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自己不想發朋友圈了?

麥子Villa7


當你拍了一張自拍,想發出去的那一瞬間,忽然想起,會不會有人評論,你怎麼總是發自拍,會不會有人覺得你裝逼,有人覺得你虛偽,明明不長這個樣子。

其實你不是不想發朋友圈,你只是不敢發朋友圈了。即使你發出去,看看沒什麼人點贊或者覺得不妥,又把它刪除了。

你越來越收斂自己的情緒,你越來越在朋友圈中隱藏自己,你越來越會偽裝。

你也越來越不像自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的定義開始變了。

加了一堆不是朋友的朋友。

加了一堆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人。

朋友圈的門檻越來越低,加的好友越來越多。

從一開始的100到後來的1000到後來的3000 4000。

朋友越多,能說真心話的人,反倒越少。

有一天,你忽然打開朋友圈,發現連個講話,能夠傾訴的人好像都沒有了。

有一天,你刷朋友圈,發現再也不是那些鮮活的一個個狀態,而是微商,而是廣告。

朋友圈太雜了,誰會願意把真實情緒展現出來,說不定,還被人稱之為戲精。

可是,朋友圈的本意不是這樣的。

朋友圈也就是朋友的生活圈,是讓我們能夠彼此瞭解的地方。

朋友圈本該是拉近不在身邊朋友之間的距離,可不知怎麼的,卻成了朋友與朋友之間疏遠的利器。

以前的朋友圈,不是這樣的。

可能有人告訴你:

成年人的情緒就應該是默不作聲的,成年人有義務調整好情緒。

在朋友圈發情緒,在朋友圈發日常,在朋友圈說一些無所顧忌的話,這些種種行為,是一個幼稚的人,才會做出來的事。

把最真實的自己暴露在朋友圈裡,得不到回應的冷清是難過,被誤解也是難過。

每個人都有蜷縮自己的時候。

所以,大多數人覺得還不如不發朋友圈,既省了被理解的期待,也不用去接受不理解的人,惡意的冷嘲熱諷。

人類的悲喜,其實並不相通。

別人不是你,你也不是別人,每個人對每個人都無法感同身受。

你的喜悅可能會刺激他的悲痛。

你的傷心可能會淹沒於他的歡聲笑語之中。

那些讓你引以為豪的成就,在他看來或許微不足道。

那些讓你痛苦不堪的事情,他也並不會完全代替你去承受。

我們可能都會有一段不願提及的艱辛時光,可能沒人會知道你獨自在深夜裡痛哭。

就算你向別人提及時,他再怎麼地說感同身受,那也僅僅只是一瞬間的同情。

再苦再累再痛再難熬的日子都只能自己獨自撐過。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不如用覺得最舒服的方式過完你的人生呢?

最後想說,儘管屬於你一個人的世界很精彩


初九大叔


自己的生活自己享受就好。


凡花一世


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懵懂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