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有句話說“戰爭讓女人走開”。

中國古代戰爭以冷兵器近身搏鬥對力量的要求為主,因為也決定了征戰沙場是男人的舞臺。

中國女人吃苦耐勞,堅毅勇敢是世界聞名。

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很多女子挺身而出,巾幗不讓鬚眉,馳騁疆場,指揮千軍萬馬,保家衛國。

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懷想她們的英姿颯爽。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1.花木蘭:不是凱旋重對鏡,至今誰識女將軍?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樂府雙璧”之一的北朝民歌《木蘭詩》將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千古,多次翻拍成影視作品後更是家喻戶曉。

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亳之譙人也。

世傳: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冑,韉藁,操戈躍馬,馳神攻苦,鈍銼戎陣,膽氣不衰,人莫窺非男也。

歷年一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勳十二轉。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

隆寵不赴,懇奏省親。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妝。

舉皆驚駭,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

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

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諡也。

至治癸亥冬歸德幕府官孫思榮來自完州附郡儒韓彥舉所述完志以謂古完廟貌凡五比歲毀其一。

睢陽境南東距八十里曰營郭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

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祭乃。

元代《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是目前在全國發現為木蘭立碑最早的一通。

該碑立於虞城縣南35公里營廓鄉北1公里大周莊村前木蘭祠大門內東側向南。

據說將軍隋代人,姓魏氏,名木蘭,本處予(即祠址的魏莊人)代父從軍,屢立奇功,凱旋歸來,欲納入宮,木蘭以死拒之。到唐代諡木蘭為"孝烈將軍"。

並在木蘭舊居處,建祠設像,每年四月八日木蘭生辰,方園數百里官府、鄉眾前來致祭。

機杼才拋習鼓笳,

雙蛾不展望塵沙。

金戈鐵馬三千里,

凱奏歌聲入漢家

—— 何出光(明)《木蘭祠賽神曲》

2.平陽公主: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關前高義旗。

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的愛女。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

平陽公主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四武將柴紹的妻子。

李淵起兵消息傳來,平陽公主到處聯絡反隋的義軍。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公主年紀雖輕但膽略才識過人,短時間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平陽公主率領的義軍勢如破竹,連續攻佔了戶縣、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這支由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嚴明,令出必行,整支軍隊都對平陽公主肅然起敬並得到老百姓廣泛擁護。

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平陽公主駐守的地方就是娘子關,任務是防守李家的大本營山西。

娘子關位於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上,是中國萬里長城的重要關隘。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諡號的公主,也是不靠父兄蔭庇,憑藉自己的堅毅勇敢,建立軍功彪炳青史的女子;

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真正的生榮死哀的女子。

可以說平陽公主是中國古代女性獨立自主的先行者。

宮詞

共引貔貅掃亂氛,

平陽公主奏奇勳。

凌煙閣上丹青手,

畫像應添娘子軍。

3.梁紅玉:大宋巾幗賢內助,金山擂鼓退金兵。

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

祖父和父親為朝中武將,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一身武藝。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祖父和父親在平定方臘之亂中貽誤戰機,戰敗獲罪被殺。

由此家道中落,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

梁紅玉在青樓與韓世忠相識,後被贖出,隨韓世忠一同征戰沙場。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金人南侵,梁紅玉多次身披戰袍,屹立城樓,擊響戰鼓,鼓舞將士士氣,與將士百姓共存亡。

她在擊鼓戰金山一役更是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在黃天蕩圍困金兀朮十萬兵的故事千古流傳。

她為保衛南宋立下汗馬功勞,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

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

被南宋朝廷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宋高宗趙構曾稱讚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

《贊巾幗英雄——梁紅玉》

史說祖居於東京,有緣淮安遇韓公。

袖手輕舞神龜劍,粉臂勁開寶雕弓。

猶如婦好重出世,恰似虞姬盡全忠。

大宋巾幗賢內助,金山擂鼓退金兵。

4、秦良玉: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在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

秦良玉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慰使。

丈夫死後,繼任其職,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姿態風度嫻靜文雅。

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桿兵",遠近聞名。

她曾派出族人救援瀋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

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


巾幗英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秦良玉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因戰功封侯的女將軍,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明思宗召見女將軍時感慨萬千,曾寫下了四首詩,誇讚她的功跡,並御筆親謄,賜給了秦良玉,給予了秦良玉極高的評價。

學就四川作陣圖,

鴛鴦袖裡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

何必將軍是丈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