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剛:白衣執甲 再次“逆行”

記者 董騰飛

2020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61歲的省人大代表、市政協副主席、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張勇剛,毫不猶豫地又一次投入戰“疫”第一線。

在2003年,因在抗擊非典鬥爭中表現突出,他榮獲河南省抗擊非典英模稱號。今年,在這一場誓奪勝利的阻擊戰中,他再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

市中心醫院是全市救治定點醫院,同時還承擔著指導全市新冠肺炎的防控、救治任務。張勇剛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舍“小家”為“大家”,主動擔當作為,欣然接受市中心醫院疫情防控救治領導小組副組長兼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的使命。

1月17日,市中心醫院正式啟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1月18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緊急啟動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實行24小時值班。憑著對職業的高度責任心和對生命負責的使命感,作為分管業務的領導,張勇剛把這項工作作為醫院醫療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自此,醫院的各個醫護陣地開始記錄他奮戰的姿態。

他放棄休息,深入醫院疫情防控工作各個環節,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疫情防控各項制度、流程,並根據工作需要,不斷調整人員、防控策略,組織協調處理日常防疫出現的各類問題,組織專家學規範、學標準,多學科會診,建立與完善發熱門診一、二、三線篩查機制,確保在診療中不漏診一個病人。在他的努力下,市中心醫院形成了專家組技術分工合作機制、發熱預檢分診流程和機制、隔離病區區域設置標準、對病人管理流程、特殊情況下合理檢查等有效經驗與做法,使疫情防治工作可以有序、有效、有力進行。

醫院同事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張勇剛幾乎每天都早出晚歸,工作常常超過十幾小時。市中心醫院各項防控措施短期內落實到位,防控佈局得以改善、改進,各項診療活動符合傳染病就診要求與流程規範標準。

作為醫院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張勇剛不怕辛苦、無所畏懼,帶領專家組成員,每天兩次對在院的確診重症病例、危重症病例進行分析、研判、評估,並將專家組成員分組跟進、參與病區每個重症病例的診療活動,每天通過視頻與管床醫師會診,在重症救治、病例指導、方案優化等方面更好地發揮專家組成員的經驗、能力等綜合優勢作用,及早識別出重症與危重症加重苗頭,及早實施干預和支持治療,使每位重症患者得到個性化輔導和一人一策的治療。

由於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發的傳染性疾病,既無經驗可循,臨床表現與胸部肺炎病灶差異較大,不確定的流行病學史和非典型的胸像,一些變化規律一時難以準確把握,都給診療帶來不小的困難。為此,張勇剛帶領專家組成員夜以繼日學習防控新知識,並積極向省級專家請教,在實踐中摸索探討,積累實踐經驗。

進入隔離區最密切地接觸患者,會面臨感染的風險。但張勇剛經常這樣教育身邊同志:“不到一線跟病人接觸、瞭解治療情況和效果,怎能讓患者信服疫情可控、可治?如何讓一線醫務人員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他是這樣說的,但更多的是用行動感動身邊的人。

他患糖尿病多年,在疫情防控工作如此繁重的情況下,經常親自深入隔離區內,查房巡診、指導治療,慰問與鼓勵在風險崗位上醫務人員牢記醫者使命、不怕困難和犧牲,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們的崗位就是戰場,在這場戰役中衝在前線,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責無旁貸。”他的言行起到了示範效應,讓醫務人員更加有信心、有勇氣戰勝疫情,以實際行動踐行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者初心和理想信念。

山河無恙,春暖花開。在戰“疫”一線,張勇剛和同事們用血肉之軀為全市人民築起一道堅固的健康防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的仁心、初心和使命,展現了新時代醫護工作者的光輝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