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有人說,現在的日子,真的太喪了,工作不順心,生活不如意,每天被各種焦慮信息衝擊,周圍的一切,都很浮躁。

馬上週末,給大家推薦一部能讓人靜下心來的良心紀錄片——《大師》。

這部145集(有幾集因為某些原因,已經無法播放)的紀錄片,系統介紹了中國近代75位頂級大師的生平經歷。

從他們起伏的人生和閃光的精神中,我們能體會到的,是一種內心的平靜,和穿越時空的偉大。

這部紀錄片在B站可以免費觀看。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豐子愷——一句承諾,一生信守

朴樹在翻唱《送別》這首歌時,曾說到:如果這歌詞是我寫的,當場我死那兒都可以。

實心眼兒的朴樹,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他對這首詞的熱愛。

《送別》,是李叔同,也就是後來的弘一法師,在1914年,送別好友時寫下的一首詞。

而和李叔同情誼最為深厚的弟子,正是豐子愷。

年幼時,豐子愷曾隨同李叔同學習音樂美術,平時話很少的李叔同,極為難得地稱讚豐子愷,說他“是自己見過的學生裡,學得最快的。”

老師的悉心教導和鼓勵,讓豐子愷一生,都追隨著老師的腳步。

在李叔同50歲時,豐子愷精心畫了50幅《護生畫集》,送給老師,作為賀禮。

李叔同非常喜歡這份禮物,他和豐子愷定下誓約,希望在自己60歲、70歲、80歲、90歲、100歲時,都能收到這份禮物,60歲60幅,100歲,100幅。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豐子愷收到老師的來信,深感責任重大,他回信時,只說了八個字: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只要我活著,就一定辦到。

因為這八個字,在隨後的歲月中,無論戰亂、特殊時期,豐子愷盡全力信守承諾、從未失約。即便,弘一法師在62歲時,就已經圓寂。

1939年,正是中國民眾在日本炮火下民不聊生的時期,但豐子愷為老師60歲生日所畫的60幅《護生畫集》,卻看起來更加優美、恬靜。

畫作一經出版,很多人評判他“不為窮人喊救命,卻為禽獸講護生”。

其實,豐子愷並非看不到百姓的疾苦和人世的慘狀,他只是比普通人有著更廣博的胸懷,和更高遠的眼光。

他想用自己的畫筆,讓世人看到,生活,還有生機。

他在用大愛,用和平、善良、純真的心,來表現人類文明的一種基本的美,一種超越民族的,對任何生命都要尊重的基本原則。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而這種大愛,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所積澱下來的,也正是在當下這個特殊時刻,我們能夠度過難關的關鍵所在。

不分年齡、不分種族、甚至不分物種,是生命,就應該被尊重。

護生,即是護心。對所有生物的愛,反過來,也滋養了豐子愷的心靈。


林巧稚——不為權貴,只為病人

1921年,20歲的廈門鼓浪嶼女孩林巧稚,隻身一人來到上海,參加協和醫學院的入學考試。

在20世紀初,女生讀書本就極為少見,而報考國內頂級的醫學院校協和醫院的女生,更是鳳毛麟角。

好在,林巧稚從小就成績突出,加上精通英語的父親從小鍛鍊她說英文,林巧稚對考試信心十足。

但就在她正在考最有把握的英語時,還沒答完題,就被考官叫了起來。

原來,另外一名女生,考試期間突然暈倒,而監考老師都是男的,不方便施救,只能求助林巧稚。

林巧稚沒有多想,馬上放下筆,十幾分鐘的時間,女生恢復了神智。

可當她再回到考場時,考試,已經結束了。

題都沒有答完的林巧稚,覺得肯定考不上了,悶悶不樂地回到家。

一個月後,林巧稚收到協和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原來,監考老師特意寫了一封信給學校,介紹了當時考場的意外情況。

林巧稚沒有答完的試卷,究竟得了多少分,已經無從查到,但她早已具備了成為一個優秀醫生最重要的素質——愛病人,勝過愛自己。

這也是林巧稚一輩子,奉行的準則。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建國初年,彭真到協和醫院拜訪林巧稚醫生,結果吃了個閉門羹。林巧稚覺得,這種社交活動,純屬浪費時間,耽誤自己給病人看病。

後來,因為彭真的夫人剛剛生完孩子,身體有些不舒服,彭真才藉著這個藉口,把林巧稚請到了家,和她見上了面。

林巧稚的一生,沒有偉大的科研成果,沒有獲得過國際大獎,甚至沒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她卻有著“萬嬰之母”的稱號。

想要活得純粹簡單,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找到你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事,日積月累、全身投入地去做,足以。


陳寅恪——不為學歷,只為學問

1926年,36歲的陳寅恪,成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和他一起擔任導師的另外三人,分別是國學大師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

陳寅恪,是其中唯一沒有博士學位的人,卻被其他三位尊為“大師”。

當時的清華校長,對沒有學歷、沒有著作的陳寅恪並不熟悉,遲遲沒有下決心給他發出聘書。

梁啟超找到校長,力薦陳寅恪,說“我雖然著作等身,卻不及陳先生的三百字,來的有價值”。

陳寅恪能有如此高的聲望,正是因為他極高的學術修養。雖然沒有學歷,但他的學術造詣,無人能及。

19歲時,陳寅恪畢業於上海的復旦公學,這所西式學堂,相當於今天的高中,而這張文憑,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張文憑。

從公學畢業後,陳寅恪留學西方,輾轉13年,學習了22種語言、多個學科,但,他沒有參與任何考試、沒有修任何學分,當然,也沒有取得學歷。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不是他不能考,而是他覺得,沒有必要。

陳寅恪說:“考博士並不難,但兩三年內,被一個具體問題束縛住,就沒有時間學其他知識了。”

對陳寅恪來說,追求真知,遠遠比追求文憑,重要得多。不為功名而讀書,讓陳寅恪形成了寬闊的學術視野,也讓他成了學貫中西的大家。

世人看重的功名利祿,他並不在乎。陳寅恪發自內心在意的,只有學術。

他在清華授課期間,學生記得,每次,陳寅恪都抱著一大摞書來上課,並且十分有儀式感地,將不同的書,用不同顏色的布包著。

講授佛經文學、禪經文學時,用黃布包著,講授其他課程時,則用黑布包著。

在朱光潛的《談美》一書中,他反覆提及的一句話是:對待學問和事業,要抱有一種“無所為而為”的精神。

無所為而為,是指對自己所做的事,當作藝術品來看待,只追求理想和情趣,而不斤斤計較利害得失。

無所為而為,是成就事業的關鍵,也更是找到內心平靜的核心。

陳寅恪的一生,就是“無所為而為”的最好寫照。

如果你覺得生活很煩,這部9.3分的紀錄片,能讓你靜下心來

紀錄片中的大師,沒有一人,在生活上過得大富大貴,但精神上,他們都是極為富有的人。

也正因此,他們得以在動盪的年代,保持本真、活得充沛。

為名利所累,則必然會被生活的風浪衝得失去方向,有時候,我們覺得生活不易,不是我們擁有得太少,而是我們在意得太多。

我們無法做到大師一樣的成就,但至少,可以學習他們活得純粹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