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疫情肆虐,深受其害的歐洲足壇掀起了降薪潮,梅西帶頭,巴薩 所 有 球 員 降 薪70%。C羅領銜,尤文圖斯所有球員放棄4個月工資,降薪金額約9000萬歐元等等,那麼中超是否應該學習歐美足壇,跟風降薪呢,一時間國內輿論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維鈞認為,現代俱樂部管理強調以人為本、規範管理,尊法循德、尊重球員權益才是俱樂部行穩致遠之道,降薪不降薪,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一、 中超球員降薪合法嗎?

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今年2月份,人社部印發通知,明確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疫情期間未經協商單方面決定職工降薪或制定規章制度扣工資,屬於違法。

中超俱樂部如果實施降薪的舉措,也要經過完善的程序,多方達成共識才能實行。但是,在勞資關係上,中國足協不具備話語權,而且,中超聯賽的球員權益保護機制還不健全,誰來代表球員談判是個大問題。

也就是說,中超俱樂部單方面確定降薪,確定屬於違法行為,雙方協商降薪,球員代表身份合法性存疑。

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二、 中超球員降薪合理嗎?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不少知名企業薪酬調整的消息頻頻曝出,並一再刷爆網絡。應該說,公眾對此早有心理預期。3月9日,攜程CEO孫潔發佈內部信稱,從本月開始,James(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梁建章)和我(孫潔)開始0薪;公司高管層也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其他員工暫緩漲薪;服務部一線員工可正常調漲薪資。

不是說發生了疫情,所有公司就理所當然要降薪。特殊時期,行業重新分野、利益重新分配,不少公司因其商業模式、業務類型的“免疫性”而損失輕微乃至逆勢上揚,其就沒有理由給員工下調薪酬;還有一些公司儘管暫時遇挫,但是賬上現金流充沛、短期業績爆發式回補可期,也應該儘量剋制住降薪的衝動才是。儘管我們說,企業從來不是福利機構,但是抓住一切機會沒有理由創造理由也要降薪,總歸是道德有虧,也必然是難以得到尊重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具體到中超俱樂部,在全世界疫情大爆發影響下,一部分中超俱樂部的投資人生意也確實受到影響,如果俱樂部背靠的企業經營受到疫情嚴重影響,勢必阻礙俱樂部長期發展,通過程序協商讓球員適當降薪並非不合情合理;例如今年2月,連續兩個賽季冠名重慶隊的斯威汽車就發佈聲明,宣佈不再冠名球隊,聲明中也提到了疫情影響:“不料新冠來襲,市場困難加劇。”在這樣的俱樂部裡效力,俱樂部的球員們,或許可以體諒一下俱樂部、投資方的暫時困難,適當做出一些經濟利益的犧牲。

但放在受影響相對較小的俱樂部投資人身上,儘管暫時遇挫,但是賬上現金流充沛、短期業績爆發式回補可期,就需要剋制住降薪的想法才是。儘管我們說,企業從來不是福利機構,但是抓住一切機會沒有理由創造理由也要降薪,總歸是道德有虧,於理不合,這是對球員付出的不尊重,也必然是難以得到社會尊重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三、 俱樂部投資人對待降薪的態度及需求分析

我們先看下2018-2019賽季的中超俱樂部投資人的構成:

這16支球隊,上海上港、山東魯能、天津泰達都是國企,國企比較特殊,他們經營職業球隊不光考慮榮譽、盈利,還考慮地方形象等等一些別的因素,沒有降薪需求。

其餘12家均由房企主導。也就是說,除了重慶斯威外,中超的投資人基本就是房企。對過去20年來享受了行業高速發展紅利的地產商來說,中超就是最好的投射舞臺。足球作為第一運動,中超聯賽就是最吸引國人眼球和注意力的舞臺。對房企的業務一定是有很大幫助的。房企內部的營銷費用,直接花在旗下的職業俱樂部上了,球隊是作為母公司的品牌宣傳主體而存在。

比如恆大,每年在俱樂部身上虧損10億元,其實是作為營銷、公關費用支出的,其他俱樂部也都每年虧損幾個億,也是同樣的道理。換個角度講,10個億都虧了,給每個球員降薪省個幾百萬沒什麼意義和作用,所以目前國內大多數俱樂部並沒有對球員降薪的打算。

樹欲靜而風不止 深度分析中超降薪

綜合以上內容分析,中超俱樂部單方面降薪不合法、合理性要看個體而定,協商解決的條件也不具備,俱樂部投資人更沒有降薪的強烈願望,所以,還是讓中超俱樂部“降薪話題”降溫涼下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