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美國航空業巨頭波音離破產,只有幾步之了。貴為美利堅合眾國的“長子”,波音竟然淪落到這步田地,讓人驚愕。因為波音的今天,就是過度金融化的代表。

1. 破產式暴跌:名義上已資不抵債

如果來看波音的股價趨勢圖,幾乎讓人絕望。

在一年多前,2019年2月25日,波音股價還在440美元。

在1個半月前,2020年2月10日,波音股價還有340美元。

而今,波音股價只剩下105美元(前兩天最低還跌到89美元),也就是說一年來,跌了77%,而最近一個半月就跌了70%。

有評價,波音這是破產式暴跌。

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上面兩個時間點之後,發生股價下跌,恰恰發生了重創波音的兩件大事。

2018年10月29日(也就是上面那張圖中的綠圈),印尼獅航一架波音737MAX航班起飛13分鐘後墜毀,造成189人死亡的巨大空難。

之後,股價雖然經歷過一段下跌,但很快又開始上漲,直到創下歷史最高。

但5個月後,埃塞俄比亞發生了第二起同樣可怕的飛機墜毀事件,機上157人全部遇難。

隨後,全球停飛波音737MAX,股價開始了一年多的下跌。

這是對波音的第一次重擊。

第二次重擊,就是最近的新型肺炎疫情。

到現在,波音737MAX仍然靜悄悄地躺在全世界各大機場,復飛無望。

今年1月,波音推出新型客機777X,本來想重振雄風。

但很不走運,遇上新型肺炎疫情,全球航空市場萎縮。

波音雪上加霜。

1月份,沒拿到一個訂單,是58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糟糕的情況;2月份,雖然拿到了18架飛機的新單子,但是卻被取消了46架飛機的訂單,也就是說,淨增訂單數是-28。

市場對波音的信心,徹底崩潰,股價也就開啟了暴跌模式。

更慘的是,標普把波音的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BBB”,下一步就是垃圾債評級“BBB-”。

同時,還把波音信用評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這意味著波音更難借到錢,借錢的利息等成本也會更高。

而波音公司資產負債率在2019年底,就達到了106%。

名義上,已經資不抵債。

2. 合眾國的“長子”:

生產飛機,也生產轟炸機、導彈

目前,波音正在考慮裁員、停產,全面削減開支,位於華盛頓州的最大工廠也面臨停工。

今年1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特朗普公開表示,“波音太、太讓我失望了。”

但在3月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特朗普專門強調,“我們必須保護波音。”

失望,卻又不得不拯救,已經形象地說明波音之於美國,有多麼重要。

航空業正是製造業王冠上的明珠,而波音憑著100多年的深耕,成為全球航空航天製造業的王者。

波音是世界上最大的航天航空公司,也是美國國內唯一的民航用寬體客機制造公司,在國際民航機領域,壓過歐洲空客一頭。

而實際上,波音又不只是一家簡單的飛機制造公司。

波音對美國國防就至關重要。

它是全球第2大國防承包商,軍售武器數量僅次於洛克希德·馬丁。2018年,波音公司的防務收入高達340億美元,佔全部收入的34%。

B-52轟炸機、F-15戰鬥機、艦載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還有各種發射系統、衛星技術等等。可以說,波音武器裝備陪美國征戰二戰、越南、中東等等,幾乎每一場戰爭。

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波音研製的武器裝備)

更實在的是,波音直接提供的就業崗位超過10萬個,這些崗位遍及全美國50個州。光在華盛頓州,就有7萬人的飯碗來自波音。

而波音的美國供應商超過1.7萬家。龐大產業鏈上,就業崗位更是高達250萬個。

而且,波音還是美國最大出口商。

因為波音“失速”,美國GDP增長率會被直接拉低0.4個百分點。

不僅是數字上的表現,波音可以說就是美國製造業的象徵。

美國國家工程院將多款波音飛機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工程成就。

正因為波音公司有這樣重要的地位,所以,美國不論是共和黨人上臺,還是民主黨人執政,都會為波音站臺。

特朗普一架私人飛機就是波音757-200。當初,這家飛機載著他飛往美國各地巡迴演講、拉票。

而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也是波音製造的。

波音幾乎就是美國、美國製造業的代名詞。

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波音全球就業崗位數據)

3. 股價上漲皆大歡喜

輝煌的波音,何以至此?

這還要從頭說起。

1980年代,美國逐漸放鬆對金融業的管制,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業虛擬經濟快速膨脹,利潤更是讓人羨慕。

股權、期權激勵等藉助現代金融工具的薪酬管理方法,開始在美國上市公司中流行起來。

波音也是這樣。

關鍵的一點是,高管的收入和公司業績(其中,很具體的一個就是公司股價)表現掛鉤。

比如,波音公司發行一種“業績股”。只有當波音公司的股價連續5年上漲10%,“業績股”才能轉換成市場上流通的普通股,也就是變現。

下面是2017年波音CEO(首席執行官)、CFO(首席財務官)、EVP(執行副總裁)三個高管的薪酬結構,其中,藍色是股票激勵部分,分別佔到總薪酬的34.2%、69.4%、48.5%。

CFO薪酬中將近70%,也就是將近1200萬美元來自股票激勵。

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這導致一個怪現象:原本是想讓高管做出更好業績,結果卻淪為高管集體去維護、推高股價。

而在另一方面,在2019年底,持有波音股票的機構高達2256家,持股總數超過3.8億,佔比總股份的67.8%。

它們也希望股價上漲,年年分紅派息。

最終,股價上漲成為所有人共同的追求。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將近半個世紀來,波音股價都在節節攀升。

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4. 波音的根基被資本侵蝕

股價上漲的背後呢?

雖然,“質量、安全”的價值觀,仍然寫在波音的網站上,但現實中,這些早就讓位股價。

波音這輪危機,最直接的原因是借錢太多,負債太高,面臨資金枯竭的危險。

波音真的沒錢嗎?並不是這樣。

要知道全球商業飛機制造領域就波音、空客兩個主要玩家,而波音又佔了大頭。波音2018年一家就交付了806架飛機。到2018年12月,光中國就買了波音2000架飛機。一架波音787售價就在2.3—3.3億美元。

波音2019年利潤高達105億美元。

這些錢,波音花在哪兒了呢?

答案是,回購股票,大肆派發紅包,拉昇股價,討好股東、華爾街資本。

回購股票,簡單來說就是買回自家的股票,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就減少了,一般來說,這有利於股價上漲。

從2013年到2019年,波音一共花了434億美元回購股票,其中,2017、2018年回購股票花費都超過90億美元。

這7年,波音利潤是多少?一共不到388億美元。

也就是說,波音把全部利潤回購股票還不夠。

但波音不惜借錢,也要回購。

回購股票,一方面顯示公司對自身發展十分樂觀,但是對波音這種瘋狂回購,也許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拉昇股價。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開支,就是現金分紅,也就是拿出錢來分給股東,這有利於鼓勵投資者長期投資波音的股票。

這原本也是個好事,公司發展的紅利分享給股民、投資者。

但是這就像過日子一樣,有了錢,不能一下花完,還要存一點,以備不時之需。

儘管沒有具體的數據,但是根據波音年報,2013—2017年,波音60%左右的現金,用在了股票回購和現金分紅上。

這裡很多是舉債。

如今,波音在3月13日用光138億美元貸款後,揹負債務已經超過1400億美元,舉步維艱。

美國華爾街,正在殺死美國波音


(波音不斷膨脹的負債)

股價上漲,皆大歡喜:華爾街投資者拿到了豐厚的回報,波音的高管們完成了業績目標,拿到了令人咂舌的薪水。

比如,波音前CEO米倫伯格在2015—2018年一共獲得7000多萬美元(將近5億人民幣)的報酬。

因為737MAX出事,他被迫辭職,但仍然可以拿到超過1億美元的養老金、離職補償金等等。

真是讓人驚歎!

皆大歡喜的背後,是波音悄無聲息、一點一點被殺死。

波音在研發上的投入被擠佔,研發創新速度變慢。

比如,空客趁著廉價航空公司崛起,推出了更適合市場的小型飛機“A320”和派生機型。

波音一下感受到威脅,急行軍般地研發生產737MAX。

也正是這樣,737MAX的設計步調是以往2倍,生產中,機械工程師往往要連續上班七八個星期,甚至聘用快餐店廚師做機械工程師。

拼命趕進度,壓縮成本,不願意在人才和技術上做長期投入。

波音的地雷早早就已經埋下,只是碰巧今天觸發。

5. 過度金融化的惡果

波音破產危機,反應的是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資本市場畸形發展,過度膨脹,正在掏空美國製造業。

2008年的次貸危機,美國汽車製造業支柱通用汽車(GM)破產;

2013年,全球三大軸承製造企業之一的美國鐵姆肯(The Timken Company)在投資人的操控下,被肢解。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個研究顯示,美國新公司上市後,研發費用平均減少40%。

全社會都在追求從資本市場賺到更多錢,而不是生產出更好的產品。

波音,只不過是其中一個玩得過火的倒黴蛋。

有意思的是,美國空軍正在對波音1961年5月交付的一批B52戰略轟炸機進行升級改造,一部分一直會服役到2050年,一部分最長將會服役到2061年。

B52可能要成為人類歷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飛機。

不過,研發它的波音,卻已經搖搖欲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