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電視劇《重生》講述了"714槍案"唯一倖存者西關支隊副支隊長,也就是由張譯飾演的秦馳,在遭遇重創後不斷與失憶抗爭,破解疑案的同時尋找"槍案"真相的故事。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目前電視劇已經更新過半,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案件,還是婁頤和她的兒子範凱之間的故事。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01

婁頤的兒子範凱,有一段特別"彪悍"的人生經歷。

十七歲的時候,第一次工作,因為盜竊客人的財物,被拘留,然後被開除;

二十一歲,在市場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被行政拘留,在茶樓賭博被行政拘留;

二十三歲和女朋友進入了傳銷組織,傳銷組織被公安機關一鍋端了之後,和女朋友開了一間酒吧。

酒吧涉嫌組織賣淫,被查封后,警察抓捕的時候溜走了,後來被親媽婁頤送去自首,判了一年。

刑滿釋放後不到一個月,又進了戒毒所,之後回家探親,就再也沒有回來。

而婁頤,是警察局定點醫院的主任,退休之後辦了個專門收留服刑人員子女的學校,曾經救治過警察局局長,在眾人眼中,就是個偉大的醫生。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驚訝,婁頤怎麼說也是高級知識分子,她的兒子,就算沒有和她一樣優秀,但至少應該是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吧。

可惜,此時此刻的範凱,不僅自己吸毒,還參與販毒,手上也沾了幾條人命。

究其原因,範凱的童年記憶中,他的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只有痛苦。

02

婁頤找不到兒子,只能向她信任的警察求助,在警察局中,婁頤講述了這些年來對兒子的忽視。

我不是個稱職的母親,我無數次地把孩子放在幼兒園忘了去接他,一輩子了,我都沒有太在意自己的孩子,現在老了,他突然不見了,我才發現我離不開他。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而在後續的劇情中,從範凱的口中我們得知,婁頤對範凱的忽視,不僅僅是忘了去接他。

婁頤見到了兒子之後,痛心疾首地對範凱說,你不應該這樣。

潛臺詞是,不應該墮落,不應該吸毒,不應該販毒,不應該走上不歸路。

可是範凱卻說:我不該這樣應該哪樣?我該好好上學,老老實實回家,可是沒人接我啊;我該在學校受了同學委屈之後,回來找你訴苦,可你總是罵我;我該在學校裡等著生日那天,等你回來給我切蛋糕,吹蠟燭,送生日禮物,可你知道我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都不知道還生了我這個兒子吧,我真不明白,你既然不愛我,為什麼要把我帶到這個世上來,我甚至覺得你的人生,如果沒有我的話,那該有多麼多麼地精彩。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經常忘記接孩子,忘記孩子的生日,當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負,不相信孩子,並且不分青紅皂白罵孩子。

這就是婁頤帶給範凱的原生家庭。

而範凱的父親,在他的童年中,是個缺失的角色。

範凱的父親因為和婁頤在工作和家庭中觀念不合,最後卻以離婚來解決這種矛盾,絲毫沒有考慮過範凱的感受,也沒有將範凱從被忽視的原生家庭中解救出來。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範凱的童年,是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也沒有與父母建立完整的安全依戀。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對人、對世界的信任感。

心理學家安斯沃斯指出,父母的呵護與無微不至的關懷,會為孩子探索世界創造一個"安全的基地"。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需求能夠做出最大限度的響應,他們在長大後也會成為最具有獨立性的孩子。

範凱的童年,父親的缺失,母親的忽視,讓他一次次在需要母親的呵護,需要母親的關懷的時候,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望。

範凱在學校被欺負,想要從母親的懷抱尋求幫助和安全感,卻因為母親一次次的謾罵,逐漸失去了對母親的信任,因為母親也從未信任過他。

範凱認為母親不愛自己,同時也在母親長時間的漠視下,產生了濃濃的自卑和負罪感。

當範凱一次次被母親忽視的時候,他會一次次地問自己,"是不是我做錯了""是不是我不夠好",這種感受本能地紮根在範凱的心理,以至於成年之後也甩不開。

所以,範凱覺得母親不愛自己,覺得如果沒有自己,母親的人生會更加精彩。

03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說過這樣的案例,殺人犯白寶山,殺了很多人,警察抓他的時候,他已經準備掏槍反抗了,但是這時候他的媽媽掀開簾子進來了,他就把手放下了,以一種和平的方式被警察抓捕。從此可以看出,母親的撫養力非常重要。

李玫瑾教授建議,孩子3歲或者1歲以前,母親一定要親自帶孩子,親自教養孩子。如果早年這個孩子,他所有的快樂都和母親的聲音、相貌結合在一起,那麼這個孩子以後不管怎麼樣頑皮,他心裡還會有一個空間,留給他的母親。

而《重生》中,範凱的童年被母親忽視,沒有母親的照顧和撫養。

他被警察追捕的時候,用母親當做人質來和警察對抗的時候,警察說他是因為吸毒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但是哪怕範凱是清醒的,也會怎麼做,因為他的內心,沒有留給母親的空間。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拿起工作,不能陪你,放下工作,如何養你。

一句話道盡了職場媽媽的辛酸。

年輕時候的婁頤也是這樣,作為醫院的醫生,她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掙錢養家,更是一種使命。

但是職場女性真的不能平衡工作與孩子嗎?

也不盡然。

湖北援助黃岡醫療隊隊員覃芳華,網絡上在線催兒子寫作業走紅。

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和呵護,只要有心,辦法總比困難多。

覃芳華在線催兒子寫作業,兒子感受到母親的關注,也會理解醫護人員這個工作在特殊時期的使命。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讓孩子瞭解父母的工作,也很重要。

試想,如果婁頤對範凱有足夠的關心和耐心,讓範凱瞭解自己的工作,範凱是否會因為自己母親在醫學上的成就,在醫院救死扶傷的行為而感到自豪呢?

04

當範凱對著婁頤大喊,"你既然不愛我"的時候,婁頤崩潰大喊,"我愛你啊孩子"!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可是這時候,範凱已經對婁頤沒有任何的信任了。所以,哪怕此時此刻婁頤極力想要表達自己對範凱的愛,也無法阻止範凱繼續走入深淵了。

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說道,有家長因為孩子的問題來找她,她第一件事就會問,孩子3歲以前或者1歲以前是否是母親親自撫養的。如果不是,那她就知道,孩子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很難解決的地步了。

而向婁頤這樣,常年對孩子忽視,也從未向孩子表達過愛意,此時此刻她對範凱大喊"我愛你",範凱壓根不會相信,甚至會以為婁頤是警察派來說服他自首的。

在日常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表達愛意,鼓勵孩子表達愛意,對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性格培養,至關重要。

霍思燕曾經在綜藝節目中說過,她對於兒子嗯哼是不吝嗇表達愛意的,同時也鼓勵嗯哼勇敢表達愛。

《重生》範凱: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會看到網友們對嗯哼的誇讚,就是說這孩子"情商"很高。

但是這種所謂的情商高,是霍思燕夫婦用他們的愛,一點點澆灌出來的,也正是因為來自父母的愛,所以嗯哼有足夠的同理心,對身邊的人也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愛。

05

俗話說,孩子小麻煩小,孩子大麻煩大。

塞西爾·大衛-威爾在《超越原生家庭的養育》一書中寫道:如果你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不加以悉心照料,那麼待他長大後,你肩負的擔子會更沉重。

那是因為幼兒時期的孩子,由於他還很脆弱也很依賴父母,所以父母要糾正孩子的行為,向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遠遠要比孩子長大後再教育他要簡單的多。

正是因為婁頤在範凱小的時候沒有對他有足夠的關愛和教育,範凱長大後犯錯的時候,婁頤已經很難再糾正過來了。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給孩子一個愛與被愛的童年,才能讓他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