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十七年祭

每年的4月1日,一定要說的一個人,張國榮。

有些人會問,一個演員而已,每年說每年說,到今年已經說了17年了,怎麼會有這麼多話說?有些人會說,張國榮已經去世17年,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人是真的瞭解張國榮的?又有多少是真的看過他的電影,聽過他的歌的?時至如今,大家依然緬懷,說白了不過是跟風而已。

張國榮,十七年祭

不可否認,跟風者一直都有,人云亦云的人也不在少數,這些都無法避免。但是,在張國榮去世17年後的今天,依然會有大量粉絲緬懷他,大家會在今天看他的電影,聽他的歌曲,絕不是因為跟風者太多,而是因為,他是張國榮。至於大家為什麼喜歡張國榮,可以通過他的三個身份,簡單瞭解一下。

張國榮,十七年祭

身為演員,張國榮從未辜負過任何一個角色。

我們該如何評價一個演員,是不是好演員呢?答案是,要看這個演員是不是辜負了他演的那些角色。對於一部電影來講,其實最關鍵的要素,是編劇和導演,只要編劇和導演不跑偏,這電影一般不會太爛,其他諸如攝影、燈光等,包括演員在內,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元素,做不到雪中送炭,也不是決定一部電影是否優秀的關鍵。

張國榮,十七年祭

演員是救不了一部戲的,這個演員是張國榮也不行,演員所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不辜負自己飾演的那個角色。張國榮身為演員,把這一點做到了極致。比如在《霸王別姬》中,張國榮沒有辜負程蝶衣,他成就了程蝶衣的風華絕代,也成就了《霸王別姬》華語電影第一把交椅的寶座。

當然,在其他的電影中,張國榮也從未成辜負過任何一個角色。這一點,從一些電影網站上的數據,也可以看得出來,大家對張國榮主演的那些電影,都非常喜歡,也非常認可。在豆瓣上,張國榮的電影作品平均分在8分以上。如果用因果來解釋,張國榮不辜負那些角色是因,而大家喜歡張國榮,喜歡他飾演的那些角色,這就是果。

張國榮,十七年祭

身為歌手,張國榮從未辜負過任何一首歌

除了演員之外,張國榮另外一個身份,大家也都非常熟悉,就是歌手。和剛才的問題一樣,我們在評價一個歌手的時候,又該用什麼樣的標準呢?是專輯的銷量?還是演唱會的次數,又或者是單曲的數量?其實,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東西,是數據無法統計的,比如一個歌手的心態和信念,是無法統計的。

張國榮,十七年祭

問題一樣,我們的回答也一樣。

無論在任何一方舞臺上,張國榮拿起話筒之後,就從沒有辜負過任何一首歌。對於張國榮在舞臺上的表現,大家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天才。不管多大的舞臺,不管多少觀眾,張國榮從來沒有安排過固定的編舞或者固定出場之類的東西,他從來都是隨心所欲,但就是這樣的隨心所欲,偏偏就能撐得起舞臺,撐得起一整場的演唱會,這就是氣場。

在作為歌手的成就上,張國榮是一個時代的標籤,即使在香港最輝煌的時代,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能和張國榮相提並論的,也只有一個譚詠麟。對於“譚張爭霸”,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在那個時代的香港,他們就是香港樂壇的神,那種耀眼的光芒,可不是一般歌手能企及的。

張國榮,十七年祭

身為前輩,張國榮從未辜負過任何一個同行

毫無疑問,張國榮是那個時代,最輝煌最耀眼的一顆巨星。四大天王在他面前只是小兄弟,成龍大哥和周潤發在他面前,都以晚輩自居,那張著名的“摸臉照”照片,大家肯定都印象深刻。由此可見,當年張國榮在香港娛樂圈輩分,真的不小。而身為前輩的張國榮,在娛樂圈,從未辜負過任何一個同行。

張國榮,十七年祭

現在,很多人回憶起張國榮,大家都會感謝他,感謝他當年對自己的激勵和提拔。比如黎明、劉德華等人,都受到過張國榮的鼓勵和幫助。被稱為香港最後一個明星的古天樂,當年就受到過張國榮的肯定。當時,記者問張國榮,最看好的年輕人是誰,張國榮說唱歌是古巨基,演戲是古天樂。果然,在香港青黃不接的今天,古天樂成了香港唯一一個能抗大旗的,還稍微年輕點的演員。

張國榮,十七年祭

通過張國榮演員、歌手和前輩這三個身份,大家應該就能知道,為什麼張國榮在去世17年後,依然會有這麼多人懷念他了。因為有張國榮這樣的成就的,有張國榮這樣的為人的,到目前,也只有他一個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