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對人們來說,生活日復一日,天天如此。實際上,每天都一成不變,是因為人們已經失去了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覺。



當讀到牧羊少年在自己習以為常的東西和意欲得到的東西做出選擇時,這個習以為常深深刺痛我。當然在後面章節中還有一個詞熟視無睹

1

當你習慣了的時候,就是你失去好奇心,失去夢想,是墮落的開始。

昨天跟幾位朋友保持安全距離聊天,當大家羨慕時下比較火爆的各個短視頻大牛時,對比自己目前的處境憤憤不平。當討論到,是否也可以參與到短視頻的大好前景中時,又講他們如何團隊運作、如何捨得臉面、如何好的設備,這種交談沒有結果。他們可能沒有發現,自己已經陷入到習以為常的思維邏輯了。

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碰到任何話題、碰到什麼事情,總是表面膚淺的分析,想好了千萬條奮鬥的目標,第二天起來又是在自己熟悉的路上走。正所謂晚上千條路,早上路一條。

2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本段反覆提到5次賣爆米花的小販,因為他跟男孩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決定要為夢想改變習以為常熟悉的生活,另一個日復一日的維持原狀,因為他早就習以為常了。

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此刻,我一邊寫一邊想,我是否也應該像男孩一樣,不要叫醒裝睡的你,有的時候最好讓事情保持原樣。如果不寫不講,就這樣過著也挺好。可我到底是寫了講了,就會讓看的人聽的人難受痛苦。要捨棄自己熟悉的一切,面對陌生領域的恐懼,不安全感會經常出現,需要有足夠的信心、勇氣去面對。微信關注書蜜院連續閱讀。

3

為什麼內心如此糾結而又很難決心行動呢?

在書中男孩也在反覆問自己,過去的兩年中,他學會了牧羊的所有訣竅,學會了剪羊毛,照顧懷孕的母羊,以及如何對付野狼,保護羊群。他熟悉安達盧西亞所有的原野和牧場,瞭解每一隻羊買進和賣出的公平價格。

他熟悉每隻羊:知道哪隻羊瘸腿,哪隻羊兩個月後會下小崽兒,哪幾只羊最不願走路。他還知道如何剪羊毛,如何宰羊。他是個牧羊人,牧羊人最後的歸宿是與他們的羊群相依為命。

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他在破界,破界意味著要打開自己的思維侷限,他已經知道自己不知道了。但這一步回想我們自己的人生,難道沒有為此喝一杯斟酌一下嗎?沒有周全的思維邏輯,決定是很難下的。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每日優鮮徐正經常說的三環驗證法“直覺、邏輯、數據”,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回覆索取。

4

怎樣才能堅定信心馬上行動呢?

牧羊少年首先是一直走到賣船票的窗口,才發現,只需賣掉一隻羊,他就可以到海峽的對岸去了。這個念頭嚇了他一跳。他從沒想到非洲竟然近在咫尺。

男孩用全新的思維揭開了一直困擾他的商人的女兒,他的羊群。因為他發現了一個秘密,隨著時間的流逝,誰都會習慣的。 男孩離開了他的父親、他的母親,還有家鄉的城堡。他們都已經習慣了,他自己也習慣了。羊群沒有他,也會習慣的。

他意識到,他也可以像風一樣自由。什麼也不能阻止他,除了他自己。羊群、商人的女兒和安達盧西亞的大地,只不過是他在達成天命的途中留下的足跡。

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當去打破習以為常,慢慢留心觀察,會發現在你平常看來普通問題的背後,都藏著機會。

越來越多的經歷都在顛覆我們的認知,時刻拷問著良知,沖刷著自己的靈魂,每當出現理所當然的時候,我都要審視我是否處在傲慢與偏見中,我是否認知的狹隘中,是否在愚昧無知中。

我不再根據自己的喜和惡來做出判斷,也不依靠別人的枷鎖固定我的思維,更不會在無知中愚昧中迷失自己。自己雖然已在墮落,但我們還有底線的,學會辨別是非,試著將習以為常變為理性和思考,不在習以為常中丟掉自己的靈魂。

書蜜院的信條:要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活下去的動力和溫暖。


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不要讓自己的靈魂在 習以為常 中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