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學生數學平均分三十多,做為一名新教師我該怎麼辦?

許暖年


三年級學生數學平均,如果是30分的話。我覺得就應該在老師自身上找問題了。

1.三年級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還是比較小,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尤其是新老師來了之後,新老師管理學生經驗欠缺,導致上課紀律較差。那麼課堂效果就可想而知。

2.新老師在管理學生或者業務能力方面都應該多向學校裡面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把自己的課多研究,上課之前應把每一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多講、精講。隨堂練習準備幾個經典的練習題讓孩子們做。可以分小組比賽,這樣孩子們上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效果就會好很多。

3.數學這門學科,課堂上掌握了,課後練習必不可少,要學會舉一反三。多做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對有難度孩子們錯的多的題進行精講。

最後就是過段時間把前面所學內容系統複習一遍,讓孩子們掌握好知識點,間隔一週佈置一些有代表性的題讓孩子再加以鞏固。孩子們的成績自然就會上來了。





綠芽瘦了


你好,我是雅瑞學堂橙子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小學三年級來說,由一二年級過度到三年級,知識點難度有所提高,量也有所增加,所以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如果沒有好的方法和基礎,學習起來會吃力。現就自己從業多年積累的一點點心得體會和你分享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將班級裡孩子們的學習狀況分類,採取學習好的與學習稍差些的做一個小組,小組內互助學 習,各組間比賽學習的方式,製作比賽牌,積分榜等等。

2,將知識點分類,要求孩子們每個基礎知識點熟練掌握。

3,題型分類,講解練習,數學重點還是題型的分類,要求孩子們做到每題理解,每題明白,而 不是每題做對就了事。

4,課後鞏固,每天學什麼題練習什麼題鞏固,作業及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一道難題最多 留一天,之後必須解決掉。

5,將錯題分類講解,並反覆練習。需要孩子們講出算理證明自己真正理解明白了。

6,經常組織計算類的基礎知識競賽,適當給予小獎勵,獎勵時可設定進步獎,看到孩子們的努 力,給予肯定。不要只獎勵學習好的孩子。

以上幾點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自己根據自己班級內孩子們的情況準備很多資料,針對性的指導,但是肯定會有效果的,當你看到經過努力孩子們有了很大進步,那不只是滿滿的成就感!

另外需要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上課聽講習慣,課後作業習慣,包括回家作業習慣,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習更輕鬆。學習輕鬆了,孩子才能不討厭學習,不討厭才能學得明白!

最後,祝你順利度過新學期!


雅瑞學堂橙子老師


正好我的女兒也是三年級,對於數學的學習,我談談我的淺顯看法。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看似枯燥,其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的成績在三年就這麼差,其實最重要的是學生自己沒有重視。三年級的知識點還是非常簡單的,主要還是圍繞乘除法的簡單算法和長度面積等知識的引入,平均分三十多分,只能說明學習態度不端正,或者說是沒有學習興趣,針對這個,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調整:

一、查找問題根源,對症下藥。孩子反映的性格和某些習慣,更多的是受身邊人特別是父母的影響。一個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一定是很大的。這時候,就需要和學生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學校和家長的密切配合是幫助學生提升成績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通過和家長溝通,達成一致的教育目標,才能更好的相互配合。同時,通過溝通了解,也有助於老師瞭解和熟悉孩子,給孩子成為朋友,更有助於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二、改進方法,提高學習興趣。老師應該和家長配合起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學校,老師要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時多講一些關於數學有趣的故事,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家裡,家長應該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討學校的事,讓孩子愛上學習,在平時,要細心觀察,把數學和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讓孩子覺得學習其實就在生活當中。我就經常和女兒一起設計表格,統計數據,比如統計家裡人體重的變化,或者讓女兒按照時間安排行程,計算路程或者時間,其實,學習興趣就是在平時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實踐

三、讓孩子放下包袱,享受成功的喜悅。其實每個學生都是有榮譽感和上進心的,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多引導孩子關注知識本身,而不是一味盯著分數,分數和成績其實並不完全對等,分數可以反映成績,但是分數不等於成績。不在教育上虔誠思考,不用心去理解孩子,分數上步步緊逼的老師,最後只能節節敗退,與教育好學生的最終目標越來越遠。老師要做的其實不管是盯著分數,而是應該培養孩子對知識的好奇心、愛鑽研的精神、提出問題的能力、尋找答案的興趣,有效的學習方法,平和的學習心態,持之以恆的的毅力,做好了這些,其實孩子的成績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

老師和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中應該注意的7件事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淺顯認識,其實,有時候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都因為很多原因過度關注分數了,幾乎沒有那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都需要成功的體驗。成功的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後的喜悅。所以,其實提高成績是過程,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一個不對分數斤斤計較的學生,才有可能最終獲得好成績。


嘿色柳丁


好多孩子在幼兒園時被認為拔苗助長過了,造成幼兒園學習數學時只是為了好看,過多的是去背,特別可怕,因為為了所謂的特色或者效果,把孩子數感形成的權利剝奪了,而孩子背誦記憶了一些數學知識後在一年級,二年級還是有一些用的,給家長老師一種錯覺,更是給自己一種錯覺,就是感覺學的挺好,一但到了三年級,知識難度提高,需要比較強的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時,這時候問題出來了,因為前面就沒有這方面發展,或者很少。這只是一個方面的問題,比如注意力的問題。我個人建議可以先和家長溝通,深入探討孩子在家校的表現,找到癥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