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考研人數暴漲?

左左聯盟


作為一名19的考研生,目前在讀研一的學生,我來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



為什麼最近幾年考研的人數暴漲呢?其實很多本科生都清楚原因!很多考研的同學和我都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畢業後可以找到一個高薪的工作!

這個原因應該是很多考研人的想法或者說目的,這是實話實說,本科畢業現在就業找到合適和高薪的工作太難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高考的時候考入985或者211學校是有多難,名額也不多,所以很多同學基本讀的都是普通本科,出來就業確實不怎麼樂觀!考研是一個相對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吧,不僅可以提升學歷,學到新的知識,還可以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



除上面說到的這點之外,很多的考研人還有其他的想法,我想說排名第二的理由應該就是隨大流考研!為什麼這麼說呢?

經理過考研的同學都知道,身邊有很多同學隨大流考研,每年報名的人數是很多,但是真正堅持複習和考完的又有多少呢?從每年的過國家線的人數就可以看出來!

我身邊就有室友是這種情況,看我們大家考研,然後也跟著考研,其中有一個在暑假就放棄了,自暴自棄,最終也沒有參加考研。還有一位室友,雖然也參加考試了,但是平時的複習基本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複習,看半天說可以玩一兩天。



不僅僅是我,你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吧!看到一個宿舍或者一個班裡有考研的,在大三的時候課程相對又比較少,於是就加入了考研大軍中,但其實自己並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最終的結局就是當了考研的炮灰!

除去以上兩種想法外,還有部分同學是真的想以後從事學術研究打算考博,然後留校任職的,或者以後去研究所從事科研的,還有一部分是打算出國留學的。這幾個部分可能佔的比例不多。

所以總得來說,大多數人還是為了一個好的就業選擇了考研,不知道你是否也是因為就業呢?還是因為其他原因選擇考研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研路有我


今年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實體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只有少數公司屬於盈利需要招人,因此對於大學的就業情勢而言是非常嚴峻的。

高校必須要保護自己的就業率,同時學生又必須有個去處,那麼考公務員和考研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因為,在高校的統計數據裡面,考研和考公務員成功都是屬於就業成功。對於學生而言,由於今年就業很困難,那麼選擇考研延期就業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但是,由於考研人數的暴漲,那麼考研的競爭程度必然就增加了,這個時候大學讀了4年,誰在認真讀書,誰是在混日子,一下就能夠看得出來。

對於從大一開始就認真學習,為考研做準備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成績優秀,即使競爭再激烈,他們也不用過分的擔心。但是那些被迫考研的同學,說實話也就是重在參與了,運氣好也許能夠考上,運氣不好,那麼還是得在其他方向上面碰運氣。

但是,今年醫療行業的考研以及就業形勢就會緩解很多。醫學系的應屆畢業生,很多在今年新冠肺炎期間被徵調到一線去抗擊疫情,他們從一線退下來以後,很自然而然地會被醫院優先簽約。甚至會比往年的學生更容易成為正式的醫生和護士,並且是有編制的。

並且在重大疫情之下,醫療行業發展會比較好一點,可以參考03~04年醫療行業的發展情況。所以醫療行業的就業形勢肯定會比往年要好,考研的人數,雖然也會增加,但是不會像其他的專業那樣競爭激烈。

但是,不管是受到負面影響的專業,還是因禍得福的專業。這一次新冠疫情再一次告訴我們人永遠都要未雨綢繆。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趕上一陣風口。如果在正確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事,或者沒有及時做了正確的事情,那麼很可能因為一陣風,就把你本來的計劃和想象吹垮了。


外語那點事


最直觀的感受是,2013年本科畢業後,感覺本科學歷夠用;工作七年後的2020年,突然發現身邊有很多研究生,本科學歷似乎不夠用了。

考研人數暴漲的原因,我認為:一是就業壓力大,社會在不斷進步,科技水平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對低層次勞務工作者需求量降低,促使眾多應屆大學畢業生不得不加入考研大軍;二是國家政策使然,2020年研究生再次擴招,加上之前研究生大都嚴進寬出,考研究生和研究生畢業的難度遠低於高考,一部分本科學校一般的人試圖通過考研來增加就業後的學歷資本;三是國家對非全日制學歷學位的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加入統考大軍,讓眾多在職工作者試圖在人生半途再次學歷升級,展望未來宏圖。


學徒王多魚


高校畢業生數量依然呈現上升趨勢,其中2017年為795萬,2018年為820萬,2019年為834萬。

研究生報考人數

2017年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為201萬,錄取人數為80.5萬,但這個數據包括博士生和碩士推免生

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為238萬,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往屆生考研人數佔全國報考人數的45%。

2019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為290萬,這一數字較上年(2018年)增加52萬,增幅達21%;

2020年研究生報考人數為341萬,較2019年又增加了51萬,再創歷史新高。

新華社曾報道,專家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更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增加,更多學生選擇考研。當前大學生考研原因主要有三:一,讀研是走向學術道路的中轉站;二,研究生學歷成為熱門崗位的“敲門磚”;三,讀研是部分學生緩衝就業的選擇。

大多數人考研都是為了有更好的就業平臺和薪資待遇。

薪酬總體來看,學歷的高低依然與薪酬成正比。近些年來碩士畢業生的薪資待遇一直在穩步提升,某些領域碩士與本科生的薪資待遇差距也越來越明顯。

“考研難度每年都在增加,但學生們的報考熱情並沒有消退。”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郎鐵柱說。“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本科畢業人數在不斷增加,這些都是考研熱的大背景,對於一般學校的學生來說,考研似乎是最簡單的上進門路,也是看得見的可靠門路。考研熱還會持續下去。”

備戰考研的研友們切忌不要被這些數字擾亂心神,要始終記得你只需戰勝自己。

備戰21考研的考生明年的競爭可能會更激烈,加油!無奮鬥不青春!



大魚吃小魚吃蝦米666


考研人數上漲是必然趨勢。這個和國家政策以及國情分不開。

從當年的精英教育到現在的教育普及,每年擴招,學歷的價值在下滑,換句話說,大學本科越來越不值錢,而研究生開始成為一種衡量學習優劣的標配。

而整個經濟面決定了繼續深造可以放緩就業壓力,讓大學生晚一步進入社會求職,穩定社會安定。所以無論從個人出發,還是社會綜合問題考量,亦或者國家層面的設計上來說,民智的晉升和社會大局的穩定健康發展,都是一種高明的宏觀調控手段,也是一項積極的策略。


陸老斯限量版生活


沒辦法,最近幾年大環境不好,又疊加最近疫情影響,公司大面積停止招聘,而大學不畢業生人數卻創了歷史新高,考研不得不成為緩衝就業壓力的一劑良方

不過還是可以做一些副業來度過這一段時間的困難,至少不至於餓肚子

比如擼國外廣告聯盟啊

就是利用工具繞過國外廣告主的追蹤程序,P取廣告投放的佣金,這活技術性較強,只不過一旦掌握後收入就很可觀,如果有資源有團隊的話收入會更多


益州少卿


考研讀研是普通大學生提升專業素養挖掘專業深度拓展知識面的重要渠道。近年來,隨著考研人數大增,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多了起來。

第一、面臨就業難問題。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己迅速跨過大眾化即將邁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2020年畢業的大學800多萬,加上經濟增長放緩,就業需求相對減少,用人單位無形中提高了學歷要求。

第二、研究生畢業就業的優勢。研究生畢業去選擇單位,肯定比本科生具有優勢。就國家層面而言,考國家級公務員,大部分崗位最低學歷是研究生,中共黨員等。

第三,越來越顯著的“搶人大戰”。在就業不景氣的當下,出現一些城市一些單位“搶人大戰”。學歷越高,所享受的待遇就越高,像落實生活補貼、落戶優先、購房補貼等,也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


風揚之水


很高興參與這個話題的討論。個人以為追求高學歷既是一種趨勢必然,也是一種無奈之舉。之所以是必然是因為社會發展,高科技人才必須經歷更加高端科研素養的訓練,而說其無奈是當今本科專業設置的過於分散,看似細分卻難以找到其相對對應的行業或專業的具體領域,致使學生就業難以具體對口找工作,也間接導致社會用人單位對專業認識觀念模糊,雙方對接缺乏足夠的認知認識的過程,畢竟本科屬於基礎學科的訓練,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基礎學科知識,其實經過實踐後,其能力應該也不會比研究生學習差許多的,或許這也是學校 學生和用人單位當今在觀念認識上的誤區吧[可愛]


三華里


就兩點,一:一些人想要高學歷想到更好的學校更好的城市去發展;二:現實的就業太難了,工作不好找的,本科生都一大把,研究生都遍地走,好的工作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很多條件的,所以現在你會發現考編的考研的越來越多了


湖人是冠軍啦


大學生遍地是,己不在吃香,工作難找,沒工作那來的對相,考研正是為了高大學生一等,研究生畢竟少,如此工作才好找,其餘也會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