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如何看待科幻電影

從實際情況看來,沒有對科幻電影明確的分類,也就是說只要滿足了“科學”與“幻想”的有邏輯性的電影我們都可以稱作科幻電影,一般來說,科幻電影都有一定的科學支撐,以下是百度上的說法:

“科幻電影是一類嘗試以未知事物滿足觀眾的電影,滿足人類對未來的想像或是現實社會的衝突。它注重於真實科學、推想性科學或思辨科學以及經驗性方法,並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將它們與魔法或宗教中的超驗主義互相結合起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把一些電影強制歸於某一類,AFI就曾經將《發條橙》歸類為科幻片(詳見美國影史十大類型電影),可見科幻電影類型的廣度。下面我們提到的,都是被大眾所認可的“正統科幻片”。

十大科幻電影

十大科幻電影評選標準

評選的都是有代表性的,有巨大影響力的科幻電影,而不是豆瓣上的“高分科幻”,如果在這裡只按照豆瓣TOP250的標準排序的話,真的沒有意義。

在常說的科幻電影中,分為硬科幻和軟科幻,在這裡,我將把所有的電影類型全部納入評選範圍之內,系列電影會被拆分成單部來講。

一般來說,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年份越早的地位越高,影響力越大的排位越高。

10:《盜夢空間》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不可否認《盜夢空間》是10年代最優秀的科幻電影,在電腦特效進步的時代,《盜夢空間》是為數不多的幾部能擁有完美的技術和內核的電影之一。我們爭論的最多的就是小李子是否在夢境之中,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這些討論都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東西——電影到底想講述什麼?難道就是說明小李子是否在夢境中嗎?還是單純講了在夢境中盜賊行動?亦或是一部披著科幻電影的動作片?肯定不是,諾蘭想表現出的不僅僅是令人琢磨的結局,更是想體現出最後柯布(小李子)的選擇,整個電影的重中之重在於如何選擇,柯布的女友選擇活在夢裡 ,而他選擇回到現實中去,不管他的選擇是否成功,其重點就是選擇時他的態度。有了一個有力的內核,加上電影場景的佈置實在完美,關於造夢時的特效沒的說,在熒幕上表現出來的場景,以及表現的手法,使《盜夢空間》成為了這個類型電影的標杆,也是未來科幻電影的走向。

9:《回到未來》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回到未來》在我國少被提及,但在上映之時卻引起極大地反響。電影講述了一個極為簡單的故事:一個小兄弟穿越到30年前,與他的父母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件,最後成功回到了未來。《回到未來》沒有強大的內核,沒有超強的特效,但是它的影響力非常之大,《回到未來》算是科幻喜劇的集大成者,在第一部上映之後,接連發行了第二部和第三部,票房都十分可觀。最主要是,《回到未來》使人們意識到,科幻電影不僅僅是嚴肅的,其實也可以讓人輕鬆一下。在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中也存在大量致敬《回到未來》的情節,《回到未來》裡的DeLorean車也和電影一起成為了經典。

8:《終結者2:審判日》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1984年《終結者》的大獲成功讓這部續集有了著落,1991年《終結者2》絲毫不落前一部的下風,《終結者2》也是影史最佳續集之一。《終結者2》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獲得了1991年票房年冠,其次,獲得了奧斯卡的4項大獎。《終結者2》對於科幻電影來說無疑是一個里程碑,它所代表的是電腦CG合成的巔峰,現在好萊塢大片無一例外的參照了這一模式,可以說《終結者2》算是先驅,它將《終結者》中的特效提高了一個檔次,T-1000液態機器人的形象至今深入人心。《終結者2》是商業與科幻結合的典範。

7:《侏羅紀公園》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事實上《侏羅紀公園》是最不該低估的科幻電影之一,《侏羅紀公園》改編自邁克爾·克萊頓的同名小說,但電影與小說幾乎完全不像同一個故事,如果你看了小說就以為能完全瞭解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侏羅紀公園》是一部科幻驚悚片,在1994年奧斯卡上獲得了3項大獎,並且成為了當時的票房冠軍。《侏羅紀公園》的成功更多的是其影響力,在1997年與2003年推出了續集作品;在2015年又推出了《侏羅紀世界》系列,可見《侏羅紀公園》的影響深遠。在視覺效果上,《侏羅紀公園》更上一層樓,讓觀眾第一次領略到了巨大的恐龍,讓他們為之驚歎。自此CG技術走上了快速發展的巔峰。可以說,《侏羅紀公園》奠定了大眾對恐龍的形象,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龍熱,這都是《侏羅紀公園》能站在第7位的原因。

6:《E.T.外星人》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E.T.外星人》將人與外星人之間和諧的關係假設了出來,它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探討而非單純的講一個故事。這部電影對西方的文化影響十分巨大,直到現在,《E.T.外星人》的魔力依舊不減,它任然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甚至大人們去觀看。《E.T.外星人》在1983年奧斯卡上獲得4項大獎,它的面世一下打破了《星球大戰》創下的票房紀錄,並且一直持續到《侏羅紀公園》發行之前。《E.T.》是給小孩子的電影,也是給大人的回憶,它的意義在於體現了科幻片的溫情一面以及讚揚了童心的珍貴。

5:《異形》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異形》是一部科幻恐怖片,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憑藉這部電影進入到知名導演的隊伍當中。《異形》充滿著性這一元素,包括了異形的出生方式等等,詭異的造型和獨特的行為使異形成為了史上最著名的怪物。從片名來看,ALIEN可以直譯為外星人,把它譯為異形的確是高明的做法,強調了怪物的神秘和恐怖。異形本身更像是外星版的人類,而不是單純的怪物,它擁有智慧,不是隻有野性的生物。在電影中,雷德利·斯科特運用長短鏡頭的切換讓在熒幕前的我們無時無刻感受到恐懼,這就好像《大白鯊》一樣,異形在片中出場的鏡頭並不多。同樣的,《異形》的影響是深遠的,在之後推出了許多異形的作品和衍生作品,而片中刻畫的異形就好像我們人類自己,不斷的進化,智慧不斷的提高,成為我們的夢魘。

4:《黑客帝國》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黑客帝國》是1999年的作品,由沃卓斯基兄弟(姐妹)創作。《黑客帝國》是最早登錄我國的科幻電影之一,一上映就引起極大的轟動。《黑客帝國》的特效水平達到了巔峰,特效在這部電影中達到了飽和。然而《黑客帝國》的偉大之處不在於特效,《黑客帝國》是少有的有獨特世界觀的電影,沃卓斯基把對人類的終極猜想帶進了電影裡,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裡?我們眼前所看到的是不是真實的?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知曉,但《黑客帝國》的超前假設已經成為了當代科幻電影的標杆,其本身也被後世科幻電影所借鑑。

3:《銀翼殺手》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這部於1982年上映的電影在當時並不受歡迎,可以說口碑票房均慘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銀翼殺手》的地位越來越高,到現在已經被科幻迷奉為經典之作。《銀翼殺手》使用了微縮模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未來的洛杉磯城,人類科技高度發達,創造了複製人。複製人無法得到人類的權利,被設計成只能活4年。複製人開始反抗,試圖延長壽命,而銀翼殺手的任務就是追殺反抗的複製人。在追殺與反抗中,我們通過複製人對人生的解讀來思考我們自己的人生態度,你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電影的目的就是這。而且電影還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假設:如果複製人真正的製造了出來,ta們到底是不是人類,就好比克隆人能不能得到應有的人權一樣,可以說《銀翼殺手》帶給我們是關於人性的深度思考。

2: 《星球大戰》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隨著昂揚的交響樂,STAR WARS 出現在我們眼前,1977年《星球大戰》橫空出世,打破了當時的票房紀錄,開創了星戰這一經典IP。《星球大戰》的影響力可謂空前絕後,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星球大戰這個系列電影,美國電影影評人更是稱其為自摩西開闢紅海以來的最偉大的120分鐘,是20世紀最大的文化事件。雖然在現在看來,《星球大戰》中的特效並不好,但在當時卻引起轟動,盧卡斯創建的工業光魔成為了好萊塢最大的特效公司。《星球大戰》也是不少導演的啟蒙電影,比如卡梅隆,彼得傑克遜等等。直到現在,《星球大戰》仍然是最流行的IP之一,迪士尼推出的後傳3部曲也收割了不少票房。

1:《2001:太空漫遊》

簡談科幻電影之一:十大科幻電影

這篇文章中最沒有爭議的電影,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挑戰甚至是接近《2001:太空漫遊》,它是所有科幻電影的標杆,在電影史上也有著極高的地位,無數次被評為影史最佳科幻,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挑戰《公民凱恩》地位的電影。2001年早已過去,我們直到現在還沒有達到克拉克(小說作者)的幻想,2001的故事簡單明瞭,每個人都能看懂,但是沒有人能真正明白這部電影的真正的意義,不管人們怎樣解讀2001,就是沒有解讀出最後鮑曼(男主)蛻變為星孩的意義,我從小說中也無法體會。2001的小說提供了大量電影所沒有的細節,在觀看電影前可以先看小說。2001的小說與電影有些差異,但是想表述的東西無疑是相同的。很難想象,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前,我們的思維能如此超前。《2001太空漫遊》影響了後世幾乎所有的科幻電影,也是科幻電影的巔峰。

為什麼沒有我們熟悉的電影

  1. 《星際穿越》:《星際穿越》的內核不夠強大,只有特效的電影在現在是站不住腳的,如果把《星際穿越》放在20世紀,那估計穩穩的前三。
  2.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星戰5確實厲害,但是有新希望的珠玉在前,帝國反擊戰還是放在後面比較好,但是不否認帝國反擊戰是最好的星戰電影。
  3. 《阿凡達》:同《星際穿越》,只不過還沒有達到《星際穿越》的高度。
  4. 漫威電影:沒有內核,類型俗套,產業化的電影。
  5. 《人猿星球》:沒辦法,同2001一樣出生在1968年,生不逢時。
  6. 《月球旅行記》:科幻電影的鼻祖,但其實是奇幻片。
  7. 《人工智能》:一半庫布里克,一半斯皮爾伯格,真的一般。
  8. 《火星救援》:一部特效華麗的平庸之作。
  9. 動畫科幻電影:基本達不到這樣的高度。
  10. 《流浪地球》:腦殘粉才會有這個念頭,稍微有點認知的人都不會選。

寫在最後

不是每部電影都可以稱其為經典,也不是每部電影質量都會那麼高,無論如何,一部電影從立項到拍攝再到上映,其背後都是電影人的辛苦付出。我們可以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但我們不能無腦的去抬高或是貶低一部電影,畢竟人都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情感的,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十大”,無論別人怎麼寫,還是抵不過自己的直觀認知,自己心中的“十大”才是真正的好電影。

本文是艾莎的鍋的第三篇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不要套作,抄襲。

看完後感覺還可以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喲,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以下是之前寫的鏈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