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歌》的誕生,這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193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瀋陽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於駐守東北的東北軍執行了不抵抗的命令,日本侵略者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內就佔領了東北全境。但是東北人民沒有屈服,他們自發組成義勇軍,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

當年的東北抗聯在本溪地區活動頻繁,在本溪縣關門山鳳鳴谷至今還保留著楊靖宇將軍建立的秘密交通站、瞭望哨所和抗聯秘營地遺址, 我有幸去參觀了相關遺址。在本溪縣小市鎮還有抗聯紀念館,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實際感受一下那艱苦卓絕的歲月。

日本侵略者雖然佔領了東北,但東北人民沒有屈服,他們自發組成義勇軍,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1931年9月27日,“九一八事變”後的第9天,正在瀋陽城內看病治傷的高鵬振來到新民縣,聯合一些還沒有撤退的東北軍官兵和當地的綠林武裝,成立了“東北民眾抗日鎮北軍”,打響了東北人民民間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這支200多人的隊伍就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前身。高鵬振率軍在熱遼大地縱橫馳騁,圍攻北鎮縣城、殲滅日軍古賀聯隊、馳援五臺子大捷,參加錦州保衛戰、熱河保衛戰、長城抗戰……對敵作戰數百場,給日偽當局以沉重打擊,是抗日義勇軍堅持對日作戰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1937年6月23日,高鵬振在養傷期間不幸被叛徒殺害,年僅39歲。他的家族成員也大都參加了抗日義勇軍,先後有6位親人犧牲。

在東北淪陷初期,東北人民自發組成的抗日武裝力量,人數最多時曾達到30多萬。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義勇軍等抗日武裝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日聯軍從創建之日起就孤懸敵後。在敵強我弱、環境極端惡劣的白山黑水中,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

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高鵬振、高唱著《國際歌》集體投江的八位女戰士……以這些優秀兒女為代表的東北人民,奮勇反抗侵略者的民族大義,驚天地、泣鬼神!

當年,在誓師大會上,高鵬振創作了一首名為《東北國民抗日救國軍誓詞歌》的義勇軍軍歌,用“滿江紅”的曲調演唱。歌中唱道:“起來、起來吧!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山河已破碎、家園已被毀,爹孃做(了)炮灰。留著我們的頭顱有何用?拿起刀槍向前衝。殺—殺—殺!”1932年和1933年,劇作家田漢、音樂家聶耳分別來到遼寧的朝陽和錦州一帶,考察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接觸到了活躍在遼西的義勇軍隊伍,親耳聽到了遼西義勇軍操練時所唱的“誓詞歌”,並拿到了歌詞宣傳單。

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風雲兒女》。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後,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後來,夏衍輾轉收到他在獄中寫在香菸盒包裝紙背面的一段歌詞,這就是《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始手稿。

遼寧省的文史專家曾組成專家組,對高鵬振創作的《東北國民抗日救國軍誓詞歌》和田漢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從題材、內容及文字三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對比分析,得出一個結論:高鵬振創作的“誓詞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最原始的母本和源頭。

“誓詞歌”的開頭是“起來、起來,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這與《義勇軍進行曲》的開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何其相似。而這隻凝結著義勇軍戰士鮮血的紅袖標,不也正是《義勇軍進行曲》中那句歌詞“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最真實、最有力的註腳和見證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聶耳為田漢寫就的電影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時,被攝人心魄的歌詞深深感染,抑制不住的愛國激情在胸中噴湧,雄壯激昂的旋律頓時從筆尖流淌而出,很快就完成了初稿。後來又在躲避國民黨反動派追捕的顛沛流離中完成了定稿。

1935年5月24日,影片《風雲兒女》在上海金城大戲院舉行首映。凝聚著堅忍不屈民族精神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迅速成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它是代表中國人民呼喚、吶喊的戰歌;在盟軍凱旋的曲目中,它也赫然名列其中。

國歌既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又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在中國歷史上,政權不斷更迭,國歌也幾度易換。當新中國像一輪紅日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噴薄欲出時,也呼喚新國歌的誕生。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著毛主席按動升旗電鈕,伴隨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義勇軍進行曲》響徹天安門上空,它喚起人民回想新中國創立過程中的艱難憂患,它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