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將垃圾分類納入績效考評,住建廳:3年前南寧已試點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實習生 馬婕盈)4月1日,廣西住建廳一相關負責人就“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績效考評,確保南寧市公共機構全面實現強制垃圾分類”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南寧市早在2017年,就已開始將垃圾分類逐漸納入績效考評,並不是3月31日發文才開始實施。

广西将垃圾分类纳入绩效考评,住建厅:3年前南宁已试点

廣西住建廳一名負責人對新京報稱,廣西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配套設施仍在完善。 圖片來源:廣西住建廳官網

3月3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發佈通知,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績效考評,確保南寧市公共機構全面實現強制垃圾分類。相關話題“強制垃圾分類”“納入工作績效考評”等引發關注。

4月1日下午,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一名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稱,該通知的具體執行單位,是廣西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等公共機構,要求很明確,“均需進行強制垃圾分類”。他補充道,“南寧市的公共機構2017年就開始了,廣西全自治區2019年底也發文要求垃圾強制分類。”

“也是在2017年之後,南寧市垃圾分類逐漸納入績效考評”,該名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說,垃圾分類納入績效考評,並不是3月31日發文才開始實施的,南寧市先作為試點,其餘各市將按照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要求,建立市、街道、社區的監督機制。

“南寧的效果還可以,在全國算中等偏上的水平”,上述受訪者介紹,南寧市作為全國首批開展垃圾分類的46個重點城市之一,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9年發佈的評價中排名靠前,“這樣我們也有了進一步工作的信心。”

該名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覆蓋縣城以上的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已基本形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9%,但廣西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配套設施仍在完善,“整個體系也是基本建立,像垃圾箱、運輸的垃圾車等設施還需要完善,完全實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廣西全區公共機構需完成標準配備3萬組生活垃圾設施的任務,自治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將聯合相關部門,不定期採取現場調研檢查、暗訪抽查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校對 李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