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愚人節,你被愚還是愚人,發生了什麼?

勁草雲


今天是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節”。由於受對外開放和東西方文化互融的影響,現在國內也有許多人開始過起“愚人節”,尤其是在年輕人中開始盛行,有不少人都在這一天對自己的好朋友搞些小惡作劇,並且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愚人節”招數,同時,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防愚”攻略,大家彼此之間在這種“小壞”的“愚”人鬧劇中,感受一種樂趣,享受一點樂趣,藉此豐富一下生活內容,增添些許的生活色彩,“愚”你同樂,其實也是蠻有情趣的。不知這一天你被“愚”過嗎?

記得有一年“愚人節”的那天,突然收到一好朋友發過的短信說:我們幾個好友好久沒在一起聚過了,今天抽空聚一下,餐廳我已經定好了,下午六點在某某酒店不見不散。過了幾分鐘後,又有幾個朋友打來電話,說你收到某某的短信沒有,下午六點我們在某某酒店幾個好友聚個餐。由於自己忘了“ 愚人節”這個“ 梗”,又加之收到幾個朋友的電話,便深信不疑,結果,下午六點來到約定餐廳,看到一個已經提前趕到的聚餐朋友,就更加深信不疑,於是,我們兩位就在餐廳裡喝茶聊天,結果等了半個小時,也沒見其他的朋友趕來,最後我們給其他人打電話,他們都回答的是你們再稍坐一會兒,我們正在往酒店趕的路上,結果我們又等了十幾分鍾,朋友突然問我今天多少號?我說4月1日,話音剛落,我兩突然都有種“ 不祥”之感,幾乎同時脫口而出我們倆是不是被“愚”啦,果然,給那幾個朋友把電話打過去,聽到了他們在電話裡爽朗開心的“ 壞笑”,頓時知道中“招”了,“ 愚人節” 被人給“愚”了,但是在大家心裡都還是蠻開心的。

說到這裡,作為好朋友,大家在這一天開個“玩笑”,搞個“惡作劇”,“愚”情於樂,開心一笑,平添許多樂趣,在“惡搞”中加深了感情,效果挺好。但是,我在這裡想說的是“愚人節” 是個非常特殊的西方節日,大家在一起玩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小“惡作劇”是種樂趣,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握不好,“玩笑”過大,這個節日就已經失去本身的意義,而且影響傷害了朋友的感情,這樣會把“愚人節”過成“整人節”或“害人節”,那就變得非常無聊,這一天並不是“愚”樂無極限。

有一年曾經有個朋友是做生意的,在“愚人節” 那天她的朋友給他打電話說,給她介紹了一批定單,要她幾點在某某地方的路口等他,朋友就準時前去,結果那天大風,朋友在風裡等了好久才知道被“整”,結果兩個人因此鬧得很不愉快,很久才和好。還有一次愚人節,一個朋友給他朋友說他剛從外地回來,晚上兩點的某趟火車,讓他到火車站去接,他的這位朋友就上好鬧鐘,黑更半夜準時趕到火車站,說實在的四月初的北方夜晚還是較冷的,結果,他的朋友一直等到那趟車進站到發車,也沒見到人影,就給這位朋友打電話,結果朋友在電話那頭笑的上氣不接下氣說,你不知道今天是“愚人節”嗎?結果他的這位朋友就非常生氣,兩人在電話了大吵一頓,為此關係受到影響,好久兩人才達成和解。

從這些例子說明,“愚人節”是個非常特殊的節日,可以過這個“洋節”,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個度,適當的開個玩笑,搞個小小的“惡作劇”,耍個小“花招”,朋友之間彼此一樂,這是個不錯的節日。相反,如果玩笑過分,惡作劇過度,屬於整人和害人,儘管是個“愚人節”,這種事也不能去為,否則的話就會傷害朋友感情,甚至於失去朋友,有的甚至回一次釀出禍端,在生活中因“玩笑”、“惡作劇”過頭,引發和導致不良後果的事例數不勝數。因此在玩“小把戲”時要小心謹慎,慎重對待這個節日。

“ 愚人節”你被人“愚”過嗎?“ 愚人節”你是怎麼過的?



影視迷迷花


“愚人節”是別人在尋點開心,並不是認為自己比他人聰明而愚弄他人。去年愚人節那天上午十點,我的主管到辦公室裡說“各位,中午下班後,13點去吃食堂吃飯、食堂阿姨發短信說沒液化氣了,所以要晚點。”中午下班後,有幾位同事還坐在那玩手機,“走,還不去吃飯,食堂阿姨都走了”我對他們說。“不是13點,開飯嗎?”“別信他,今天是愚人節”,他們趕緊去。食堂果然早就開飯了。


井岡松


沒有被愚,也沒有愚人哈哈。


海月給你講故事


答,這二人我都不想做,我想跟胖妞瑪麗玩。一機在手,百事不愁。我也可以看電視劇。泡上一杯經典原味咖啡☕️,美美的過一個愉快的傻子節。[玫瑰][kiss][啤酒][玫瑰][kiss][啤酒][比心][比心]


兩隻紫燕


今天愚人節,沒有遇到“愚”夥伴惡作劇[害羞],愚人節更適合外國朋友,他們幽默度比較我們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