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那些山前不見的,山後也無需再相逢。


就像空港曲裡唱到“春色不過宛若江南, 月色不過對影三人”。


作為一個孤獨柔軟的胖子,他被推起過也被墜落過,看著來來往往的人與景色,全都寫成歌,用充滿敘事感的菸酒嗓低沉地吟唱了出來。


在這樣一個春天,也許我們也應該看淡一些人生的得失起落,坐在那裡,等一切自然發生、經過。


01

胖子在一號線


時間撥回2006年,地點是海淀圖書城,還在上大學的宋冬野買下了倒數第二行貨架上的《這一起沒有想像的那麼糟》。


他坐在圖書城外的石頭臺階上聽,邊聽邊哭,他不知道為什麼哭。


他一口氣聽了7個小時,迫不及待地把唱片帶回宿舍給同學聽,同學都說聽不懂,宋冬野在那一刻覺得特別孤獨。


孤獨感一直縈繞著這個來自北京安河橋北的胖子,他小時候父母離異,經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性格內向,不愛多說話,上中學時為了追姑娘,他學會了彈吉他。


大學裡聽民謠,他喜歡萬曉利、張瑋瑋這一波,陸陸續續把自己的作品傳到豆瓣小站上。


畢業後,他去出版社上班,坐在狹小的辦公室裡,掙工資照顧奶奶,他那時沒想過成為職業音樂人,如果週末要外出演出,他就提前一天請假。


我有段時間喜歡稱宋冬野是“前同事”,因為他之前上班那家出版社,也是我第一本童話繪本書的出版單位——文治。


他偽裝成一個圖書營銷編輯,我也把我的繪本書偽裝成“兒童讀物”,文治的主編是“蘇靜”,就是後來出了《知日》、《知中》系列的那個著名出版人。


蘇靜願意做創新,啟動的都是新人和新內容產品。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工作環境一定意義上對宋冬野好也不好,他是後來的,辦公桌擠在陽臺上,亂亂的,工作也不怎麼努力。


當時他負責營銷的是李海鵬的文集《佛祖在一號線》,部門同事讓他出營銷方案,他過了幾天拿出吉他說:“我給這本書寫了首歌,你們聽聽?”


這種營銷方式對於當時的圖書市場不太湊效,他雙重身份也沒堅持太久,奶奶去世後,他陷入了空蕩失落也沒什麼牽掛的生活狀態,他就告別了圖書營銷編輯生涯,專心做起了音樂人。


當然生活也就暫時沒有了收入來源,陷入“貧困”,而我的童話書也“好不了哪去“,銷量打擊了創作的熱情和自信,我逐漸放棄了寫作,開始去創業搞公司。


“胖子”可能是我們之間的“密碼”。


我最早從豆瓣音樂人裡聽到他的小樣,那種埋在不精緻裡的虛無和絕望,只有胖子才會懂。


而安靜柔軟的胖子向來都是別人的最佳傾訴對象,宋冬野身邊的人也喜歡找他傾吐心事,他把這些別人講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寫下來,就變成了一首首的作品。


他小時候最喜歡的鴿子被爸爸做成了招待客人的肉湯,這段永遠不忍回憶的往事寫成了最具隱喻色彩的《鴿子》;


他的一個的女同學突然住進了安定六院的精神科,說自己體內的男人已經出走,現在變成了一個女人,她想把這個女人趕走並把原來的男人找回來,宋冬野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感受,卻寫下了很像情歌的《莉莉安》;


有一年,宋冬野去哈爾濱一位朋友家玩,老友見面,他們說了無數的心事,他朋友穿著斑馬條紋的睡褲醉著睡著了,宋冬野抱著吉他寫下了那首《斑馬斑馬》……


那時候的他,還不是在音樂節上壓軸的民謠一哥宋冬野,也不是張曼玉、劉若英都喜歡的宋冬野。


他就是一個用音樂寫故事和講故事的人,寫歌唱歌可以用來安撫內心的孤獨……


多年以後,蘇靜也發展為一位社會出版精英,有一次線下活動上大宴賓朋友,高檔文藝餐廳裡一屋子kol和網紅,我和宋冬野尷尬地坐在一起。


他穿著滿是貓毛的邋遢毛衣,對要來合影的網紅們說算了算了,然後納悶地問:“牛肉這麼好吃,她們怎麼都不吃呢。”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攝影:神思遠


2

連接新世界的密碼


宋冬野辭職後,認識了同樣喜歡民謠的馬頔和堯十三,他們三個人住在宋冬野安和橋的拆遷後買下的房子裡,一起搭伴過日子,偶爾一起去演出。


當時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聽歌發歌,互相憑才華和審美聚團扎堆,2011年馬頔牽頭成了“麻油葉“組織,貳佰、劉明漢等也陸續加入這個“民間組織”。


逐漸發展壯大,後來宋冬野、馬頔、堯十三、貳佰相繼加入了摩登天空。


其實多年後如果要認真梳理中國民謠的發展史,從小眾獨立文化到大眾文化,要濃墨重彩的寫上“麻油葉”一筆,他們的組織形式和發展,以及他們的音樂裡表現出來當下青年的面貌,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轉折和預埋的炸彈。


大概是2012年的冬天,我在微博上收到宋冬野的一條私信,他說要啟動一個與某種孤獨的胖鳥有關的小號,讓我關注一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收到過這條私信,但那一刻起我意識到:世界開始分裂在橋的兩岸,我們需要用密碼來建交了。


沒錯,“麻油葉”正是去往新世界的密碼。


我們憑密碼相認,卻不正確使用,當“麻油葉”成為各大音樂節的壓軸大咖的時候,我這個年紀的文藝青年三十而立,內心亦徐徐變老,開始逐漸遠離熱鬧的音樂節,甚至濃郁熱烈的情緒。


我還是相信這些碎片式的交集留給我的隱喻,而不是沉浸在“他們很紅”這件事本身。


我也會去看麻油葉的現場演出,看著他們從小場到工體,用很短的時間快速發展,但我更喜歡看觀眾,在他們的臉上,尋找年輕時的自己,以及並不熟悉的那部分。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郭源潮》MV 劇照


3

打遊戲通關 沒什麼感覺


2013年,宋冬野在摩登天空出版了第一張唱片《安和橋北》,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當時一些圈內樂評人覺得他是萬曉利、張瑋瑋、李志一脈相承下來的民謠作品,但還沒有前輩們能“那麼好”。


此時的我已經北漂了10年,那張唱片我聽了很久,有些情緒是暗合的,對於北京這座城市的時光流逝感,音樂本身帶著傷感和自嘲的氣味,吸引著同樣自卑又驕傲的人。


同作為一個胖子,我太知道對未來充滿幻想卻在現實面前停下腳步的自覺是什麼滋味。


宋冬野的文學底子讓他的歌詞帶著濃厚的文學氣質,雖然很多時候他還會故意自嘲地化解他,低沉的菸酒嗓充滿了敘事感。


配上民謠吉它讓他得以把這一切情緒娓娓道來,雪地踏步、鴿哨、飛機掠過的聲音採樣渲染著回憶的味道,就像醉酒後掐了一地菸蒂的聊天,走心又喪氣的那種。


2013年夏天的“快樂男聲”的舞臺上,左立翻唱了《董小姐》,在這樣一個大眾平臺上,一句“愛上一匹野馬,家裡沒有草原”讓歌意外先紅了,宋冬野也突然爆紅了。


宋冬野開始了一個百城巡演的企劃項目,最後即便是走了36站,也非常疲憊,因為預算的原因和長期的舟車勞頓,這輪巡演也並沒有精良的準備和現場製作。


很長一段時間內,哪怕是他因為超高的人氣而在音樂節壓軸,也就是一人一把吉他,沒有樂隊,而粗糙和頹廢以及無力感,也暗合了那些年的一切群體情緒特徵。


麻油葉最火的那幾年,獨立音樂在互聯網上以及演出上以高頻詞的形式向大眾傳播,大眾逐漸開始一點點認識和關注民謠,從“麻油葉”入門的人會覺得民謠就是傷感虛無和家鄉遠方……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麻油葉”幾個人裡,馬頔最活潑開朗,喜歡張羅事兒。


當他以劉東明的合租鄰居的身份出現在我的世界裡後,我們逐漸熟絡起來。


馬頔通常都會主動組織飯局,介紹哪裡的涮肉好吃,哪種葡萄酒便宜好喝,在飯桌上不經意地說起對音樂和當下的看法,卻每每讓我“咯噔”一下。


馬頔總會有緊迫感,他想趁年輕要把所有想幹的事幹完。關於麻油葉組織的運轉,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在創作上也有自己的才華和詩性,但馬頔卻不愛聊這些,他特別介意我們說《南山南》,不想被過度消費。


有段時間,馬頔總是在飯桌上勸他的好鄰居劉東明別那麼軸,想開點。後來劉東明終於經不住勸,加入了“麻油葉”組織,但拒絕參加“麻油葉”的工體演出,讓馬頔有點失落。


堯十三幾乎就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多年前我一個寫詩的朋友從北京回到家鄉貴州,很久不聯繫,然後就發了貴州話版的《瞎子》的mp3給我。


雖然聽不懂貴州話,卻被這首歌驚到了。


當時朋友介紹說這是貴州本土的音樂人,早年是個拉二胡的,這種傳奇色彩一直延續到他來到北京,每次偶爾見面,看見堯十三,大部分情況下他喝酒不多,說話也不多,來去自由,且永遠不會被黑。


後來十三又毅然離開了北京,這裡好像也沒什麼好牽掛的。他按照自己的規則,把自己隱藏的很好。


盛名之下的宋冬野依然沒有什麼高頻情緒出現,飯局偶爾會參加,但不怎麼愛說話,喝酒的時候可能會多說點。有一個場面他會變得興奮,那就是有萬曉利在的局。


對於一些人給予的標籤名號,宋冬野慣常先去否定和瓦解,但他一直守衛著 “萬曉利的頭號粉絲”的身份。


2015年萬曉利在麻雀瓦舍首發《太陽看起來圓圓的》這張專輯演出的時候,請了宋冬野來當嘉賓,他高興又激動,在臺上淚光閃閃的,多年夢想實現的那種激動。


“萬曉利的頭號粉絲”這個稱呼曾經是萬曉利的經紀人王滌的,也是萬曉利比較痴迷的文藝女歌迷的,但因為宋冬野大紅,他就以“絕對票數”成為萬曉利的頭號粉絲。


就在宋冬野大紅大紫的那些年,萬曉利全家從北京搬到杭州的山裡,開始了半隱居半創作的生活,平時爬爬山,做做音樂,小米粥裡臥幾個雞蛋就能吃一天


——這樣的生活是當時宋冬野想象不到也理解不了的,最起碼,他得喝酒吃肉。


迅速變得很紅的宋冬野,一直生活在北京,在一個所謂的圈子裡面,對生活卻一直有一種不耐煩,彷彿等著什麼東西從天上落下,好運被收走。


在盛名之下,他覺得浮躁,自己也沉不下心來做新的東西,投身吃喝享受生活?他也沒那麼高的物質需求。社交?他對於名利場又厭倦不適。


有一次,一家頂級男性時尚雜誌約他拍片做專題,我作為撰稿人來做這個選題,在片場中,我倆正經地做起了採訪。


在那之前,我們可能很久都沒聊過天了,他上來就跟我說他很焦慮,不知所措,雖然這時的他已經很紅很紅了。


雖然還在苦練吉他,他說他寫不出新的歌,因為沒有人把他再當成一個安靜的胖子訴說心事,江湖寒暄的場面都太不走心了。


他甚至偷偷去開了幾天網約車,戰戰兢兢接了三單生意,生怕顧客認出他,但也渴望在與陌生人的短暫同行中再收集一些故事。


他又在家附近開了個小酒館,跟朋友學習威士忌的品鑑方式和幾十種雞尾酒的調法,希望有個可以交換故事和人生的地方,但經營了一段時間也沒有再做下去了。


他說現在的生活,就像小時候打遊戲通關一樣也已經沒什麼感覺了,“隱隱地,我腦子裡一直有個念頭,把這一切都毀掉,看看徹底失去會是什麼感覺。“


當時,他暗幽幽地說這句的時候,我心裡有些震驚。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與萬曉利同臺


04

你我都一樣 終將被遺忘


2016年,宋冬野遇事兒了,這一幕太突然,太有戲劇性,一切像沸水突然凍住,對於宋冬野來說,這就是他接下來要真實面對的人生。


在得意時也沒有“盡歡”的宋冬野,面對人生的低谷也並沒有很“喪”,身邊朋友擔心他會有情緒或心理的問題,他卻平靜了。


終於有了自己的時間,以前因為太忙還有很多借口,一切都停下來了反而更虛無,為了不讓自己壞掉,他默默地做了好多事。


練習攝影,學吹尺八,學習編曲和音樂製作,在家寫歌,一首一首地磕作品,同行們都去巡演,上音樂節,他不能演出,他就在臺底下當觀眾。


他也去外地“雲遊”,去杭州山裡找萬曉利盤道,這時他理解了萬曉利的那種清淡的隱居生活對於創作者來說的重要性。


宋冬野說他最低迷的時候,聽的最多的是萬曉利的《北方的北方》,像是有一顆模糊的星星,指引著他。


2017年,宋冬野發表了第一首單曲《郭源潮》。


郭源潮是宋冬野平時收快遞時用的名字,也可以說是自己的“小號”。


他在這首歌裡虛構了一個人,一個住在西山腳下的出世老者,看透一切,追求自由,一位矯情的文藝青年上山,與之盤道辯論,最後二者誰也說不過誰,於是“山前不相見,山後別相逢。”


這首歌最早寫於宋冬野出事之前,聽歌的人以為這是他出事後的反思,所謂的“東窗之麻”其實是暗合萬曉利《陀螺》裡的一句歌詞。


事實上,就像《莉莉安》、《斑馬、斑馬》、《北》一樣,宋冬野延續了他擅長的“人物敘事型”創作,每一首歌裡那模糊的敘事,總讓人忍不住去深究其中故事,並尋找自己的影子。


只是這一次,宋冬野的創作對象,是他自己。所有人都覺得這首歌寫的是另一個自己, 那些“山前不相見,山後別相逢”的都是生活中自己跟自己不能和解的部分,最終,其實你我都一樣,終將被遺忘。


從小樣到最後的成品,《郭源潮》的編曲改變了很多,這也是宋冬野自己摸索編曲製作的一個過程,單曲的封面攝影,mv 的創意導演和拍攝,宋冬野也是親自上陣。


大都是灰色沉鬱的調子,就像剛開始的那些豆瓣上的小樣,在沒有打磨之下, 所散發出的暗幽幽的能量。


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宋冬野的性格里最迷人的成分。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郭源潮》MV 劇照


2017年的春天,宋冬野發表了《空港曲》。


這首歌更有不再刻意掩飾自己的文學性,巧妙地將古典文學融合到當下,而他對人生冷暖的看法,窺探之中有暗暗的嘲諷,以及自己新的編曲製作,他還完成了歌裡的尺八。


這兩首作品不僅歌迷認可,也讓之前的“民謠前輩”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可春色不過宛如江南,可月色不過對影三人”,不是誰都可以如此濃縮地體驗到宋冬野這樣的經歷,被推著走向很高的地方,又被推著,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來……


然後他努力拍拍身上的灰,又重新開始了。


2017年第底,宋冬野在北京糖果三層辦了個人專場演出,時隔將近兩年,票房瞬間銷售一空。


在那場演出最後,宋冬野說:“我不感謝生活給我的挫折,但這400多天裡,我學會了一直難以企及的東西,終於敢稱自己是一個‘真正的音樂人了’。”


2018年,《郭源潮》獲得了29屆金曲獎的最佳作詞人獎。


通過積蓄的時間和才華,宋冬野再次通過作品走上了事業的正軌,雖然還是少有演出,但他的創作卻走向了更縱深的領域。


對於宋冬野來說,直麵人生也許才是最佳答案,可能也沒什麼好掩飾的了,哪怕是自己的優點。也沒有什麼值得特別留戀和惋惜的,身外之物,終究是身外之物。


宋冬野,還是那個最有故事的胖子!


這個春天,在這些禁足的時間裡,我覺得最厲害的,可能就是平靜地度當下過平常的生活。


人在獨處的時候,真正面對自己的時候, 也就是長身體和肌肉的時候。


年輕時作為安靜的胖子,宋冬野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收故事。在人生的低潮階段,閉關的時刻,他依然可以去學習新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把難過的日子扛下來。


正如宋冬野說的,我們不應該感謝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痛苦,痛苦就是痛苦。


但承受下來的痛苦,會讓人更深邃更廣闊更淡泊。


無論我們經歷什麼,接納平淡生活本身,慢慢地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做透,這樣的日子,也就無所謂春色,也處處是春色呀。


✒️

圖片除署名外由摩登天空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