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手機上的“寒食節”,今年清明節到來之前,值得聊一聊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九,再過兩天就是清明節了,也是24節氣中的清明時節,在農村我們常說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意思是說清明之前下雨,整個春天都會經常下雨。在漫話三農看來,這句農諺還是有道理的,自打上週開始我們這裡一直在下雨,而我看天氣預報說:未來十天我國江南中南部、華南、西南地區東部部分地區,也是多雨的天氣,局部的降水量會超過200mm。

自農曆二月二十七日的春分時節開始,不少地區出現了溫度持續升高的情況,一場春雨的到來,讓人們再度感受到了“倒春寒”的涼意,提醒各位出行的朋友,“春捂秋凍”這句老話,值得我們記在心裡,在早春提醒自己不要著急減少衣服。這幾日跟村裡的老人聊天,他們跟我說清明之前先過“寒食節”,好奇至於我打開了自己的手機,發現日曆上根本沒有這個節日,那麼這個從手機上消失的節日,究竟是什麼樣的來歷,又如何被我們遺忘了呢,今天漫話三農詳細的跟大家聊一聊“‘’寒食節”。

消失在手機上的“寒食節”,今年清明節到來之前,值得聊一聊

一、寒食節的來歷

1、遠古時期

火的發現提高了人類的生存能力,從此遠古人類進入了刀耕火種的溫暖時期,鑽木取火的發明提高了人類保留火種的能力,從此人類可以一年四季都享受火的溫暖和美味的熟食,但是每年的春季的氣候 乾燥,房屋裡保留的火種很容易引發火災,人類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也為了讓每年的生活有一個新的起點,每年到了春季都會把舊的火種熄滅,然後重新鑽木取火取得新的火種,這中間大約間隔3-7天的時間,也有些地區間隔1個月以上,所以最早期的寒食節,也被叫做“禁菸節”、“冷節”等等,而這個時期的人類會進行各種祭祀活動,來祈禱上天保佑他們新的一年豐衣足食。

2、春秋時期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禁菸節這個習俗被不斷地改革,不斷地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據史料記載最早給寒食節命名的是晉文公,用來懷念一位叫做“介子推”的忠義之士,他頒佈相關法令禁止民眾,在這個節日裡生火做飯,那當然也就只能吃冷食了。

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

3、三國至今

經過三國時期的動亂進入晉代後,寒食節被定為三天,用來指導民眾要有忠君愛國的思想。到了唐朝時期,寒食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節日裡可以舉辦踏青、禁菸、祭祖、蹴鞠、植樹、鞦韆、賞花、鬥雞、饋宴、詠詩、鑽木取火、放風箏等等一系列的活動,並逐漸與清明相結合成為了清明節,從此寒食節逐漸離開了人們的視線,時至今日很多日曆上,已經沒有了寒食節的身影。

消失在手機上的“寒食節”,今年清明節到來之前,值得聊一聊

介子取義之處

二、寒食節的思考

1、寒食節的本意

回想寒食節的本意是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是對大自然的感恩,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沒有火的存在,人類將長期處於寒冷的環境中生活,而火具有很大的破壞力,若不對其心存敬畏之心,帶來的將是失去生命的代價,當然不管往事如何,人總要活著,活著就需要有願望和能看到希望,所以古人在這個時候通過滅火、取新火的方式,並舉辦很多的祭祀活動,來鼓勵人類向著美好的明天走下去。

2、寒食節的發展

回顧寒食節的發展,人類在不斷充實物質生活的基礎之上,也在不斷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哪些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每一個人尊重和懷念;哪些逝去的親人,永遠值得我們懷念;而春天的到來讓每一個人對生命充滿了嚮往,對一切美好事物起了愛慕之情;於是寒食節人們在敬畏自然之餘,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在悼念去世親人的同時,也會在春的昂意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3、今年的寒食節

2020年的春天確實來的晚了一些,也冷了很多,受這場席捲全球近203個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影響,我們在春天選擇了居家生活,在清明選擇了放棄掃墓;我們在懷念逝去親人的同時,也在默默地為逝去的醫護人員悲痛。看著窗外盛開的花朵,我想說的是那是春的希望,也為親人和英雄而開,聽著窗外的落雨聲,我想說的是那是我的眼淚,為親人和英雄而流,也為每一個感人的人和事而流。

消失在手機上的“寒食節”,今年清明節到來之前,值得聊一聊

三、寒食節的注意事項

1、合規 秸稈處理

近期正值全國各地春耕的忙碌時期,很多農民朋友需要清理田間的秸稈,我在這裡借寒食節這篇文章,提醒各位貪圖方便的朋友,要堅決的執行各地關於《禁止秸稈焚燒的管理規定》,避免造成火災傷害到他人,也不要因為以身試法而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據以往的案例來看,焚燒農作物秸稈不僅可能引發森林火災,而且還會影響到道路安全,發生交通和航空事故,從焚燒秸稈對土壤和天氣環境的角度來說,焚燒秸稈產生的有毒物質,不僅會破壞土壤結構,而且會汙染空氣。

2、家庭防火

春季氣候逐漸變暖,天乾物燥的自然環境,是導致春季家庭火災的主要原因,我在這裡借寒食節這篇文章,提醒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春季的家庭防火工作:①不隨意丟棄菸頭。②檢查家用電器是否超負荷運行。③定期檢查液化氣、天然氣軟管,及時更換老化軟管。④清楚公用消防器械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不得佔用消防器械、消防通道。⑤妥善保管屋內易燃物品。⑥教育和看好兒童。⑦做飯後及時關閉燃氣灶,老舊燃氣灶及時更換。

消失在手機上的“寒食節”,今年清明節到來之前,值得聊一聊

消防器械位置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合併更符合時代的需求,但是寒食節中關於“禁火”的內容,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可能今年的清明節,部分地區仍然可以掃墓,在文章的最後提醒大家,今年的寒食節是農曆的三月三十一(清明節的前一天,陽曆4月3日),在去掃墓之前首先要清楚,今年當地《清明掃墓的相關規定》,避免自己白跑一趟,或者違反疫情時期的特殊規定,其次在出行的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不與他人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