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粵電力彰顯國企擔當


疫情之下粵電力彰顯國企擔當



  近日,廣東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進表示,2月3日公司全面復工,目前公司可調機組可滿足電網調度要求,為廣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疫情是一場“大考”,保證員工安全健康的同時也要做好復產復工,確保生產目標的完成。疫情發生以來,粵電力積極參與電力市場競爭,穩存量,拓增量。王進介紹,員工很多,收集信息是最難的,我們緊急開發了疫情防控實時統計系統,實現快速、準確跟蹤統計員工情況,目前近兩萬人復工無一人感染。

  “客戶沒辦法見面,我們採用‘雲技術’,開展‘雲拜訪’,創新電力營銷和客戶服務方式,保持廣東第一的市場份額,做到疫情防控與營銷服務兩不誤。”王進說。作為廣東省屬國企和基礎保障性企業,粵電力加強供應鏈管理,保障燃煤和天然氣等生產原材料的供應。疫情以來,共採購燃煤434萬噸,保障發電。

  疫情考驗著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各電廠優先執行低價售電服務合同,做好防疫物資生產單位的售電服務,豁免執行考核條款,減少客戶企業負擔,1至2月共向市場讓利約4億元。”王進說。

  除此之外,粵電力還組織下屬臻能熱電公司緊急改造現有設備系統,轉產消毒液,幫助解決社區和周邊企業防疫消毒物資緊缺困境,同時發動企業員工捐款捐物,累計捐款60萬元。

  目前,粵電力管理的機組約佔廣東省本地發電能力的24%,火電佔比較高,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不斷深入,粵電力積極謀求清潔發展轉型升級,實現由單一發電商向綜合能源服務供應商的轉型。王進表示,首先是加大天然氣、風能等清潔能源發電項目開發力度,其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煤炭利用率,實現節能減排清潔發電。

  “我們提高清潔能源佔比,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天然氣發電和風電項目。”王進介紹,近期在建項目以天然氣發電和海上風電為主,共590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天然氣發電項目和風電項目總容量近1000萬千瓦。

  發電廠機組需要24小時不間斷連續運行,此次疫情進一步讓粵電力意識到智能化電廠的重要性。隨著“雲大物移智”的不斷髮展,王進介紹,粵電力積極推進智慧電廠建設,計劃在珠海電廠、惠州LNG電廠試點和示範應用智慧電站,實現傳統能源企業向智能化電廠的提升。

 “未來新建的項目都要建成智慧電廠,以前建的老廠,我們將逐步改造,不斷朝著智慧電廠邁進。”王進說。

  粵電力是廣東省國資委下屬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國有電力上市公司。2019年,粵電力累計發電752.83億千瓦時,2019年財務預告淨利潤11-14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31.84%-195.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