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前言

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的足球賽事全部停賽,球隊的收入大幅減少,許多球隊遭受財政危機,巴薩羅那球星梅西表示願意帶頭讓全隊降薪,反觀國內球員武漢卓爾老將艾志波公開炮轟足協,表示拒絕降薪,此文一發,引起網民的強烈質問。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武漢卓爾球員艾志波

限薪令等政策下,中超的“金元時代”落下帷幕

隨著中敘之戰後,裡皮在賽後發佈會後稱因不想白拿錢而離職主教練,再次引起輿論的風波,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事件都是導致足協緊急出臺《通知》的原因,之後的限薪措施估計也不會手軟,這次足協真的是下了要嚴格限薪的決心。”

2019年年末及今年年初,中國足協發佈了相關通知,大致內容為下:外援薪水不得超過300萬歐,中超球員薪水不得超過1000萬;外援轉會費不得超過580萬歐,中國轉會費不得超過2000萬RMB。

這一系列限薪政策意味著高薪對大牌外援的誘惑已不復存在了,金元時代漸漸落下了帷幕。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限薪令相關通知

金元時代下的中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讓我們用一組數據來展示曾經中超球隊的燒錢模式: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2017年冬窗轉會聯賽排名


從這可以看到,17年冬窗中超球隊總支出位列世界第二,轉費會前11名的球員中,有5名是來自中超球隊,其中甚至有一名中國球員轉會費達到了2044萬歐,要知道這份名單中如今在曼城中的核心球員熱蘇斯也不過3000萬歐。由此可見中國球員在中超市場中的溢價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17年冬窗球員身價排名


金元的攻勢下,也為中國足球帶來了短暫的烏托邦,恆大的燒錢模式下,不斷囤積國腳本土球員,購買高水平的外援,打造了一支“超級戰艦”,5球攻破韓國強隊全北現代,疑似打破中國球迷的恐韓症;,3年2奪亞冠冠軍,讓中國球隊一度稱霸亞洲賽場;世俱杯的良好表現,甚至讓部分中國球迷出現挑戰拜仁、巴賽羅那的幻想。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恆大亞冠奪冠


當我們把目光聚集到中超賽場內,德羅巴、奧斯卡等大牌外援的不斷引進,中超市場一度達到了巔峰,這一變化也引起了歐洲市場的注意。

2017賽季,中超聯賽的海外版權版圖進一步擴張。上賽季,巴西、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國已實現轉播,據中超版權方體奧動力表示,新賽季的中超海外版圖增加德國、意大利、保加利亞、波蘭等歐洲國家,海外播出平臺增加至20多個,覆蓋範圍由71個國家和地區增至96個國家和地區。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奧斯卡


中國足球第一次在世界足壇中奪人眼目,然而與此同時,當我們回顧過往十年國足的表現,我們可發現中國足球在歡呼、萬戶期待中任然在原地踏步。1-5泰國,1-2香港等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比賽不斷重現在中國球迷的面前,即使中國足協同樣採取了燒錢的措施,引入世界第一年薪的主帥裡皮及歸化政策,國足的成績仍然沒有得到好轉,世界盃的入場券已離我們漸行漸遠。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前國足主帥裡皮

曲終人散後,回顧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變化

1. 大牌外援的引進,擠佔本土球員的場上主導時間

中超球隊大牌外援的引入大部分都是中前場的球員,進攻的主導、配合基本上都是由外援之間完成,國足歷年場上主要問題之一就是鋒無力,然而在中超進球排行榜上前十位基本都是外援(除了目前在西甲的武磊),本土前鋒鍛鍊的機會極大減少,這就造成在國家隊中可供主教練挑選的有實力的前鋒寥寥無幾,也就導致鋒無力的惡性循環

2.本土球員的溢價,部分球員“出口轉內銷”

“出口轉內銷”是什麼?這個專業術語本來指“原來外貿出口型企業,受到國際消費市場壓縮,為了保持發展乃至於生存,把銷售途徑從國外市場改為國內市場”。

“國外踢球的肯定比國內球員要好”這種觀念一直在在中國足球的環境中,隨著中國球員在中超市場上的溢價,球員經紀人看到了其中你的利益關係,通過操作將球員轉到國外聯賽踢一段時間,再高價轉賣給中國球隊,

著名足球評論員董路就曾對此現象發表過相對看法。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董路發表的言論

3.燒錢模式下,中國球隊不再重視青訓

在中國足球進入金元時代的當下,許多俱樂部為了追求一線隊的成績,不惜花費重金請來高水平內、外援,卻忽略了本身青年球員的培養;出口轉內銷形成的產業鏈讓年輕球員的目光轉向海外,而不是腳踏實地的一步步走。

然而隨著限薪令政策的實施,本土球員的溢價現象得到限制,該政策的初衷是希望俱樂部把目光放在青訓上,然而該政策的效果並不是特別顯著,仍然有球隊在鑽規則漏洞空子,比如前段時間某上海球隊2000萬內買入一位國腳球員,隨後又在中乙花了1000多萬了一位業餘球員,隨後便有人點出這兩位球員的球隊老闆都是同一個人,其中的奧秘便不多說。

其次中國足協沒有明文規定保障青訓球隊的利益,有部分球員經過青訓球隊多年的培育後,與他傢俱樂部進行了簽約,導致青訓球隊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從中國球員拒降薪看“金元時代”帶給中國足球的烏托邦狂想曲

回望過去,我們可以發現金元時代不過是中國足球的一塊遮羞布,所有人都沉浸在虛假的狂歡中不可自拔,中國足球發展至今,沒有無罪之人,當千夫怒指足協的時候,很少有人發現足協永遠都是跟著輿論進行政策引導,當初為大牌外援而歡呼的那批人同樣是如今批判足協限薪令的這批人,輿論是主導當今社會事物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言論自由傳播的今天,中國球迷需要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去判斷思考。

在讚歌聲中沉淪在烏托邦世界,煙霧散去後,便顯現出所有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