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交出三週年亮眼“成績單”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交出三週年亮眼“成績單”

中國經濟新聞網成都訊:(張麗)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增長、159項改革試驗任務基本實施、6項改革創新成果獲全國複製推廣……3年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不斷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加快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新引擎,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交出三週年亮眼“成績單”

4月1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迎來掛牌三週年。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作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區域,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充分利用自貿這塊“先行先試”的試驗田,以四川自貿試驗區四分之一的土地,貢獻四川自貿試驗區三分之二的新設企業和四分之三的外商投資企業,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63477戶,註冊資本金5656億元,較成立之初分別增長了1525.12%、1525.85%;其中,外商投資企業859戶,註冊資本金102.94億元,較成立之初分別增長了2584.38%、3563.35%。

站在新起點,迎來新機遇。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機遇,以自貿區發展引領開放改革,樹立內陸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國際合作標杆,加快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新引擎。

種好改革“試驗田”

累計形成110餘項改革創新案例

去年7月,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佈“2018-2019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評估結果顯示,24個自貿試驗(片)區(港)制度創新總體排名,成都片區排名居於前十。

3年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充分利用自貿這塊“先行先試”的試驗田,累計形成110餘項改革創新案例,其中“自貿通綜合金融服務”“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等6項成果獲全國複製推廣,“中小科技企業雙創債”“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雙報制度”等7項成果獲四川省複製推廣。

融資難、融資貴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2018年7月起,隨著“自貿通”金融服務上線,企業找到了解決辦法。該服務由成都高新區與成都銀行攜手打造,以“政策性引導、市場化運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方式,創新性地提出“自貿通”金融解決方案,切實服務外向型中小微企業。

據瞭解,“自貿通”由“自貿貸、自貿惠、自貿易”三部分組成,以“融資、降費、服務”三大支柱為核心,內容包括便捷融資、國際結算費用減免、業務綠色通道等,能夠幫助企業降低融資門檻,減少企業貸款負擔,加大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支持力度。

運行一年多來,企業切實體會到“自貿通”帶來的便利。四川語言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語言翻譯服務供應商,主要提供海內外工程現場翻譯、會展服務與同傳、本地化與國際化商務服務與諮詢等。今年3月12日,該公司與成都銀行簽訂“自貿通”金融服務協議。隨後,成都銀行為其匹配了500萬元的自貿貸,並表示該企業辦理國際結算業務時,還將享受匯出匯款手續費全免的優惠。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自貿通”已為成都高新區21家中小外貿企業發放“自貿貸”1.37億元,支撐企業進出口結算量突破4000萬美元。2019年8月,“自貿通” 以其切實服務外向型中小企業、支持企業涉外業務發展的特點,入選商務部“最佳實踐案例”,並向全國複製推廣。

“自誕生之初,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就被賦予了改革、創新與開放的使命。”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簡政放權為抓手,以標準服務為核心,以便民服務為目標,為群眾和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設自貿大廳 開通“自貿一站通”

作為成都市產業發展主陣地,成都高新區明確提出,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自成立之初起,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一直積極探索如何讓政務服務更加國際化、便利化、專業化。

位於天府大道中段的中國—歐洲中心已先行先試,自2017年5月正式啟用以來,中國—歐洲中心不僅成為成都的“網紅”地標,還一躍成為成都乃至四川省對歐全面合作的新平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的新旗艦。

在中國-歐洲中心2樓,西部首個涉外集成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自貿區政務服務大廳已運行一年。該自貿區政務服務大廳集納了成都高新區各部門100多項涉外審批服務職能,採取“線上、線下、自助”三種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為“涉外企業、跨國機構、外籍人士”三類對象提供“政務服務、中介服務、生活服務”三種服務。其中,線上服務以“自貿一站通”網站為依託,以信息集成方式提供“全生命週期”智能服務,並逐步鏈接大廳內的線下、自助服務體系。

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投資貿易自由化方面,“自貿一站通”已整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首證通”、在線註冊等信息及服務功能;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自貿一站通”實現了企業在線註冊、在線金融服務、在線政策匹配等線上服務;在投資貿易效益化方面,在“自貿一站通”線上服務平臺的配套支持下,自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末,自貿大廳共受理審批服務3600餘件。

該負責人透露,成都高新區已啟動“自貿一站通”國際貿易服務能級提升工作,新引入並豐富完善了多個功能模塊,為涉外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實惠的多種國際貿易服務,包括直接諮詢、委託辦理物流、倉儲以及報關等相關業務;直接進行在線跨語言即時交流、並可對貿易合同進行32種語言10餘種格式的翻譯和比對;通過平臺申請免保證金入駐跨境電商平臺、享受綠色快速入駐服務等。

擴大國際“朋友圈”

中國—歐洲中心加快打造為國家對歐開放合作平臺

肩負改革創新探路的重任,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要快速崛起,離不開創新的驅動和開放的胸懷。當前,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一邊大力“引進來”,一邊大步“走出去”,做到雙向投資平穩增長。

數據顯示,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累計引進238個億元以上項目,投資總額5142.26億元,到位外資13.18億美元。其中,總投資5000萬美元的美國愛齊科技運營中心、總投資3000萬美元的英國緯圖全球亞太總部、總投資120億元的崑崙萬維全國總部等項目相繼落地。

目前,中國—歐洲中心正加快打造為國家級對歐開放合作平臺,已成功招引挪威Opera中國區總部、丹麥霍森斯市成都代表處、成都“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平臺等商貿類、交往類、服務類重點項目59個,引進聯合國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創新平臺——UNDP可持續發展創新示範項目。

與此同時,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深入推動“國別合作園區”建設。2018年9月,新加坡標誌——魚尾獅雕塑“空降”新川創新科技園,成為中新兩地友好合作的完美詮釋。截至2019年底,新川創新科技園累計引進中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等產業化項目30個,總投資約426億元。中韓創新創業園累計入駐對韓服務眾創空間4家。入駐企業152家,韓資企業為47家。

“走出去”方面也收穫頗豐。連續舉辦七年的“科技企業歐洲行”,搭建起成都高新區與世界溝通的橋樑。成都高新區新經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期間,在歐洲多國圍繞創新創業、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通用航空、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開展項目推介、專題會議、配對洽談、園區考察等活動,累計逾190家企業與800餘家歐洲企業進行了超過1380場次的配對洽談,達成500多個企業合作意向。

無數企業選擇在成都高新區紮根,發展觸角也從成都延伸到全球。據悉,以天齊鋰業、極米科技為代表的105個境外投資項目3年來累計實現投資備案總額29.03億元,投資國家及地區包括美國、荷蘭、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將圍繞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效益化總體目標,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成德眉資一體化,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門戶樞紐建設、開放外向型經濟走在最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