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火災祭:同一天,同一地,同一悲劇

四川涼山火災祭:同一天,同一地,同一悲劇

​來源|數據研究局

2019年3月30日下午,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30人在撲滅森林火災時遇難(27名消防員,4名群眾)。

2020年3月30日凌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19人在撲滅森林火災時遇難(18名消防員,1名嚮導)。

同一天,同一地,同樣的悲劇。然後,同一個宣傳幹事,使用同一個當地宣傳部群(名字都不用改還叫“3.30新聞媒體群”),安排前往採訪的記者們入住了同一家酒店。

然後是同樣的宣傳基調:和去年一樣的“逆行英雄,最美男兒”,和去年一樣的“逆行英雄,我們接你回家”。西昌又響起了和去年一樣的鳴笛致敬聲,犧牲者們看來也將會和去年一樣的備極哀榮。以前以為歷史只是循環,沒想到現在居然開始複印了。

然而,這逆行的讚歌,卻送走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年輕的生命。

為什麼媒體人不能只歌頌?因為歌頌不會帶來反思,而沒反思,悲劇就會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看到大火撲向消防員小哥們的時候,19個人,他們撲在地上,大火滔天,隔著屏幕都是絕望。

多少鮮花和淚水都換不回逝去的生命。丈夫不會再回到傷心妻子身邊,兒子不會再撥通母親的電話,億萬人傳閱的朋友圈已經永遠定格了。

我們探討有什麼辦法讓消防員犧牲更少,直到不再犧牲,這種議論不是說怪話,更不是褻瀆英雄的貢獻。英雄值得被歌頌,英雄也需要保護。

但是,不要用英雄主義的崇高掩蓋現實問題造成的悲劇,痛定思痛改進防範比一昧歌頌更值得。沒有一條生命是為了犧牲而存在,所有家庭都有幸福美滿的權利。

為什麼沒有吸取教訓,是不是仍然長官意志,輕率生命!去年涼山木裡火災,一位地方滅火隊員說,他從未受過森林消防培訓,這是第四次參與撲火。親歷這場災難後,他也沒總結更多經驗,他認可官方的解讀,覺得風向的改變無法預料,無法避免,更多時候“沒得事”。

山地陡峭森林大火最佳滅火工具為滅火飛機。美國、加拿大、奧大利亞森林大火幾十年經驗為什麼視而不見,再一次驅使年輕生命赴險。憑我們如今財力裝備滅火飛機難麼?

一位作家說,我們應該出一本關於涼山火災的書,寫寫這整整一年之間發生了什麼,當地政府做了什麼,又沒做什麼;為什麼做,又為什麼沒做,以及森林火災發生之後是如何指揮的,又為什麼如此指揮。

也可以寫寫這一年裡已經犧牲的消防員們的家庭在政府和公眾的漸漸遺忘中承受了什麼,以及尚未犧牲的撲火隊員們做出職業選擇的根由。

可以寫寫誰得,誰失。誰在火中哭泣,誰在火中取栗。可以寫寫為什麼“電影都不敢這麼寫”會成為日常,“歷史是循環的”會升級成“歷史是複印的”。

世界史上的優秀民族在災難過後,都能從靈魂拷問的深淵中升起一座座文學和哲學顛峰,唯獨我們這個民族例外。

四川涼山火災祭:同一天,同一地,同一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