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滿江南風韻的晉祠

譽滿江南風韻的晉祠

晉祠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祠鎮,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後而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 晉祠其中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1961年3月,晉祠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佈為第一批國家AAAA級別旅遊景區。


唐碑亭


譽滿江南風韻的晉祠

唐碑亭

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晉祠之銘並序”。 全碑1200多字,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聖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湧水,生生不息,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難老泉、侍女像譽稱“晉祠三絕”。


魚沼飛樑

譽滿江南風韻的晉祠

魚沼飛樑

建於宋代,呈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於聖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樑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臺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臺”。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


聖母殿

譽滿江南風韻的晉祠

聖母殿

創建於宋代天聖年間(1023—1032年)。聖母傳為叔虞之母邑姜。聖母殿原名“女郎祠 ”,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後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水鏡臺

譽滿江南風韻的晉祠

水鏡臺

水鏡臺規模壯觀,臺上東部為重簷歇山頂,演戲時用為後幕,臺上西部為捲棚歇山頂,面向聖母殿,三面開敞,演戲時為前臺,臺下埋大甕八口,為擴音之用。在民間無論哪種酬神還願的祭祀活動,總少不了表演各類舞樂,以娛神兼娛人,歷代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