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手機流量,方到用時才嫌少。是不是很多朋友們都是這樣,到了每個月的下旬,手機套餐的流量餘額都所剩無幾了呢?小編使用的是中國移動的套餐,20元買了10個G,這10個G的流量是不限速的,當流量超過10個G後,就開始限速,速度不高於1MB/s,而說不高於1MB/s,真是準確,看個視頻都會卡,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使用感覺。

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提速降費,國家大力推進,現在的手機流量套餐價格真是比幾年前便宜,記得中國移動以前是5元30M,10元70M,雖然流量較少,但以當時的網絡使用,還真能夠用,基本上不看高清圖片,看看小說,用一個月也沒有問題。可是現在不同了,不僅有圖片了,更多的都是視頻瀏覽,各種各樣的視頻APP佔據了人們流量使用的最大部分,這就讓流量越用越多,而套餐卻越用越不夠。

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物聯網卡是什麼?

物聯網卡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網絡卡片,而這個物聯網卡究竟是一個什麼卡呢?

說的直白一些,物聯網卡就是用於萬物互聯的,實際上是給設備使用的,不適合使用在手機上,與我們使用的手機卡實際上是兩碼事,兩者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手機卡能打電話、發信息、上網,而物聯網卡只有上網功能,只能給設備提供流量,無法打電話、發信息等功能。

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比如我們日常騎的共享單車,自動售貨機,POS機等,這些設備中都有物聯網卡,物聯網卡將設備的各種信息傳送到各家設備的平臺,進行後臺管理。

這才是物聯網卡的初衷。

那麼為什麼物聯網卡會流入到市場呢?

在中國國內,只有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這三家運營商可以對外推出電話卡,當然也包括物聯網卡,也就是說,物聯網卡也是三大運營商的卡片,只是推出的用戶不同。

電話卡簡單一些,推向各類人群,物聯網卡的推出對象基本上都是各種集團公司,用於這個公司某些設備的物聯網架構建設,同時物聯網的管理平臺也是由這家公司進行管理,無論是充值還是查詢流量等,運營商都不負責。運營商給集團公司推出的這種物聯網卡的價格,那肯定是相當便宜的,因為集團公司的用量較大,而且能夠輸出一定的流量,所以運營商都會給集團公司一定的“特權”,這就出現了很多的無限流量卡,不限速卡,各種流量卡片,都由著集團公司來制定。

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有這麼大的優勢,在市場上的流通肯定就快了,這樣,物聯網卡就流入了個人的手中。

物聯網卡那麼便宜,流量卻那麼多?究竟值得買麼?

相對於電話卡,物聯網卡的套餐價格都比較低,流量多,這成了很多個人用戶都追求的優點,這就把流量卡炒起來了,相信每一個用戶都希望自己手機的流量越多越好,最好是不限量,這樣用起來,就不用怕月底流量不夠了,這時候,偏偏又看到了物聯網卡的廣告,這就勾起了用戶們的好奇心了。

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但是廣告總是那麼的華麗,可療效就不一定那麼好了,圖便宜,就容易吃大虧。

很多朋友在買了物聯網卡,使用之後才發現,跟廣告介紹的完全不一致,找到運營商,運營商卻又根本不管,投訴無效,沒辦法,物聯網卡成了一個擺設。那麼對於物聯網卡又有哪些弊端呢?

圖便宜入手物聯網卡,高流量低資費,“特權”卡不一定真好用

1、管理平臺獨立,出現問題運營商很難幫助解決,只能找到賣家售後,但售後的結果都不那麼好。

2、說是4G,但是實際效果不一定,比如小編使用的聯通物聯網卡,使用的是聯通知識LTE的4G格式,只能說,網速跟普通的4G差了一塊,現在看視頻都卡。

3、無法開熱點,對於安卓手機還好點,而蘋果手機則是不能開熱點,當然有的特殊物聯網卡是可以的。

4、各種不保準,物聯網卡沒有三大運營商的支持,各項指標都無法保證,很多卡用著用著,就無法使用了,或者流量沒有了,這在網上案例很多的。


綜上所述,物聯網卡用在自己的手機上,小編建議,還是慎重考慮,一般情況下一張物聯網卡價格在100左右,開卡之後需要另外充值,但是對於沒有保障的物聯網卡,還是選擇正規運營商的流量套餐更加穩妥。

不知道各位朋友使用過物聯網卡麼?小編就用過,只能說上當了,你們遇到過什麼問題麼?期待您的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