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疫情期間,各行各業均受到了一定的衝擊,亟待重振旗鼓。文章依據數據對2020年上半年新零售市場的發展進行觀察,並結合疫情分析了新零售市場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新零售業態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


| 線下業態在疫情中受到巨大壓力,但轉機也在期間出現


1.客流量的枯竭導致線下業態承壓嚴重


疫情開始以後,前期由於全面的隔離措施,全民宅家、大部分門店停業,中後期由於復產復工逐步推進、民眾對疫情的防範心理等因素的影響,線下大部分門店的客流量急劇減少,並且距離全面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預計還尚有一段時間。而客流量持續性的大幅度減少,致使門店收入也隨之驟減。同時,門店還面臨著房租、員工工資、借款利息等各項支出的多重壓力。在支出遠遠高於收入的情況下,線下門店承受到的現金流壓力越來越大。


2.庫存的壓力將影響線下門店的持續經營


相當一部分的線下門店,為了應對春節前後的銷售高峰以及同時期物流快遞的半歇業狀態,會囤積一定數量的庫存。而當疫情開始時,大量的庫存並沒有完成銷售轉化,甚至並沒有開始銷售。這部分庫存在給門店帶來現金的佔壓、倉庫費用的增加以外,還會影響到後續補貨、訂貨的流程。另外,部分商品有較強的季節性,一旦過季不但銷售價格和銷售利潤會受到較大影響,還會因為銷售難度成倍增加而形成長期庫存,給門店造成更大的持續經營障礙。


3.線下自救的努力使更多的業務和推廣投向線上


為了減少在疫情中的損失,各類型的線下商業公司開始嘗試利用線上渠道進行業務的拓展。部分門店開始開設網店,甚至動員員工利用社交電商平臺和社群進行推廣和銷售。同時,不少品牌還從線下走向了線上,開啟了直播賣貨的新玩法,從創始人、高管,到店長、店員,從上至下紛紛以直播的方式宣傳品牌、銷售商品。除此之外,品牌對於營銷內容的投放、營銷渠道的選擇都會進行重新評估,並將部分的線下營銷資源投向線上。


4.品牌方和經銷商會重新構建用戶的全渠道體系


在疫情以前,不少品牌在用戶運營的層面上與各地的經銷商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品牌方通常有建立一個跨平臺、跨區域用戶系統的構想,以便進行用戶的統一管理、統一運營;但經銷商因為利益分配等問題,通常都將門店客戶當成自己的資產而不與品牌方共享,對建立統一的用戶系統較為抗拒。而當疫情來臨,線下收入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也為雙方重新構建用戶運營層面的合作提供了可能。品牌方出讓部分線上銷售的利潤,經銷商為品牌方提供用戶信息,在建立用戶系統的同時,還能將用戶引流到線上,並完成銷售。


| 線上業態因品類不同而使需求表現不同,但用戶體驗成痛點

1.物流的不正常狀態影響了線上業務的用戶體驗


在每年的春節前後,物流、快遞都會因大量從業人員的休假而影響投遞效率。而在今年疫情來臨之時,物流快遞的運送、投遞效率更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其一,因為對跨地區交通的嚴控,造成了幹線運輸難度的加大;其二,優先支援疫區,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對日常的業務無暇顧及;其三,嚴格的隔離措施使復工節奏較為緩慢,人員的緊缺進一步加劇了業務恢復的難度。而十分依賴物流、快遞支持的線上交易,因此受到了較大影響,大量商品的送達時效被大大延長,進而對用戶體驗造成了明顯的負面效應。


2.有配送服務的線上業務需求量大增


疫情期間各地嚴格的隔離措施,以及大眾對於病毒的防範心理,也促使大眾日常的生活消費習慣發生改變。日常生活用品、生鮮食品等商品的消費需求,大量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而基於此類需求,能提供商品即時配送服務的零售業態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大量的用戶更是因此而湧入到各大生鮮電商。而生鮮電商在保障大眾日常剛需的基礎上,也意外的迎來了休眠用戶的復甦、新用戶的增加以及用戶活躍度的增加。但同時,生鮮供需的不平衡,運力的緊張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用戶體驗。


3.需求遲滯、供應不穩使部分線上品類成交受限


部分線上滲透率較高的商品,如服飾、美妝等品類,其應用場景更多的是在社交活動、商務活動之中。而在居家隔離的環境下,此類商品相應就失去了應用場景,因而需求量會相應減少。同時,尚未恢復正常狀態的快遞,也抑制和遲滯了部分用戶的消費需求。另外,因為服飾等品類涉及到上下游較長的產業鏈,而各工廠的復工節奏不一,使得商品產量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也自然影響到線上商品的上貨頻率和上貨數量,線上的整體供應量也因此而受到了影響。


4.線上的高效率為數字化賦能線下業務提速


在疫情中從線下走向線上的廠商,大多是處於被動變革的狀態,其大部分尚未接受過數字化的改造或數字化程度非常低。在其開展線上業務的同時,也從用戶的運營、策略的制定等方面認識到數字化變革能為自身帶來效益,並潛移默化的接受數字化的理念。而當疫情結束,部分業務又重新迴歸線下之時,數字化的改造也會隨之滲透至廠商的業務之中,並且程度會越來越深,從日常運營、流程設計到戰略決策等各環節都將進行全面的變革。


疫情對部分類別新零售業態的影響程度


| 受防疫商品需求大增的影響,綜合電商月活平穩增加


通常在春節期間,由於物流倉儲等與電商密切相關的環節處於半歇業狀態,主流綜合電商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都會有明顯降低。而在春節次月,隨著相關行業恢復常態,各綜合電商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又會有明顯的恢復上漲。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由於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對於防疫商品的需求量大為增加,因此使得在1月末和2月初,休眠用戶重新迴歸、新用戶集中湧入,主流綜合電商平臺上的活躍用戶數明顯增加。在留住這部分用戶的同時,由於從2月開始,各地復工逐步推進,工廠、倉儲、物流等環節也逐漸恢復常態,消費者前期被遲滯的需求又重新顯現,因此綜合電商的月活躍用戶數在2月以後預計還會逐步上漲。


新零售存亡之際? | 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 線下社交的停滯使社交電商的節後月活增量大為減少


因為與綜合電商相似的原因,在春節期間社交電商的月活躍用戶數也會有所降低。同時,社交電商的大部分用戶集中在低線城市,並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線下社交關係線上化的體現,而春節期間低線城市用戶會有大量的線下社交場景,在春節後這部分線下的社交關係會轉化成為社交電商利用的資源。因此,在正常情況下,春節後社交電商的月活躍用戶數都會有明顯大幅的上漲。


與綜合電商類似,社交電商也在疫情期間受到防疫用品需求量增加的刺激,其月活躍用戶數相對正常情況而言下跌幅度減少。同時,因為之前嚴格的隔離措施,使得春節期間的線下社交基本停止,而在復工以後,社交電商就缺少了由大量線下社交帶來的用戶增量,因而月活躍用戶數的上漲幅度有限。


新零售存亡之際? | 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 剛需推高了生鮮電商月活,但用戶留存或將成為難題


因為生鮮電商大部分佈局於一二線城市,同時春節期間會有大量的民眾從一二線城市流出,因而使得在通常情況下,生鮮電商在春節期間的月活躍用戶數明顯減少,而在春節復工、人員迴流以後又會有明顯上漲。而進入夏季,由於生鮮不宜保存的特點又會使得月活躍用戶數有小幅下滑。


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者對於生鮮食品的剛需很難通過線下交易完成,因此具有配送服務的生鮮電商就成為解決用戶剛需的最佳選擇。但由於在特殊情況下生鮮電商在眾多品類上的供應不足、價格偏高,同時還有運力不足的情況出現,使得用戶體驗不佳,影響了部分用戶繼續使用的意願。因此,在疫情好轉以後,部分用戶又會重新回到線下,從而使得生鮮電商的月活躍用戶數有所回落。


新零售存亡之際? | 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對新零售業態在疫情後發展的思考和判斷


| 強季節性商品會同時有清庫存和搶貨源的高需求存在


新零售存亡之際? | 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 KOL的內容生產將成為線上線下各業態私域流量成長的利器


新零售存亡之際? | 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 生鮮電商在疫情後有發展機會,但也會流失部分用戶


新零售存亡之際? | 面對疫情,新零售的壓力與機會同在


| 疫情後快遞櫃落地於小區的速度將加快


1.疫情後,入戶配送難度增大


小區民意基礎:絕大多數民眾在心理上對隔離措施能接受,很少出現牴觸情緒。在此期間,小區居民會逐漸習慣這種管理方式,並逐漸不再將其視為對自身舒適生活的破壞,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其視為對自身的保護。這也為疫情之後實行相對較為嚴格的小區管理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小區民意基礎。


物業公司推動:物業公司能在疫情中吸取和總結到一些進行嚴格管理的經驗,並體驗到嚴格管理帶來的一些利好。因此,物業公司在疫情結束後,有一定的動力來推動相較疫情前較為嚴格的管理制度。


非業主進出受限:疫情後,因為小區的入口管理更嚴,因此非業主進入小區將不會再像疫情前那樣容易。快遞、即時配送、外賣等行業的配送員將相對更難進入小區進行入戶配送。


2.各方有動力推動快遞櫃落地


政策支持:針對疫情,國家郵政局表示,要積極推廣智能快遞箱等模式。預計疫情結束以後,鼓勵的姿態並不會減弱,相關的扶持政策有望出臺。


快遞企業有需求:由於電商滲透率不斷提升、體量不斷增長,快遞業務量也將隨之增長。而業務量的提升,又使得各快遞企業對提高快遞員的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有了更高的需求。但當前絕大部分快遞員的配送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快遞公司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大力推動快遞櫃落地的需求。


快遞員能接受:快遞員為了獲取更高收益,有提升配送效率的需求;同時,因為與收件人時間錯配、配送到家耗費時間、物業寄存易遺失等因素,快遞員也樂意接受快遞櫃。


物業公司有動力:快遞的存放會給物業公司帶來一定的管理成本和壓力,因此物業公司也有接受快遞櫃落地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