現兒子在拿著一個手工刀扎大米的袋子。袋子被扎破後,大米順勢而下,鋪滿了超市的走廊。
超市其他的顧客看到這一情況,趕緊叫來了店員,店員來了之後發現這
八歲左右的小男孩還沒有住手,還要繼續扎袋子。經過檢查,店員發現有將近30袋的大米被扎破,,每個袋子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口子,而且是不同種類的大米,想重新裝袋都難,店員也是手足無措,有點激動,大聲制止了小男孩“你為什麼要扎米袋?”
孩子被突如其來的呵斥嚇了一跳,直接躲到了媽媽的身後,媽媽看到孩子被斥責,趕緊為孩子作掩護,激勵反駁說米袋不是她家孩子劃破的,有本事拿出證據。熊孩子在媽媽的袒護下也開始小聲的符和,看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袒護了。店員為了讓這位媽媽承認帶著他們來到監控室,調取了監控,事實證實就是孩子所為。
看到證據後這位媽媽不但沒有承認並道歉,反而抱怨是超市米袋的質量不好,工作人員不負責任,看管不利。所以拒絕承擔賠償,周圍的顧客看到這位媽媽推卸責任,一氣之下找了了經理,有些人氣急還開始聲討這位媽媽的做法。最後這位媽媽依然很強勢,無奈之下經理選擇了報警後這位媽媽才不得不做出了賠償。
故事分析:每一個熊孩子其實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在撐腰,有人撐腰熊孩子自然無法無天,家長的這種遇事推卸責任,不分青紅皂白袒護孩子,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種“愛”也會演變成一種傷害。
熊孩子扎破30袋大米,工作人員循聲而來,家長推卸責任惹眾怒,父母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錯誤?
第一,給予懲罰
孩子調皮多少都會犯錯誤,但是不管是什麼原因,家長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懲罰的,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同時讓孩子瞭解到責任心的重要性,要對自己做的事情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只有孩子自己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真正改正錯誤。
第二,瞭解孩子犯錯的目的
孩子之所以會犯錯也有他的原因,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冷靜,找到孩子犯錯的原因,是因為不滿;還是因為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還是故意而為之。找到原因,家長才能更好的跟孩子達成協議,從而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
第三,教會孩子怎麼做
除了讓孩子承擔責任和認識錯誤以外,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教會孩子怎麼做,孩子明白了再遇見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犯錯誤不怕,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在錯誤中得到成長。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教育這個孩子?
當然只靠家長的自己一味的說教似乎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家長不妨試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利用一些有教育意義的繪本,輕鬆地把很多深奧的道理傳達給孩子,理解真善美。
同時,透過故事中的榜樣,可以讓孩子學會責任,誠實守信等一系列品質,使其更好地與同伴交往,更好地促進自身的社會化。
孩子犯錯非常正常,父母要正確看待,但是不應該包庇,這樣,孩子也會越來越驕縱,以後甚至也會難有成就。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繪本中的圖畫色彩豐富很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還會讓孩子從中學習到很多知識。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繪本包含《行為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10冊)《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安全早知道》(10冊)。
這3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通過故事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也能夠學會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閱讀更多 小柯育兒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