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愛國衛生月”為民眾打健康教育“疫苗”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article>
山東“愛國衛生月”為民眾打健康教育“疫苗”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4月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該省愛國衛生工作有關情況。 孫宏瑗 攝

中新網濟南4月1日電 (孫宏瑗)今年4月是中國第32個愛國衛生月。山東圍繞“愛國愛家、守望相助”“人人動手、美好家園”“摒棄陋習、預防疾病”“健康生活、幸福未來”等,為民眾打健康教育“疫苗”,號召全民參與愛國衛生運動,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4月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該省愛國衛生工作有關情況。“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愛國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的基礎和先導。”山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康殿民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民眾的科學防控意識和能力得到提升。

康殿民稱,在疫情防控期間,民眾主動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健康知識;不僅關心自身健康,還對一些違反疫情防控措施的行為進行監督、舉報;掌握了開窗通風、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等疫情防控的必要知識;從最初無所適從、驚慌失措、焦躁不安、對防控措施牴觸等,逐步發展為對疫情防控充滿自信的心態;幾乎所有人都能做到在公共場所規範佩戴口罩,在家期間開窗通風等,主動配合防控措施的實施。

“健康教育可以稱之為另類的‘疫苗接種’。”康殿民說,它不僅適用於傳染病防控,還適用於慢性病防制。通過健康教育,公眾可提升健康意識,掌握健康知識和技能,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預防或者推遲疾病的發生,最終實現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質量。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愛衛辦主任吳向東表示,愛國衛生運動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活動,而是融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是關乎每座城市、每個行業、每個人健康發展的大事。“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全社會認識到防控疫情、確保安全必須要從小事做起,從陋習改起。”

山東各地結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廣泛宣傳個人衛生、飲食衛生、環境衛生和廁所衛生等知識,增強群眾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習慣,革除不文明、不衛生的陋習,特別是要堅決杜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要推廣分餐公筷、口罩文明、垃圾分類,提倡勤通風、勤洗手、不隨地吐痰,打噴嚏要遮掩等健康文明習慣,從而減少疾病的傳播。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吳向東說,山東結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強調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遵守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在疫情防控期間,動員和指導民眾科學開展形式多樣的居家活動,緩解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

該省還提出各地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統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各項重點工作。結合文明城市文明單位創建、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衛生城鎮創建工作,對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鄉村、市場、車站碼頭、家庭等各類生產生活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重點場所進行環境整治等。(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