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今年是張國榮逝世17週年。前段時間有消息稱,韓國將於4月1日重映修復版的《霸王別姬》,引來粉絲一陣驚呼,可惜的是,後因疫情原因,撤銷了檔期。不同於往年,很多線下舉辦的紀念活動都選擇延期,比如內地最大的榮迷俱樂部“榮門客棧”也將往年的線下活動改為線上舉辦,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抖音搜“榮門客棧”,今晚8點開播。


時光飛逝,然哥哥的音容猶在。最好的懷念是“記得”,每年4月1日,我們仍會在心裡為這樣的他留一寸的柔情和思念。


多年以後,記住的仍舊是你最美的樣子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我愛我家》第20集講的是90年代小學生賈圓圓的追星故事。


其中有個經典橋段至今令我記憶猶新,面對一頭霧水的和平女士,賈圓圓指著滿牆的海報宣告道:

“這是我的偶像,天王巨星張國榮。”

這句“熒屏應援”絕對值得被寫入當代粉絲文化史,供後世效仿,畢竟在25年後的當下,追星需要跨越的第一個障礙依舊是旁人的費解。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90年代的大陸,在經歷了含蓄內斂的臺灣流行文化的洗禮後,迎來了娛樂的井噴式發展,各種盜版光碟悄然改變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其中港片的影響尤甚,試問在當時,誰不曾幻想和紅顏相忘於江湖,與知己策馬揚鞭於腥風血雨之中?


彼時,張國榮以世家子弟的瀟灑之姿風靡大陸。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如今,形容一個明星的火爆可以用“流量”,這是數據時代最直截了當的肯定,但是,如果你拿來比喻當時的張國榮現象,未免就顯得有些庸俗,因為張國榮不是一個熱點現象,他是時代的見證,伴隨著香港流行文化的發展而發展,進而影響至90年代的大陸,在跨越千禧年後,成為了永恆。

在當下,喜歡張國榮仍舊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他的故事也在繼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1956年月9日12日。

“洋服大王”張活海家的十公子張發忠(張國榮原名,下統稱為“張國榮”)呱呱落地,看著襁褓中的男孩,張母喃喃道:“九哥因為沒有拿到來這世上的通行證,你定是回去要了張通行證才可以回來的。”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這份看似被選中的福祉並沒有一直伴隨著男孩,出生不久,小張國榮便被安排同外婆住在一起,由傭人六姐照顧長大,在之後的很多年,他與父親的見面次數屈指可數,人人都知道張活海有個可愛似公仔的小兒子,唯獨父親自己不知。


這份不受家庭重視的自卑感一直伴隨著小張國榮。沉默、乖巧,是他的慣常狀態。


張家大姐張綠萍曾在訪談中回憶道:“我跟Leslie性格最合得來,我們都是喜歡勤奮工作的人,最不屑那些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遇上不愉快的,吞下去便算。”


這種種性格的養成,也造就了後來的張國榮較為隱忍、樂觀的生活態度。只是在當時任誰都想不到,在遙遠的80年代,小張國榮會迎來他的全民矚目。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蓄勢的天賦暗中等待時機,此時,命運小施了一把詭計。

1976年,亞洲業餘歌手歌唱大賽的消息傳遍了香港街頭巷尾,人人都在討論下一個天選之子的誕生。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此時,留洋歸來的張國榮還在計劃著如何自食其力,脫離家庭束縛。這日,朋友提議一起參加歌唱大賽,抱著玩的心態,張國榮向傭人六姐借了報名費,便跳上了通往比賽的電車。


後來張國榮曾感慨:“我這一生最感激的女人是‘湊大’我的傭人六姐,我對她說想參加歌唱比賽,但報名費要5塊,六姐想也不想,便給了我20塊。”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帶著些許洋派感覺的他很不識相地選了一首長達8分34秒的《American Pie》作為參賽歌曲,唱了七八句便被評委黎小田“叮”了,複賽時,張國榮不情願地唱了3分鐘的版本,末了還回懟一句“It doesn’t make sense.”(這樣就沒有原汁原味的感覺了。)

戲劇化的是,這股子叛逆作風也確實拿住了評委。


後來,這段“波折”成就了張國榮和黎小田的友誼,在1990年告別演唱會上,聊起當初的一“叮”之恩,往事浮現心頭,兩人熱淚相擁。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紅粉緋緋,官仔骨骨(英俊瀟灑、斯文有禮)”的帥氣讓張國榮註定備受矚目,但是世事弄人,就像兒時的他,姣好的容貌並沒有帶來實質的作用,幸運總是吝嗇垂憐於他。

70年代後期,一部在電視臺不良競爭下誕生的劣質情色片《紅樓春上春》讓張國榮遭遇了事業生涯第一個滑鐵盧。


片子上映後,先是因為太過色情遭到電檢處禁映,之後又引起大眾強烈的反感。

張國榮的名字一度和下三濫的豔片劃等號。

此時的張國榮慌了,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少年人面對前輩留下不甘心的眼淚,委屈、費解……所有不安的情緒一湧而上。

只是,當時的他並不知道,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價格,這些挫折不過是“成王之路”的前菜。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1982年12月9日,一個註定不平凡的日子。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26歲的張國榮在洲際酒店重遇了時年24歲的唐鶴德,記憶裡孩時羞赧的彼此,如今都變成了最好的樣子。

少年裘馬,衣履風流,一如夢境。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1984年,張國榮以一首《Monica》紅遍大江南北,迎來了他事業的黃金時期,彼時,他和唐鶴德也開始以朋友的關係交往。

成名之路,各種非議和背叛接踵而至,因為被騙,官司纏身,倔強的張國榮不肯向家裡求助,此時唐鶴德拿出了所有積蓄幫張國榮度過了難關。

後來,張國榮逢人便說:錦上添花的人不少,難的是雪中送炭。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除了經濟上的資助,讓兩人感情升溫的還有彼此的相知,因為唐的存在,張國榮的負面情緒便有了出口,你來我往,兩個男人之間逐漸產生了奇妙的化學作用。

一個情不自禁的擁抱讓彼此袒露了心扉,並確認了關係。

當時的香港,同性之愛便是洪水猛獸。對於所謂的“政治正確”,人們總是習慣趁機毫無忌憚地釋放惡意。

1986年9月,在張國榮30歲生日之時,有人公然打出“張國榮死於艾滋病”的條幅。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彼時,除了“同性身份”的非議,歌壇風頭正勁的張國榮也引來了譚詠麟歌迷的“眼紅”。

黃霑曾形容當年的“譚張對壘”時說: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遊戲。


社會影響可見一斑。

1987年,譚詠麟在頒獎晚會上宣佈不再接受任何獎項,於是粉絲將這一切歸咎於張國榮,當場謾罵:都怪該死的張國榮。

張國榮迎來事業低谷,而粉絲的種種報復行為也讓他瀕臨精神崩潰的邊緣。

曾經舞臺上的異彩,如今都成了別人攻擊他的軟肋。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1989年,張國榮宣佈告別樂壇。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在這場“譚張爭鬥”中,沒有贏家。

80年代,伴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張國榮經歷著事業的黃金時代,也嚐盡世間冷暖。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90年代,張國榮迎來了第二個事業的黃金期,在80年代中後期成功塑造了《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中的經典角色之後,張國榮繼續在電影世界開拓出了更為廣闊的天空。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90年代佳片接踵而至,《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成西就》、《金枝玉葉》、《夜半歌聲》……其中尤以1993年的《霸王別姬》最為出彩,在國際上的廣受好評,也讓張國榮開始驚豔全球。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天賦得以在演繹中獲得釋放,張國榮遊刃有餘地塑造著一個個熒屏經典,人們形容他的演技時說道:“每每太過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而被誤以為是角色的自我化身。”


這種“走心”,也讓旁觀者入戲太深。在信息傳播方式單一的當時,充滿惡意的不良媒體總是從角色入手去大做文章。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全程在大陸完成的寫真《慶》,名字來自“國慶”一詞。


寫真家志摩千歲曾在書中寫道:香港媒體對張國榮非常苛刻,被港媒傷害至深,似乎Leslie永遠只有被批判的份,關於他的負面報道,多帶有惡意。


張國榮對媒體總是守口如瓶,也幾乎不反駁什麼,因為他深知,流言可以成就他的名氣,也隨時可以將他粉身碎骨,索性不言語,不提供任何線索給事外之人。


達觀的心態也讓此時的張國榮開始逐漸跳出他人眼光的桎梏,去嘗試更為大膽的風格,去探尋自身藝術之路的更多可能。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時代很慢,張國榮走在前頭,十足耐心,這才有九零年代,同志運動風起雲湧的香港,以美犯忌,張國榮做得何其優雅與藝術。”

1997年,張國榮在“跨越97”演唱會上,面對8萬人,腳蹬紅色高跟鞋,以紅唇形象妖嬈地唱著《紅》,之後又換上西裝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並正式宣告此生摯愛唐鶴德。


此時,藏身於觀眾席的唐先生淚流滿面。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2000年熱·情演唱會上,張國榮繼續大放異彩,整場演唱會以“天使與魔鬼、天堂和地獄”的概念串聯,同時他嘗試了更為大膽的藝術造型。


但是傾盡心力的演唱會,第二天卻受到媒體大肆抨擊,新聞頭版極盡惡言詆譭他“妖氣沖天、不男不女、扮貞子……”。事後,以致令服裝設計師讓·保羅·高緹耶公開呵斥亞洲媒體膚淺,毫無品味,並揚言,從此以後再不會為亞洲藝人設計服裝。

更諷刺的是,這場演唱會在海外收穫了極高的評價。甚至被認定為張國榮藝術生涯的開天闢地之作。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這番情景不禁讓人想到了1982年的電影《烈火青春》,當時人們批判張國榮“意識不良,毒害青少年”。然而很多年後,這部電影一舉成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


張國榮一直走在時代的前面,高潮隱退,爭議中復出,他留給世人的永遠是任性的背影。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經典鏡頭,世紀牽手


2001年10月的一個深夜,躲藏已久的狗仔正準備舉起相機抓拍他和唐鶴德的照片好大作文章時,張國榮絲毫不躲閃,大方地牽起一臉茫然的唐生的手,昂首闊步走入夜色。


他再也不是那個知難而退的張國榮了,此時的他,正如歌詞中所唱的那樣: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又一年唐生ins更新:過去多少快樂記憶,何妨與你一起去追。


16年前的今天,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日子,張國榮以決絕之姿自中環文華酒店24層一躍而下,結束了這跌宕起伏又風華絕代的一生。


依舊是不容商量的轉身,只是這一次再也沒有“再見”。


張國榮:一別17年,又是人間四月天


歲月太匆匆,斯人已去,此情長存。


當我坐在電腦前慎重地敲下這些關於他的零星故事時,多次浮現在我腦海的是那個動人的場景:

明眸皓齒的少年,意氣風發地跳上那輛再平常不過的電車。要先搭車到中環,然後乘坐天星小輪過海,再搭巴士到位於廣播道81號的麗的電視臺,這段不算短的路程剛好夠他反覆練習幾遍那首長達8分多鐘的《American Pie》,窗外的風景與之背道而馳,他以為這不過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然而此刻,命運狡黠一笑,篡改了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