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暗訪,只為安全!轉業不退火線,願做惹罵的“安全偵察兵”

3月10日,對重慶石橋鋪街道蘭花社區6小區2單元的所有居民來說,是特別值得歡呼的日子,作為全市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所住樓棟,他們終於度過了全封閉隔離期,正式解封!

3月12日,九龍坡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3月14日,與石橋鋪轄區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渝州交易城,也迎來加速復工復產,告別過去一月有餘的陰霾與冷清,市場裡處處有了春的忙碌。

這一系列高興事兒的背後,離不開一名老兵的身影——九龍坡區政府辦公室督查室負責人薛川。疫情期間,他和區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督查督導組的隊員們,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扮演著各種角色,對每一個疫情防控薄弱點進行明查暗訪,讓一條又一條平安喜訊接踵而來。

逆行高風險地帶,督查追擊防控薄弱點

時間倒回半個多月前,蘭花社區6小區2單元出現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這也是重慶最後一名確診患者。事發突然,小區單元樓從25日起實施封樓管理,5名密切接觸者也被及時送往了集中隔離點。

蘭花社區是典型的老居民區,老單元樓的管理一向是短板,特殊時期的管控措施是否能到位?當天一大早,薛川和隊友高偉顧不上可能面臨的感染高風險,直奔現場開展暗訪。

在6小區,防疫站正在對樓棟開展消殺處理,2名保安在樓下值守。薛川上前瞭解,他們是臨時增派來值守卡點的。

薛川對高偉點點頭。但他們沒有立馬離開,因為對周邊樓棟還是不太放心,他們決定繼續暗訪。

在8小區,薛川假裝一位外地人進入居民樓,誰知樓下值守的老太太沒測體溫就放行了。一問,老太太說,體溫槍壞了。一位路過的居民也感嘆:“一個老太婆管不住啊。”

這可怎麼行?薛川立即找到社區書記,現場督促及時解決管控難題。當天是上午,他又去了石橋鋪街道辦事處,把暗訪情況進行了反饋,並提出了調配力量、加大各老舊小區管控力度的建議。

轉業老兵不退火線,嚴謹作風守護安全

薛川是轉業軍人,到九龍坡後,他一直在任務重、壓力大的崗位上,從治違到督查,都是容易得罪人的工作。在軍隊磨礪出來的堅韌品性與抗壓能力,讓他堅持對事不對人、嚴格辦事的原則。

薛川是四川巴中人,大年三十,一家人回老家陪長年臥床的母親團圓。疫情發生後,兩口子決定第二天就返回重慶加入防控工作。妻子在社區工作,到了重慶就立馬上崗。薛川臨危請命,第一時間加入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督查督導組,帶領督查室工作小組制定方案,迅速開展督查。他將對家人的愧疚化為工作的動力,全情投入戰“疫”。

明察暗訪,只為安全!轉業不退火線,願做惹罵的“安全偵察兵”

薛川正在查閱督查日記。


薛川的工作作風,出了名的嚴格嚴謹。疫情期間,他的督查日記表,寫了密密麻麻十幾頁,針對暗訪情況向指揮部整理的問題和建議更是多達幾十份。2月25日下午,薛川回到辦公室,將上午暗訪的每個細節都記錄在案,在梳理問題時,又忍不住給社區和街道負責人連番打電話,一而再再而三叮囑細節,“連我自己都打得不好意思了,他們說我這是‘連環奪命call’。”

這樣的不厭其煩,當然是有效果的。第二天,薛川又去了蘭花社區,挨著暗訪2小區、3小區、6小區、8小區,發現各個無物業樓棟的管控力度明顯加強,每個卡點都增派了2人值守。薛川點點頭,又開始挖細節:“管控增強,但還有兩個問題……”

不斷提問題,督促不斷整改。蘭花社區經過一場風暴侵襲,最終經受住了考驗,居民們安全“出關”。

渝州交易城加速復工復產,商戶們默默感謝“老熟人”

明察暗訪,只為安全!轉業不退火線,願做惹罵的“安全偵察兵”

薛川(右)在渝州交易城督查。


渝州交易城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但其業態複雜,大小商戶多達2000多戶,在全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開始啟動的背景下,交易城的復工復產面臨巨大挑戰。

薛川從2月11日就開始每日巡查渝州交易城。為了提高商戶的防控意識,幫助他們儘快完善復工手續,薛川和隊友堅持暗訪,提問題、解答疑問、暗中支招,這樣相對溫和的方式,讓很多商戶都樂於接受,他們慢慢對薛川熟悉起來,一方面支持他的工作,另一方面也逐漸完善了自己的復工復產條件。

如今,渝州交易城管控有力、復工有序,相比一個月前實現了完美蛻變。這幾天,在薛川等多人的提議下,交易城又多開了一個出入口卡點,有效緩解了因復工商戶增多帶來的交通壓力。

“只要安全在,我不怕惹罵”

就算蘭花社區居民成功“出關”了,薛川依舊沒有放鬆監督。這兩天,他在蘭花社區發現,100米距離,竟然碰到10多個路人沒戴口罩。

“鬆懈不得啊,得加大宣傳力度和出入管理,不能前功盡棄哦。”薛川的“奪命call”又追到了街道和社區負責人那裡。

昨天他又在社區同一路段做了統計。“還好,半小時了,只碰到1位居民沒戴口罩。”薛川鬆了一口氣。

“我知道大家背地裡都有點煩我囉嗦,但是隻要安全在,我不怕惹罵。”他嘿嘿笑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