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

當前,成都正以錦江為脈,打造旅遊“新地標”、市民休閒消費新場景——錦江公園。

錦江公園範圍包括繞城高速內的錦江段,河道共長48公里,涉及郫都區、金牛區、成華區、錦江區、青羊區、武侯區、高新區7個區,包括錦江河道、濱江兩側開敞空間。其中,兩江環抱區域及望江公園段為錦江公園核心區,長約17.6公里,涉及成華區、金牛區、青羊區、武侯區、錦江區5個區。

作為成都新時代城市名片,錦江公園將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展示工程、生態呈現工程、民生福祉工程。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一錘接著一錘敲,錦江水質持續改善、重大項目穩步推進、公園景觀逐步呈現、消費場景加快構建、綜合治理初見成效。

2020年是錦江公園建設的關鍵一年。錦江公園打造將如何著力?我市起草了《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徵求意見稿),今年我市將大力開展水生態治理、交通重組、景觀提升、風貌治理、社區治理、照明提升、業態提升、文旅策劃、品牌塑造等“九大行動”。

那麼,“九大行動”將如何實施?小錦為你一一進行了梳理。

推進水生態治理,持續改善錦江水質——

2020年基本完成二號橋閘壩改造、智慧管理一期工程建設以及江灘公園、成華公園、合江亭、五丁橋等4個碼頭建設,力爭年底開工建設九眼橋、萬福橋閘壩改造、雙流區堤岸、二號橋閘上下游航道清淤工程。

力爭年內完成繞城內市政管網排查檢測清掏、兩江環抱區域內市政排水管網重大病害治理工作。

汛前要完成已排查出的73個城區內澇風險點治理。年底前完成錦江截汙幹管、中和汙水處理廠二期,第六、第七、第九再生水廠提標改造。

推動重組交通,構建綠色交通體系——

分期、分段實施錦江兩岸交通重組,取消替代道路沿線路內停車泊位,基本完成錦江兩側一至兩個街區橫向及縱向道路改造,實施慢行街區智能交通系統建設。

實施跨線慢行橋樑建設。完成合江橋改造,建成銘悅府慢行橋、小沙河慢行橋、東籬翠湖慢行橋等4座橋樑,開工跨北三環路慢行橋、華星橋、望江慢行橋等3座橋樑。

推進錦江綠道與“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緊密結合、成網成鏈,構建“軌道+公交+慢行”的綠色交通體系,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聚焦景觀提升,扮靚濱水開敞空間——

新開工綠道18.3公里(累計開工82.5公里,佔總量96公里的86%),新建成綠道30公里(累計建成綠道60.1公里,佔總量96公里的62%),含錦江自行車專用道(南二環路-南繞城)7.8公里;改造和新增驛站18個、公廁10個,增設座椅等城市傢俱638處。

打造合江公園浪漫濱水慢行街、芳鄰路百花濱水慢行街、北門大橋休閒濱水慢行街、成華公園摩趣濱水慢行街、音樂廣場時尚濱水慢行街和望江路竹韻濱水慢行街等6條濱水慢行街,新增濱水開敞空間7萬平方米。

以“公園+”理念建設錦江沿線節點公園,促進綠色空間與消費商圈無縫銜接、生態價值挖掘與消費業態創新交互融合。成都市三環內最大的公園集群“九里九園”景區,依託錦江串聯起臨水雅園、上新橋公園等9個公園,集親水、文創、運動、攝影、教育等功能於一身;成華公園打造全時沉浸體驗式城市文旅公園,其核心項目“熊貓之眼”摩天輪將成為引爆成都的新網紅打卡地;以“愛情文化”為主題的合江公園,突出愛情斑馬線的地標屬性,呈現浪漫市集、告白水幕、慶齡碼頭等新景緻。

開展社區治理,共建宜人宜居生活環境——

打造完成7條示範特色街區。

完成8條街區街巷“微循環”功能提升,打通濱水區域兩側垂直於河流的縱向通道。

強化社區公共微空間改造和老舊建築、閒置用地活化利用,完成“社區微更新”項目14個。加快打造5個國際化社區,完成12個重點項目建設。

整治城市風貌,激發濱水老街區活力——

建築風貌提升與街區打造同步開展,對人行道和廣場進行景觀綠化等整體提升,對沿街圍牆、城市傢俱、城市雕塑、標識系統、夜景亮化等進行全面改造。

鼓勵濱江兩岸街巷植入新業態,打造特色街巷、“騰籠換鳥”,激發濱水區域活力。2020年將實施續建整治點位10處。

發展文化體育,推進文體旅商深度融合——

對照國家5A級景區創建標準,進一步完善旅遊服務設施,重點對遊客集散服務體系、旅遊廁所革命、停車場服務、標識系統、旅遊線路、統一管理等方面進行優化、完善。

新增愛情斑馬線、愛情剪影裝置藝術、合江窗景、自行車專用道琉璃印象、情書雕塑、騎行錦江等文化創意設施22處、文創小品和雕塑10處。

結合各節點打造,增設籃球場、乒乓球場、健身跑道、全民健身設施、攀巖等常規、新型體育設施32處,豐富市民多樣化、差異化體育健身需求。

改善景觀照明,助推夜間經濟發展——

加強錦江沿線及兩岸夜景提升工作。重點完成金聲路至長久橋、五丁橋至太升橋右岸、青少年活動中心至槐樹街、九眼橋至二環路約21.2公里濱河區域亮化增輝,提升城市景觀照明節點4個。

強化業態提升,推動生態價值轉化——

有機嵌入觀光旅遊、文化創意、民宿餐飲、文博會展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週末經濟、夜間經濟,呈現新消費場景52處,如親水園的咖啡文化主題園區、成華公園濱水慢行街的閒亭特色院落、東湖公園的休閒雅居、上新橋公園的西南首家、全國最大的網紅拓展體育設施錦江矩陣項目等。

延伸水上游船行程7公里,串聯起合江公園、猛追灣景區、大慈寺景區、望江樓景區,形成猛追灣—望江公園—南河音樂公園的水上文旅主題遊線。

著力品牌塑造,提升城市營銷能級——

開展錦江公園LOGO及宣傳語徵集活動,打造錦江公園文創產品。

抓住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機遇,以錦江公園為載體,組織策劃一批本土化、特色化、國際化的文體旅商活動,引導和鼓勵廣大社會企業、周邊社區參與,增加錦江公園人流量和消費流,推動相關產業在區域內呈聚集態勢。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已經眼花繚亂了呢?別急,小錦還為你打聽到了接下來即將呈現的亮點項目!

亮點一

成華公園

核心項目“熊貓之眼”摩天輪

成華公園原為成都市遊樂園,現為以自然景觀為主的城市公園,改造提升後將成為全時沉浸體驗式城市文旅公園。公園以核心項目“熊貓之眼”摩天輪為爆點,以“觸、嗅、視、味、聽”快樂五感體驗為線索,串聯濱水景觀空間及互動場景,打造趣體驗、趣文化、趣分享、趣記憶的快樂發生地。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成華公園鳥瞰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主入口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熊貓之眼”摩天輪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局部效果圖1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局部效果圖2

亮點二

合江公園

將形成4萬平方米的帶狀濱水公園

合江公園項目位於水津橋至合江橋之間,項目將對該段道路進行慢行化改造,形成4萬平方米的帶狀濱水公園。通過串聯大川巷、愛情斑馬線、合江亭、音樂廣場、思蜀園、蘭桂坊、水井坊等節點,以“公園+”的理念,運用商業化邏輯,打造“情定錦江遊線”,突出“愛情文化”主題,呈現浪漫市集、告白水幕、慶齡碼頭等新消費場景。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公園概念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愛情斑馬線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公園LOGO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慶玲碼頭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效果圖2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效果圖3

告白水幕效果圖(利用現狀思蜀園雕塑及噴泉,植入水幕投影以打造向愛人告白的理想之地,也可通過獨家定製主題,向伴侶、親友表達自己的心意不祝福)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亮點三

錦江公園音樂廣場段

將形成音樂大道浪漫濱水門戶

項目位於興安橋至九眼橋之間的錦江右岸,以浪漫濱水岸線為主題,圍繞廊橋、合江亭等成都地標建築,重塑錦江沿線成都核心地段開敞式空間景觀,打造蜀都味道、國際品質、音樂主題的浪漫濱水岸線。通過統一音樂大道鋪裝色彩、優化濱水空間、改造音樂亭等方式,形成音樂大道浪漫濱水門戶;串聯坊遊與江遊,構建活力浪漫的濱水慢行體驗;植入露天音樂秀等特色創新消費業態及時尚活動,形成新的城市網紅打卡地;舉辦現代國際、優雅時尚的錦江音樂季,增強“夜遊錦江”IP影響力。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鳥瞰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兩岸三景效果圖(與安順廊橋、合江亭互相遙看,共遊不夜錦江,共賞兩岸三景)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親水棧道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慢行空間效果圖

亮點四

錦江公園望江段

三條主題遊線將呈現

項目位於一環路九眼橋至二環路府河橋間的錦江右岸,整合望江樓公園、錦江綠道、川大博物館和川大校區,打造詩竹雅韻的望江景區。將打造三條主題遊線,構建遊憩結合深度體驗模式,提升客群粘性。

1.師生遊線——知識型場所和文化體驗場所作為本案師生遊線的核心功能。

2.遊客陸地遊線——以感受沿岸望江文脈為主線,打造博覽/國學/詩竹等遊覽項目,滿足遊客深度文化體驗遊需求

3.遊客水上游線——以錦江獨有“雲帆龍舸”、水上獨特景色、漢服拍照為主要吸引點)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錦江公園望江段鳥瞰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望江碼頭效果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望江文化場景效果圖(在錦江綠道上,以薛濤箋為主題的藝術裝置,將詩詞解構,藏匿於整個構築空間,帶來互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學府文化場景(打開學校圍牆界面,結合院校進行場地業態植入與更新)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竹文化場景效果圖(借原有竹林界面,增設草花及特色文化休憩設施,營造特色清幽休憩場景)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石牛堰夜景效果圖

亮點五

“九里九園”片區

項目位於金牛區北二環與北三環之間的九里堤片區,是成都市三環內最大的公園集群。依託錦江串聯起臨水雅園、府河攝影公園、上新橋公園、親水園、沙河源公園、九里堤遺址、九里堤青少年活動中心等9個公園,集親水、文創、運動、攝影、教育等功能於一身。今年擬實施的親水園,營造悠閒、雅尚的生活方式,打造錦江矩陣、咖啡博物館、森林康體療養、水樂園、果樂園等新消費場景;上新橋公園,緊扣運動締結友誼的主題,引入棒球、小輪車、擊劍等國際運動項目。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九里九園鳥瞰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親水園效果圖(入口處鋪裝採用咖啡樹造型的花紋,LOGO牆上的現代咖啡杯等圖案彰顯文藝特質)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錦江矩陣概念圖(此為爆款網紅項目,有94種高空極限挑戰,是國內第二座、西南第一座、全國規模最大的運動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親水園咖啡主題場景示意圖(咖啡博物館採用覆土建築形式,從北側起坡向南逐漸升高,南側形成挑高大玻璃幕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親水園咖啡主題場景效果圖(淺水池中設置咖啡香氛,通過噴霧的方式散發到空氣中,水簾和水上鞦韆,結合咖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上新橋公園運動場效果圖

亮點六

錦江自行車專用道

今年國慶前將建成貫通

項目位於成都南二環至南繞城的錦江東岸,寬6米,長7.8公里,遵循安全、節儉、美觀、低碳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道路,結合錦江公園交通重組相關要求,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自行車專用道,探索實現自行車綠色出行的便捷性,專用性。該項目將於2020年國慶節前建成貫通。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自行車道效果圖1

@成都市民 成都邀你為“母親河”打造建言獻策!

▲自行車道效果圖2

看了這麼多重點工程和亮點項目,是不是非常期待錦江公園早日呈現呢?

當然,保護建設好成都的“母親河”,打造好成都的新時代城市名片,離不開每一位成都市民的努力!為此,我市還積極鼓勵每位市民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為錦江公園打造貢獻自己的好想法、好思路,積極參與到“母親河”的保護與建設中來!

如果你有好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反饋喲!

意見徵集方式——

時間:即日起至4月8日

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單位: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成都市公園城市局)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王琳黎 供圖 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 編輯 藺虹豆 校對 田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