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電子發票——大勢所趨(附概念股)

區塊鏈電子發票——大勢所趨(附概念股)

在今年的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金融分佈式賬本技術安全規範》,而區塊鏈技術就是典型的分佈式賬本技術,這一規範的發佈,明確了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規則,區塊鏈應用有望加速發展。

在1024會議定調區塊鏈之後,區塊鏈技術的接受度和應用空前提升。尤其是今年財政部PPP新平臺採用了區塊鏈技術即可驗證這一點。同時,在交易結算,貿易金融,產權轉讓等領域,區塊鏈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響應國家“減稅降費”的政策,區塊鏈電子發票的作用將日突出。區塊鏈電子發票無需硬件支持,能有效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開票成本,在當前環境下是大勢所趨。

疫情之下,財稅信息化有望加速。因為疫情防控,各地都推出了“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區塊鏈電子發票無需領票和購買專用設備、無票量和限額限制、天然無接觸,在這個關口發揮出重要作用。

從2018年開始,深圳、廣東、福建和北京先後推出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區塊鏈電子發票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區塊鏈電子發票VS電子發票

區塊鏈電子發票——大勢所趨(附概念股)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鏈上信息不可篡改的分佈式賬本技術,賬本上的交易可以自動進行驗證,並在確認之後形成共識。此外,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溯源,具有透明性和可審計性。

藉助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記賬、多方共識和非對稱加密機制,區別於傳統電子發票,區塊鏈電子發票有以下優勢。

1.不可篡改,提高偽造和篡改原有發票的難度;

2.信任傳遞,降低財務審核、稅局稽查的成本;

3.不可雙花,防止一票多報;

4.數據加密、隔離,有利於隱私保護。

5.有利於降低個人、企業、政府使用電子發票的成本。

6.普通發票雖然實現了電子化,但仍然分散在不同的電子發票供應商(第三方)中,存在數據孤島的問題,區塊鏈電子發票即可解決這個問題。

區塊鏈電子發票——大勢所趨(附概念股)

商業模式:區塊鏈電子發票本身不收費,依靠增值服務收費。

以金財互聯為例,不對區塊鏈電子發票收費,而是將其作為核心能力對接到平臺型企業的平臺中,通過為平臺型企業提供“合規、降負、增值”的全程一體化數字化服務,從而收取年服務託管費。

涉及區塊鏈電子發票的上市公司

1.東港股份(002117)

2017年東港股份於指旺金科達成區塊鏈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基於電子發票區塊鏈雲平臺。2018年於從事區塊鏈底層技術開發的井通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區塊鏈研究實驗室。

同年,於螞蟻區塊鏈簽訂合作伙伴協議,其中包括研發並實現開具可入賬報銷的區塊鏈電子發票,並在支付寶和瑞鴻平臺上查詢、查驗真偽和溯源。

2019年子公司東港嘉華包括區塊鏈電子發票在內的四個區塊鏈服務項目完成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

今年三月,公司旗下瑞宏網成為北京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唯一非官方查驗平臺。

2.金財互聯(002530)

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方欣科技是公司區塊鏈電子發票業務的實施者。方欣科技也是廣州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稅鏈”和平潭市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票鏈”的平臺承建方。

2018年公司聯合廣東省稅務局、螞蟻區塊鏈、阿里雲,升級“稅鏈”平臺,消費者通過支付寶申請開票,通過“釘釘”等軟件與企業報銷系統對接,以打通區塊鏈電子發票“支付-開票-報銷”全流程。

3.航天信息(600271)

航天信息本是增值稅防偽控稅系統及相關設備銷售的最大提供商,其市場佔有率高達70%。公司根據發展需求,主動開始研發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以減少未來區塊鏈電子發票對原有業務帶來的衝擊。

現在,公司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面向企業級應用的基礎開發平臺——區塊鏈技術開發平臺。其中,區塊鏈電子發票是其主力應用。現在已經在湖北、山東、北京、內蒙和寧夏五個地區開展試點。

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跟隨區塊鏈發展的浪潮也是企業可以脫穎而出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