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李世民是貞觀之治的開創者,也是後世推崇的好皇帝。最令人佩服的是,李世民從李淵起兵開始,就得到了許多人才的甘心效命,這真是很神奇的事情。因為當時是實行嫡長子制度,李淵的嫡長子是李建成,後來也被立為了太子。但依附李建成的人才卻很少。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反而,大家明知道李世民不是太子,也願意跟著李世民南征北討,這其中又有什麼緣由呢?最根本的,還是緣於李世民知人善任。眾所周知,人才最渴望的是什麼?建功立業,讓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限。而在隋末天下大亂的那個時代,許多人才最開始都處於不同的陣營。弄好了,算是盟友。弄不好,則是敵對關係。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投降到別的陣營,那麼也不會被重用。可是,李世民卻絲毫不計較這些,對於投降到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將,李世民都非常信任,根據他們的才能來安排工作,並且用人不疑,連自己的親衛隊都交給了投降的將軍來帶領,這讓許多人都甘心為李世民效命。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比如尉遲敬德,當初在虎牢關戰役時,李世民大概只有20多歲,面對著竇建德的10萬軍隊,李世民很鄭重和尉遲敬德說我拿著弓,你拿著槊,就算有百萬大軍和我們對戰,又能拿我們如何呢?要知道,尉遲敬德可是以前和唐朝軍隊是敵對關係,他可是一個投降的將軍。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然而看到李世民如此拿自己當兄弟,又充滿了英雄氣概,於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在他們的指揮下,唐朝軍隊只有3000多人卻一路平推,把竇建德的10萬大軍打敗了。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除了逆天的心胸之外,李世民逆天的軍事才能也是令無數人才最為佩服的地方。李世民年少就追隨父親李淵起兵,打敗了宋金剛和劉武周,算是驚豔無比的出場。後來,又消滅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這些人,可都是名震天下的梟雄。而且,當時這些人的實力很強,並不比李唐王朝遜色多少。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也就是說,李世民並非是實力碾壓,大多數都是以少勝多,出奇制勝。光是這一點,李世民就有足夠的籌碼震懾住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才。而再看李建成,雖然也立下軍功,但卻遠遠達不到李世民這麼逆天。


李世民非李淵欽定的太子,卻讓那麼多人才甘心為他效命,憑什麼?


因此,李世民雖然並不是長子,也不是太子,可還是有那麼多人為他效命。最後連李淵都不知道該怎麼封賞李世民了,只能創新了一個叫天策上將的職位。看似仍然是臣下,可是明眼人也都知道,李世民具備了和李建成爭奪太子寶座的資格。因此,這些人才就更加賣力為李世民打天下爭功勞了。果然,最後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成了皇帝,這些人才也就成了從龍之臣,紛紛獲得了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