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一篇 立命之學

雲谷出功過格,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

語餘曰:“符篆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

“孟子論立命之學,而曰:‘夭壽不貳。’夫夭壽,至貳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細分之,豐歉不貳,然後可立貧富之命;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夭壽,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積德祈天之事。曰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曰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實學。”

“汝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餘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到明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算該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驗,而秋闈中式矣。然行義未純,檢身多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操持,而醉後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自己巳歲發願,直至己卯歲,歷十餘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聽我立誓要做三千條善事,雲谷禪師就把一種功過格給我看,要我按照功過格鎖定的方法去做,把我所做的事,不論善惡,每天記錄在功過格上。租了善事就記錄在功字一格的下面;做了惡事,就記在過字一格的下面。同時,看惡事的登記,還要把功扣掉,即小功抵小過,大惡扣大善,一大惡抵十小善,一大善抵十小惡,都通過這張表來加減,體現善惡多少。又叫我念準提咒來加持,希望我所求的事,可以得到效驗。

雲谷禪師又對我說:“有一種畫符篆的專家曾說:‘一個人如果不會畫符,是會被鬼神恥笑的。所以要學會會畫符。’畫符有一種秘密的方法傳下來,就是畫符時不起一絲的念頭。當執筆畫符的時候,首先要把所有的念頭放下,不能有一絲雜念,因為有了一絲的念頭,心就不清淨了。當所有的念頭不起的剎那,用筆在紙上點上一點,因為完整的一道符,都是從這一點開始畫起,所以這一點是符的根基所在。從這一點開始,一直到畫完完整的符,若沒有起一絲別的念頭,那麼這道符就會很靈驗。不但畫符不可以夾雜念頭,凡是一個人心有所求,禱告上天保佑,或是改變命運,都要從沒有妄念上去下工夫,這樣才能感動上天,使之明白自己的願望。”

雲谷禪師有說:“孟子談到了立命的道理,他說‘生命的長與短,並沒有什麼區別’。這話看起來是不通的,短命與長壽本是完全不同的相反的概念,那麼孟子為什麼說它‘不貳’呢?要知道當一個人完全沒有念想時,心裡又哪來的短命與長壽之分呢?只有心裡有了短命與長壽得念頭,才會有夭,壽的分別,把立命細細分開來講,就是要把富足與貧乏看得一樣,這樣才可以把本來貧困的命轉變成富足的命,把本來富足的命變得更加富足長久的命;要把處在貧困和發達時也看得一樣,這樣才可以把本來低賤的命變成富貴得命,把本來富貴得命變成更加發達尊榮的命;對於生命的長與短,也要看得沒有兩樣,不要認為我的命中註定短命,便趁還活著的時候糟蹋自己,隨便造惡,而命中註定長壽得人,不要認為自己命還長就胡為亂來,這樣才能把命中註定的短命轉為長壽,把本來命中註定的長壽變得更加健康長壽。人生在世,只有這生與死的關係最是重要,所以這人生的夭與壽,也就是人生的最大事件了。說到這個,那麼人生中所有的逆境與順境,像上面說的豐與歉、通與窮,也就都可以包括在這裡面了。”

“至於孟子所說的‘修身以俟之’,就是說自己要時時刻刻修養德性,不要讓自己造惡,而命運能不能改變,那就是積德的事,求天的事了。既然說到修字,那麼身上有的所有過失、罪惡,都應該像醫治病症一樣,要把他們統統去除掉。而說到‘俟’,就是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自然會變好的,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非分之想,也不可以讓心中的念頭亂起亂滅。凡是這種胡思邪念,都要完完全全斬掉它,斷絕它,不能存留一絲一毫。能夠做到這種地步,那就可說是已經到了先天不動念頭的境界了。能做到這種功夫,就已經是實實在在的學問了。”

我起初的號叫“學海”,從那天起我就改了號,叫:“了凡”。因為聽了雲谷禪師的話,我明白了立命的道理,而不想與尋常的凡夫一樣落了俗套。從那以後,我就整天小心謹慎,時刻存有一種敬畏之心。我就覺得,與從前相比,自己有了很大不同。以前只是糊糊塗塗,隨隨便便,無拘無束的。到了現在,自然就有了一種小心謹慎,既懼怕又恭敬,時刻恐防有危險到來的景象。即使在黑暗的內室無人之處,我也常常恐怕得罪了天地鬼神。碰到討厭我,詆譭我的人,我也能夠舒舒服服的接受了,不再與別人計較和爭論。

我見到雲谷禪師的第二年,照考試的規矩,我應該先到禮部去考科舉。孔先生算我的命中應該考第三名,哪裡知道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話,已經不靈了。孔先生沒有算我會考中舉人的,哪知道到了秋天鄉試,我竟然中了舉人。者不是我命裡註定的,雲谷禪師所說“命可以改造,一個人不可以被命拘束”的話,我也更加相信了。我雖然像上邊所說,把自己的過失改好了許多,但是碰到應該做的事情,還是不能夠一心一意的做,還是有些勉強,不能做到自然而然。檢點自己的行為,覺得過失還是很多。或是看見善的事情,雖然肯做,但是還不能夠大膽放手去做;或是遇到救人的事,心裡還是常有疑惑,沒有堅定的決心去救人;身體雖然能勉強去做善事,但是嘴裡常常說出犯過的話;或是清醒時還能夠把持住自己,但是喝酒喝醉後就會放肆了,自己管束不住自己;雖然常常做善事,積了些功德,但是過失也很多,拿功來抵過,恐怕還不夠,而時間也就在一天一天的虛度過去了。自從己巳年聽了雲谷禪師的教訓,我發願心要做三千件善事,一直到己卯年,經過了十多年,方才把三千件善事做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