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鳳凰山位於H市中心西南約8公里處,周邊是蘆山村下屬的四個自然村組成的普通小山村,資源普通,名氣不彰,這樣的項目背景,是否具有打造精品小鎮的可能?是否能在競爭激烈的長三角站穩腳跟?且看我們對項目抽絲剝繭的層層解析。


No.1 項目所處的開發環境

項目所在的H市地處我國三大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的腹地,200公里範圍內,覆蓋上海、蘇州、杭州、無錫、南京等長三角核心城市,人口達到1.5億,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為項目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腹地。

毫無疑問,項目所在的區域市場環境十分優良。那H市自身的發展條件如何呢?

H市是太湖南岸的重要城市,有2500年的建城史,歷史上就是吳越文化圈的中心地帶,與蘇錫杭並列。

但我們也要看到,H市在近代以來的城市地位出現明顯的下降,目前在經濟和人口規模上,均已落後蘇錫杭太遠,可以說,在城市影響力上,H市在區域中毫不起眼。

那H市是否有自身的發展優勢?顯然是有的。H市具有深厚的人文發展底蘊,明代流傳的“太湖八景”,概括了H市的清麗風光,“筆、絲、茶、戲”則是H市傳承的文化瑰寶。可以說H市是一座小而精緻的城市,有著自身鮮明的發展個性。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No.2 藏在深閨無人識

但提起H市,大多數人的印象模糊,可見,城市缺乏鮮明的形象特徵,事實上確實如此。

根據我們對長三角區域旅遊市場的調研分析,上海、蘇州和杭州,無疑是區域旅遊市場的領頭羊,而無錫、南京、嘉興、寧波等發展勢頭迅猛,近年來的烏鎮、靈山等均在全國市場掀起一陣猛烈的旋風,而H市好像是默默無聞。

目前H市共有4A級以上景區17個,但5A級景區僅有一個——南潯古鎮,與區域同類型古鎮同質化,且名氣略低。缺乏有影響力的旅遊品牌的帶動,顯然是目前H市旅遊不溫不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另一方面,H市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除了“太湖、竹鄉、古鎮、名山”等四大主題外,隨處可見的名剎古蹟數不勝數,2500年的建城史造就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些都成為發展旅遊業不可多得的資源,H市缺乏的僅僅是讓人重新發現和認識。

發力經濟轉型的H市,旅遊成為必須突破的領域之一。

H市發展面臨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在區域中缺乏影響力、競爭力,只能另闢蹊徑。2005年,H市最早在全國提出“美麗鄉村”計劃,即用10年左右時間,把打造中國最美麗的鄉村。

2014年,H市被正式確立為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為全國提供可複製推廣的生態建設模式成為H市首個國家戰略。

截至目前,H市80%的鄉鎮創建為國家級生態鄉鎮,鄉村旅遊發展的紅紅火火,但小而散的問題比較突出。

一方面聲勢浩大,社會效益明顯,一方面經濟成效卻並不顯著。如何把青山綠水,轉化成金山銀山,H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通過青山綠水、吸引人氣,把旅遊業做大做強,是H市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No.3 旅遊業發展的博弈

近年來,H市也在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一批旅遊設施及旅遊景點建設完成,尤其是,2016年,投資達200億元的超大型主題樂園——太湖龍之夢項目動工,將形成一個佔地11600畝,集星級酒店群、太湖古鎮、大馬戲、動物世界、海洋世界、歡樂世界、嬉水世界、快樂農場、飛禽及溼地公園於一體的大型旅遊度假區。

在旅遊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H市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H市旅遊業的發展側重於觀光、遊樂,而這些與周邊的同質性較強,如主題公園,根據統計,長三角區域目前已有的大型主題公園超過20家,其中不乏迪斯尼、歡樂谷這樣的行業佼佼者,重複投資,使得H市的旅遊業缺乏特色。

二是旅遊產品的內涵不足,缺乏創新,如鄉村旅遊,主打農家樂,很難將影響力擴大到H市以外。

顯然,H市的旅遊缺乏整體的規劃,生態和文化才是H市的優勢,只有做強生態和文化品牌,H市才能打造屬於自己的旅遊品牌。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通過對H市的整體開發環境進行分析,我們已對項目開發有了初步的指導思想,即要打造屬於H市的生態和文化旅遊品牌,那本案是否能承擔這樣的重任?且看我們對地塊條件的分析:

首先看地塊的區位和交通條件。項目距離H市區僅有8公里,並且已有成熟的公共交通對接,屬於與城區聯繫緊密的城郊型區域,顯然,這樣的區位環境對發展旅遊是及其有利的。

其次,地塊東側緊鄰H市高鐵站,日發送旅客量達8000人次以上,過站客流9萬人次,可以說該區域是H市重要的城市門戶,不僅外來遊客集散極其便利,而且是城市重要的形象展示區,做好項目形象,不僅對本案及其有利,對傳播H市旅遊品牌形象也十分重要。


No.4 再看本案的地塊條件

本項目開發範圍是由四個自然村組成,其中約30%的用地為農用地,70%的用地為山地,整個區域生態環境良好,但並無突出的地方,屬於浙江常見的山村環境。

這樣的地塊資源,面臨兩個開發難點,一是靠什麼吸引消費者或者遊客?二是項目開發的用地如何解決?

我們繼續通過實地考察,探尋答案。

從外表來看,區域似乎並無奇特之處,鳳凰山貌似普通,海拔僅有200多米,掩映在一片次生林之中。山上建築物很少,沿著一條小道,行至山頂,才發現了首個眼前一亮之地——仙頂寺。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仙頂寺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梁朝,寺前一株千年銀杏據說由梁昭明太子親手種下。經過歷代損毀重建,目前的仙頂寺最近才由佛教徒募集重建,現已形成大雄寶殿、財神、天王、觀音、地藏諸殿,唸佛堂、齋堂、寮房等近十處建築的規模。

隨著考察的深入,我們漸漸發現,鳳凰山並不如它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相傳春秋戰國時,齊國因田常作亂,齊相管仲後裔逃到江南H市該山避難,此地得別名—— “棲賢”,村民對管仲和鮑叔牙互相推讓分金的典故尤為珍惜,村內尚有管鮑分金嶺、分金路、分金臺古蹟,村民把它作為民族優秀傳統之文化弘揚。

於此同時,在唐詩中大名鼎鼎的西塞山就位於鳳凰山的西側,站在山頂,俯瞰不遠處的苕溪、一派山色田園風光,遙想當年,張志和、顏真卿、陸羽,一時多少文壇豪傑與此地結下的緣分,人文薈萃,別有一番懷古的情思。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歷史漸行漸遠,時光的車輪抹去了曾經的痕跡,記憶也隨之飄散,如今的鳳凰山、西塞山早已不復往日的風采,真的成了一片隱秘之地,不為外人所知也。

目睹眼前的風物,對比歷史曾經的盛景,心中難掩一種落差,然而,城市的歷史和記憶就這樣任其自然消亡?這無疑是H市巨大的損失。此次考察,讓我們整個項目組感觸良多。


No.5 項目的定位之旅

通過前期近一個月的對項目背景環境、實地考察的詳盡調研,我們對項目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我們不再以一個普通的鄉村開發的眼光來看待本項目。

首先,在H市目前推進以旅遊業為代表的綠色經濟發展的環境下,以本項目作為H市門戶,以及近郊的優良區位交通,具備打造引領H市旅遊形象品牌的基礎,項目的定位標準需要大幅提升;

其次,在情感上,我們想要為H市恢復鳳凰山—西塞山這一著名的文化地標,為H市保留一份寶貴的文化傳承。

很快,我們確定了“塑造門戶形象,傳播傳統文化”的定位思路,最大程度的挖掘鳳凰山的文化內涵和價值,以文化作為突破口。那麼,什麼樣的文化主題,才是對鳳凰山人文歷史傳承的最好概括,對此頗費腦筋。

有同事提出了隱逸文化,歷史上,張志和的《漁歌子》所表達的“漁隱”,與陶淵明《飲酒》中的“田園之隱”,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兩人也同時成為我國曆史上最著名的隱士之一。

然而本案與張志和當初描述的漁隱之地相距甚遠,有張冠李戴之嫌,且從風景來看,“山前白鷺、桃花流水”的意境全無,不妥。

有同事提出了圍繞仙頂寺打造“禪文化”主題,仙頂寺雖說淵源甚遠,但其傳承才是最近幾年的事,就文化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來說,顯然能級不夠。

與本案隔湖相望的拈花灣項目早就名聲在外,本案難以與之競爭,且有拾人牙慧之嫌,於品牌打造不利。

………

通過反覆討論和權衡,我們最終確定了“仁禮小鎮、棲賢養性”

的整體定位,仁和禮,是我國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引申出來的“仁義禮智信”則是最高的修身哲學,這與鳳凰山的“棲賢”很匹配,也與傳統文人學者的追求很匹配;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其次,論語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本案是以山地資源為主體的開發項目,通過“仁禮”來打造山文化品牌,在以水文化為主的太湖之濱,形成定位的差異,既有利於市場站位,同時,也可通過互補,帶動H市整體旅遊市場的發展。

通過定位的梳理,我們已為整個項目確定了開發的核心,接下來的難題是,如何給它填充內容,使之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文化體驗勝地呢?


No.6 “文化”的打造策略

文化是本案的一大核心吸引力,文化導入也是本案的一大核心難點,雖然已經確定了“仁禮”文化的主題,但從抽象到具象,必須有合適的載體和表達方式,同時,文化的地域屬性、文化的背景必須相互配合,這樣,文化才能找到存在土壤和發展根基。具體到本案,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打造本案的文化主題和特色。

第一是通過建築語言和符號,塑造本案的主題文化形象。“仁禮”文化從歷史發展傳承來看,是社會從上至下的一種道德禮儀和行為規範,本身具有很強的儀式感。

而如何體現這種儀式感,建築就是最好的載體。本案可通過佈置一系列儀式感很強的建築符號,增強“仁禮文化”的主題氛圍,如入口處,可以結合傳統中式牌坊建築的形式,打造“仁禮之門”建築群落,以“仁”“義””禮“”智“”信“五道禮序感很強的大門,將遊客從一開始就帶入文化情境之中。

除此之外,還可通過打造“仁禮廣場”、樓、閣、塔等其他符號建築,來豐富主題的展現。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第二,接地氣,本地傳統人文意境的導入。文化自有其生存的土壤,因此文化離不開地域環境和地域文化背景。

本案既是吳越文化的核心地帶,自然需要營造與吳越文化相匹配的人文意境。在印象中,江南的形象是婉約,是靈秀,在傳統書畫中,這種意境早已被大眾所熟知,依畫造景,就是本案塑造傳統人文意境的最好方式。

從環境特徵上看,本案山、水、田園均具備,在景觀、環境塑造方面具有便利條件,可以再現“水村山郭”、“荷塘月色”、“禪林竹海”、“松風梅香”等傳統江南意向。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景觀只是表象,與自然和諧、尊重自然的態度,才是其內核。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第三,傳承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除了建築和景觀外,文化也包含傳統藝術以及非遺傳承。

H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本案可以打造非遺傳承人及藝術家創作基地,以及打造各種傳統工藝製作工坊、技藝傳承中心等展示、體驗場館,一方面,為傳統文化技藝創造發展平臺,一方面充實本案的文化產業內容。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No.7 產業的佈局思路

本案的產業如何打造呢? 如果說文化為項目注入了靈魂,那產業就是項目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本案的產業發展既要與市場的需求相匹配,也要符合本案的開發條件和定位。

從旅遊市場發展的消費趨勢來看,旅遊需求的要素已經發生了變化,簡單的觀光、遊樂、購物正在向度假、養生、遊學、情感釋放、獵奇等新的消費要素髮展,本案的業態也要適應這種旅遊消費發展的趨勢。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從本地旅遊市場的競爭來看,未來的太湖龍之夢集多種遊樂屬性於一體,就其娛樂項目的豐富程度和體量的龐大,本案難以與之進行直接競爭,在旅遊體驗上,必須與之差異化,形成互補。

審視自身,文化體驗和山地生態是本案立足的兩大基礎,關注精神和健康的度假需求,可能是本案的優勢。

經過一番整理和提煉,我們最終將本案的業態功能概括為 “山養”主題,以文化為主線,以山地為依託,確定了五大功能板塊,從不同的體驗需求出發,形成多元化業態組合:


即以縱情山水為主題的“養心”板塊,以禪修為主題的“養性”板塊,以旅居養老為主題的“養生”板塊,以文藝、創作為主題的“養情”板塊,和以研學教育為主題的“養學”板塊。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No.8 規劃實施的難題


本案在規劃中還遇到一個小問題,即用地指標問題,寫在這裡作為借鑑。

本案原有的用地指標,除了村民的宅基地(約485畝)外,並沒有可建設用地指標,原有的宅基地顯然無法滿足本案的開發規模。即使對原有非農建設用地進行拆院並院,佔補平衡的調整,但受到用農地的制約,其規劃佈局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仁科案例|解密浙江H市鳳凰山特色小鎮策劃

同時,大規模的拆遷不僅破壞原有的村落機理,對村民原有的生活居住模式也會造成較大的干擾。要如何解決開發規模和用地緊張之間的矛盾?

通過與政府溝通用地指標問題,我們瞭解到浙江正在大力推行坡地村鎮的政策,最終本案確定了申請“坡地村鎮”建設用地指標,以點狀供地、低密度開發的模式,共申請建設用地指標450畝,約佔本案山林地面積的12%,整體對生態幾乎不造成影響,而且實現了對農用地的零佔用。

而對原有的村莊,進行穿衣戴帽式的改造,在維持原有村莊特色的同時,大幅度提高鄉風相貌。

在農村開發建設中,用地難,尤其是建設用地難是常常遇到的問題,浙江的“坡地村鎮”模式,在解決鄉村發展建設用地不足方面很具有借鑑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