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課本騙了,《曹劌論戰》根本算不上取勝……

《曹劌論戰》,一篇優秀到入選中學課本的古文。課本上說,長勺之戰是春秋時期赫赫有名的一次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戰役,而曹劌是難得一見的軍事奇才。

被課本騙了,《曹劌論戰》根本算不上取勝……

但是後來學習《左傳》的時候發現,長勺之戰並沒有這麼簡單。曹劌的謀略,確實使得魯國取得勝利的成果。可得勝的手段,在當時看來,卻非常不光彩,而且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

曹劌因何取勝?

首先我們要辨析的一個概念是:春秋時期的戰爭,和戰國後爾虞我詐、上兵伐謀的戰爭是不同的。春秋時期能參與戰爭的都是“士”以上的級別,貴族有貴族必須遵守的禮節,也就使戰爭有了底線。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天下一家的思想觀念,大家都是周天子的臣,互相之間也都有剪不斷理還亂的血緣、婚姻關係。各諸侯國交戰,對面的不是宗親就是姻親,事後還得向天子和其他親戚彙報戰況戰果,所以雙方都會自覺遵守“先禮後兵”的原則。

如果我們去閱讀《儀禮》,會發現這一時期的禮儀程序繁瑣複雜到令人髮指,且不說婚喪嫁娶這些人生大事,連宴會、喝酒都有各式各樣的規矩。那麼作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兵事,只會更加複雜。在出徵之前,就有卜筮、授兵(分發兵器)、告廟(祭告祖先)等一系列儀式。等到雙方抵達戰場,還需要致師,誓師。

被課本騙了,《曹劌論戰》根本算不上取勝……

“致師”就是在大軍不動的情況下,雙方各派出幾個勇士犯敵挑戰。(差不多就是三英戰呂布那樣?)

“誓師”就是作戰前申明紀律、鼓舞士氣的動員大會。之後才是正式交戰:雙方鳴鐘鼓,然後兩軍對沖,以戰車對沖為主,步兵跟在戰車之後。

我們來看看曹劌的戰術:

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曹劌就是打破【互鳴鐘鼓後,立即對沖】這條規矩,打齊國一個措手不及。站在齊人的角度,三次鳴鐘鼓得不到回應的後果,不僅是曹劌所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們回到當時的場景想象一下——三次邀戰,魯人都不回應,按照當時的正常邏輯,齊人會怎麼想?從上到下,肯定都會懷疑魯人是不是不想打,想要和談?所以第三次鳴鐘鼓後,齊人在心態上,就沒有作好應戰的準備。這時候,魯軍忽然衝過來,效果類似於偷襲,怎麼能不贏?被課本騙了,《曹劌論戰》根本算不上取勝……

我們再看戰後追敵: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魯莊公想乘勝追擊,但曹劌懷疑對方有詐,等到看到齊人倉皇逃竄的證據,才下令追擊。這裡面也涉及一個軍禮的問題。《司馬法·仁本》: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被課本騙了,《曹劌論戰》根本算不上取勝……

古時候(西周以前),追擊潰逃的敵人不超過一百步,追蹤主動退卻的敵人不超過九十里,這是為了表示禮讓。齊軍剛剛潰退,魯莊公下令追擊,只要在一百步之內,都是合於軍禮的。但是曹劌的操作顯然又在齊軍意料之外,奔逃出老遠以後,本以為已經到了安全線內,結果又一大撥軍隊殺來……齊人應該怎麼都不會想到,這種行為竟然出自周公之後——魯國人之手。

長勺之戰獲勝,魯史裡濃墨重彩地記了一筆,為邦國出了這麼個曠世難遇的軍事奇才沾沾自喜。結果呢?

看看長勺之戰後的魯國:

沒過多久,魯國就被齊國打到趴在地上吃灰;又沒過多久,這位雄心勃勃的魯莊公直接抱上了齊桓公的粗腿,該聘問聘問,該聯姻聯姻,再也不動爭霸的心思,安安心心做起了齊國的跟班。

其實從長勺之戰的記載就可以看出,曹劌的軍事思想比起後來寫兵法的那些大佬差遠了。如果說拿他跟後人比不太公平,就說說幾十年前鄭厲公使的“魚麗之陣”,乍一讀就能感覺出很強的技術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