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到底是怎樣和劉備相遇的?

翼德繡房


《三國演義》裡在同一個菜市場劉備賣草蓆,草鞋。關羽賣豆子,張飛賣肉,一天哥仨喝多了桃園結義。

正史上並沒有他們三人怎麼結識的,畢竟歷史洪流裡發生那麼多事,不是所有細枝末節都記載,即便有些史料中有記載估摸都是後人臆測。

《關羽傳》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我個人覺得同食同寢,不過是劉備籠絡關張二人,收買人心的權術。

在那時候關張二人對劉備應該是保持著君臣之禮,倒是有記載關羽和張飛親若兄弟。

到了《三國演義》就升級成為了,劉備三人親若兄弟,劉備甚至為了關羽吃醋,不可否認故事虛構得很精彩。



邪見


東漢末年漢靈帝寵信“十常侍”,朝鋼混亂,天下大亂。有鉅鹿郡三兄弟,大哥張角,二弟張寶,三弟張梁。張角是個秀才,有一日上山採藥,偶遇一老人,仙風道骨。把張角叫到一山洞中,送了他三卷天書名《太平要術》。張角得此書,曰夜練習,後來可以呼風喚雨。中平元年正月內,發生了傳染病,張角散施符水,治病救人,百姓歡呼。張角與他二弟商量舉兵造反,推翻朝廷。不料事情敗露,緊急形勢只好當夜起義。百姓紛紛響應,頭帶“黃巾”,史稱“黃巾”起義。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官兵分三路攻打。張角攻打幽洲,幽洲太守劉焉張榜招兵買兵。榜文發到涿縣,引出了一個英雄劉備,當時只有二十八歲。看見榜文一聲長嘆。被張飛看見便問他“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劉備說我是漢室宗親,今天聽說“黃巾軍”造反,想為朝廷分憂,打擊他們。但是單槍匹馬無可奈何,所以長嘆。張飛說我有錢可以用來招兵買馬,我們一起幹大事怎麼樣。劉備聽了很高興,倆人一起來到村裡酒店飲酒。正喝的高興的時候,看見了一彪形大漢,推著一輛車子,把車子放在店外。來到店裡便喊店小二快拿灑來我喝,喝完我要去城裡參軍。劉備看他: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劉備就請他一起坐,問他叫什麼。大漢說“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為被當地惡霸欺負,把他殺了,浪跡江湖五六年了。今天聽說官府招兵買馬,特來應徵入伍。劉備把自己想成就一番大業的想法同關羽講了。關羽也很歡囍,三人一起到張飛家裡商議大計。


付貴寶1


要想知道如何相遇,我想需要先分析一下人物特徵。

整體上從《三國演義》裡看出來,只有張飛和關羽是才真感情,因同處於底層又英雄氣概豪情萬丈,自然惺惺相惜。


而劉備為人則可以說是城府很深,不管是表現出來的寬容大度,堅韌不拔精神,還是作為皇叔有事沒事還總愛哭一鼻子的仁義之心,自始至終都是為了自己匡扶漢室大業來服務的。


當然劉備能成事,自然不是僅僅靠自己這皇叔的身份就能輕鬆搞定的,關鍵一點需要蒐羅能輔佐自己的幫手,要知道起事初期劉備只有孤家寡人一個,恰巧劉備看人眼光不錯,也就是“知人之明”。無論是龐統、法正、張松、黃權、魏延,還是一起起家的把兄弟張飛關羽,在蜀漢政權中,有非常多出身平民的高級將領,都是劉備看中並重用的。


還有就是劉備武功雖算不上頂尖,但也很不錯,劉關張第一次想識,張飛和關羽打的焦灼之時,劉備輕鬆將二人分開;曾手持雙股劍,在虎牢關上演“三英戰呂布”都可以證明劉備功夫不錯。

綜合來看,劉備自己本身有一身本領,且有皇族身份加持,有識人辨人之明,且胸有大志,自然不會甘於做一個市場上遭人看低的小販。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劉備去涿州城趕集,真是目的並不僅僅是販賣草鞋養家餬口,很可能就是去集市選拔人才的(海選能人義士),而張飛關羽恰巧通過比武證明了武藝高強,英雄氣概異於常人,自然被選中。這從劉關張在集市第一次相遇時,劉備觀察張飛和關羽打鬥後心裡默唸“欲成大事,這二人豈不是好幫手。”就能夠看出來一些端倪。


所以我所,關羽和劉備的相遇並不是簡單的巧合,而是被劉備“挑中的”。


嘿你來啦


三國演義》記載:玄德甚喜,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正飲間,見一大漢,推著一輛車子,到店門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喚酒保:“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玄德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記載,關羽是“亡命奔涿郡”,而劉備是“於鄉里合徒眾”,關羽與張飛加入其中;而張飛本身就是涿郡人,“少與羽俱事先主”。也就是說,三人究竟是怎麼認識的,正史里根本就沒有提及,只能依靠其他戲劇野史裡的記載,或者羅貫中本人的“腦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