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人性是自私的,只有愛是真的 ━《釜山行》

對於《釜山行》這部經典之作,我們不能僅僅被影片中的打鬥場面所吸引,只關注表面的故事內容,這樣眼界未免太過狹隘了。今天我們就來換個思路,從多角度對這部影片進行分析。《釜山行》是由2015年由延相昊執導,孔劉、馬東錫、鄭有美、崔宇植、安昭熙、金秀安等主演的喪屍災難片。


《釜山行》於2016年7月20日在韓國上映,上映首日以87萬2349人次刷新韓國影史首映日的最高觀影人次紀錄。截止至2016年9月18日累計以1,156萬5479人次成為2016年韓國最高票房紀錄電影,取得了口碑、票房的雙豐收。不僅如此,《釜山行》獲得第37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技術獎、最高觀影數影片獎。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單親爸爸石宇為了送女兒秀安去跟她媽媽團聚而乘坐高速列車前往釜山。一名被喪屍病毒感染的少女在開車前衝入車廂,變異後開始屠咬人,在一次次的感染一次次的擴散後,整列列車都變成了人間地獄,而倖存的乘客要在狹小的空間裡生存。影片的背後探討這人物在生與死之間對人性的選擇,是把生留給別人,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觀影者的看法都不一樣,這也很正常。今天我就從影片的故事內容、角色塑造以及情感表達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並基於這部影片談談我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code>從故事內容分析:地獄般的彈丸之地-----車間,生死與人性的角逐/<code>


電影開頭,為了掩蓋這種聞所未聞的病毒引起的事實,避免人民大眾的恐慌,政府為了安撫市民,謊稱事情已經得到有效的遏制,大家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主人公石宇是一個看工作比女兒更重要的證券公司基金經理,最近與妻子分居。由於女兒秀安享受不到父愛想去看望媽媽,石宇唯有拋開所有工作陪秀安一起踏上清晨的列車,好趕及午間回到公司。從這裡充分的體現了石宇是一個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不稱職的爸爸。


在車門關閉的瞬間上來一位被病毒感染的乘客,而後不久撕咬了乘務員,開始了感染的傳播,由於對死亡的恐懼,車廂亂成了一團。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正抱著女兒飛奔的石宇,在看到懷孕的盛京夫婦跑過來時,剛正要把車廂門關上,最後盛京夫婦也勉強擠進了車廂,尚華要找石宇算賬,卻被盛京勸阻了。

影片通過這一複雜的三稜鏡,折射出現代社會的某種側面問題,就是當人面對自己的切身利益時,總會猶豫到底該怎麼選擇,是利己,還是利他。


眾人在狹小的列車間輾轉逃生,當從廣播聽到列車只能停靠到早已安排好鎮壓感染者軍隊的大田站時,舒了一口氣,都在慶幸自己劫後餘生。


大田站出乎意料的異常安靜,人們按照列車長指示的方向走。這裡影片通過對大田站異常安靜氣氛的的渲染,暗示主人公緊繃的心理狀態,營造了一種沉重而無奈的氣氛。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石宇在車上時就已經暗自用電話拜託了自己曾管理過的軍人管理人員,知道大田站早已失守,便獨自帶著秀安另走通道。當石宇要秀安暫時留邊上先走去查看,怎知道軍人全部都已經被感染,然而,這時候石宇離秀安太遠了,幸好盛京夫婦及時帶離秀安。

這裡與前面主人公把盛京夫婦關在門外形成鮮明的對比,盛京夫婦以德報怨,將秀安解救於魔掌之下,一點猶豫都不曾表露。人性從來是灰色的,黑白會在一念間倒轉,對錯會在一剎那顛覆。


整部電影在一次次地生死淘汰下,最後活下來的只有一個孕婦和一個小孩。影片在保留了原小說荒誕諷刺性以及對人性的批判反思,通過各種音樂和破碎的鏡頭,這種特殊影像語言講述著扭曲的人性。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code>從角色塑造來分析:將人物塑造的細膩豐潤,增強影片對人性這一內涵的力量和透明度。/<code>


(1) 男主自私到無私的轉變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石宇一個基金經理,永遠把工作放到第一位,與自己的妻子女兒貌合神離。他本身就是一個商人,重利而輕離別,除此之外有著商人的算計和自私。連尚華都說“食蟻獸,是專門吸人們的血為生的”。在發現車上有喪屍後還教育女兒,在那種時候,人人都面臨生命危險,不要去管別人,顧好自己就好。這裡充分的折射出現實生活中某些人,遇事總是選擇明哲保身 ,從來都是隻顧自己,不願意幫助別人。


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男主為了自己的女兒,也為了曾經幫助自己無私的人們,開始學著照顧別人的感受,開始學習與剩下的人患難與共。主人公從自私到無私的這種轉變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延展了人物性格;起到了烘托作用,這也是影片最大的看點。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影片的最後石宇、秀安還有盛京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開往釜山的火車頭,本來我們都以為相安無事了,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結果沒想到常務也被感染了,男主在與常務搏鬥中 意外被咬,最後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和盛京從火車上縱身一躍
這裡導演通過別出心裁的結局深化主題,觀賞快感,新鮮的視覺感受,同時也詮釋了儘管世界上有太多的醜惡現象存在,但我們依然要相信善大於惡,愛你的人會為了你的生命不惜付出自己的所有。


(2)“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常務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電影中的客運巴士公司常務先是通過私權獨自坐車逃走,而後又組織車上乘客嚴防死守,利用乘客懼怕的心理,置逃生者於險地。最後,常務徹底黑化了,淪為人性的奴隸。先後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將乘務員、珍熙、列車長推入喪屍口中。
觀影人估計看到這裡肯定都會覺得:“這個列車長太可惡了,為了自己什麼事都乾的出來”。這就如古時候的某些人一樣,,為了自己的性命,把別人生命當成兒戲。你要知道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只有一次。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code>從情感表達分析: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利用了跌宕起伏的情景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code>


當石宇和尚華得知秀安和盛京一起被困在另一節車廂的時候,一個為了自己的女兒,一個為了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們決定帶著榮國一起向那一節車廂靠近。他們三人頂著被喪屍感染的風險,歷經了千磨萬難,終於到達了秀安和盛京的車廂。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但是這一節車廂的人受金常務的蠱惑,堅決不給他們開門。還說:“他們不可能從那麼多喪屍車廂中過來,誰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咬了”。當時榮國的同學珍熙極力地勸說,但是這一節車廂的人都無動於衷,還一起制止住了想開門的珍熙。


我記得我曾經看過關於這部電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是啊,人在一次次生死的抉擇面前,有人選擇把機會讓給自己的至親,有人選擇在愛情,有人選擇遵從內心,有人選擇報恩,有人選擇為了活著不擇手段。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後面的喪屍馬上就要從過來了,石宇幾人只好合力打開車門,由於時間的耽誤,尚華和仁吉都被傳染了。可是當剩下的人進入到這節車廂,金常務又煽動車廂裡原來的人把剛進來 的人關到後面的車廂裡。
看到這裡讓我聯繫到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新聞:由於新冠病毒的爆發,中國人在部分國家,成為了不受歡迎的“病毒”,受到歧視最嚴重的是海外華人。在這特殊階段我們不僅要防病毒還要防人性,還真是可悲啊。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釜山行》:逃過了六節車廂的喪屍 卻沒逃過一節車廂的人性


寫到結尾


影片保留原小說荒誕諷刺性以及把人性演繹的淋漓盡致,並且有著對政治的批判反思,通過對生命和人性的角逐,揭示了人性是自私的,只有愛是真的 。如果影片結局和小說結局一樣將代表著未來和希望的孕婦和孩子射殺,可能這部影片會被稱為封神之作,但估計過不了審。


一茶一書一知己, 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