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血淚,青山種遍英雄骨

盧溝血淚,青山種遍英雄骨

韓亞偉/文


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一名中國軍人,我對盧溝橋的印象不可謂不深刻,大有嵌入骨髓之感覺。

盧溝橋坐落於北京市西南15公里處的豐臺區,因橫跨盧溝河而得名,全長266.5米,寬約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有橋墩十座,共11孔,整個橋體都是石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橋始建於金朝1189年,重建於清朝1698年,後又歷經多次修繕補救。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柱高1.4米,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據記載原有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著名的“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從古建築學和天文學角度來講,盧溝橋足可以走入歷史、走進課堂,去被每一個現代人去研究拜讀。

然而,盧溝橋真正走進世人眼中,被億萬國人所熟知原因,卻是當年的它作為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的地方。毫不諱言的講,它是中華民族恥辱的象徵和代表。

盧溝血淚,青山種遍英雄骨


去年7月份,我從部隊休假特意擠時間去了趟盧溝橋。到達宛平城的時候,天色已近黃昏,為了趕時間,我簡單的把抗日戰爭紀念館瀏覽了之後,便直奔橋上。遠觀此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雄偉壯闊,甚至在夕陽的映照下,顯的有那麼一絲落寞。待走近細觀時,方才感到震撼,且不說橋的結構精緻完美,單就橋兩側神態各異的石獅子就讓人驚歎不已,不得不感嘆古代建築師鬼斧神工的神來之筆。不過,最對我觸動最深的還是橋身上的累累彈痕。我在橋上面慢慢的來回走著,邊走邊撫摸,撫摸著心痛著。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居然哭了。還好,那個時候橋面上的人不多,沒有人注意到我。當眼淚順著臉頰流到嘴裡時,我感到了苦澀,慌忙從兜裡掏出紙巾擦了擦,心想,我怎麼哭了呢?眼淚不是已經與我告別許多年了嗎?可能是,心真的太痛了吧!

盧溝血淚,青山種遍英雄骨


心痛那段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歷史——“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並詭稱有一名日軍士兵在演習中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隨後,日軍便炮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掀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這是我們上中學的歷史課本上有關“七七事變”的介紹。這麼重要的歷史事件,教課書上居然一筆帶過,真是太不應該。其實,在“七七事變”的前期,圍繞盧溝橋的爭奪戰中,中國守軍是佔據了主動優勢的,只是在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下,當時國民政府即不願戰也不敢戰。日軍在前期進攻受挫之後,便玩起了“和談”把戲,實為“緩兵之計”而已。日軍利用“中日和談”的契機,大規模向平津地區增兵,終於在隨後的戰爭中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佔領了平津、一個月時間佔領了華北。

反思這段歷史,怎能不心痛?當局為什麼要和談?是因為有簽訂《塘沽協定》、《何梅協定》、《淞滬協定》的經驗嗎?忘記了千年以前蘇轍在《過秦論》裡提出的“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經典論點嗎?為什麼不做好充足的準備以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危險呢?難道日軍的侵華之心還不夠昭然若揭嗎?為什麼幾十萬的中國軍隊會被幾萬人的日軍打的丟盔棄甲、一路潰退,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使整個華北地區淪陷?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用空間換取時間”的抗戰方略嗎?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淪喪,國家損失何其大,上千萬的中華兒女深陷戰爭的泥潭,苦難何其深。

歷史對此事件早已蓋棺論定,無論是當年的侵華日軍、還是當時執政的國民政府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辯駁的事實。後來者,惟有從這慘痛的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力不如人、氣不如人、識更不如人”焉有不敗之理。

盧溝血淚,青山種遍英雄骨


佇立橋上,更觸動我內心的,是一對母女的對話。

一位三十多歲的母親,帶著自己五六歲的女兒也在橋上參觀。母親拉著女兒的手也是邊走邊撫摸著石獅子邊給女兒講解那段歷史,看著那麼小的女兒,我真懷疑她到底能不能聽的懂?母親講著講著,突然女兒就問母親說:“媽媽,北京不是我們的首都嗎,為什麼戰爭爆發的地方離首都那麼近呀?”母親回答道:“那時候的首都是在南京,這裡還叫做北平,還不是我們的首都呢”。母親的回答很對。但是,當時的北平即便不是首都,它也不是中日兩國的國境線。

是呀!多麼不可思議,兩個國家戰爭開始的地方,居然是一方國土的內部,恐怕,縱觀古今中外歷史也是絕無僅有吧!是的,我們可以把造成這種結果的起因向前推給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但那有如何,無非是讓自己的心更痛而已。

盧溝血淚,青山種遍英雄骨


我從橋上往回走的時候,夕陽的餘暉即將落盡。我抬頭望了望即將消失的夕陽,深受震撼,發現它是那樣的紅,像是用鮮血浸泡過的一樣。觀之,心情久難平復,填《八聲甘州》一首,一來緬懷革命先烈,二來戒慎當下來之不易。我輩軍人當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唯有奮力自強,築鑄中國夢——

嘆往昔、胡塵侵故土,烽火亂神州。春雷起新萌,青衿吟哦,赤膽交遊。激越家國仇讎,壯志補天漏。小米加步槍,鬼恨神愁。

漫看戰地黃花,對柳營斜月,幾度寒秋 。談笑數王侯,浴血逐稔寇。青山種遍英雄骨,始換得,萬類竟自由。世須記,嶽麓紅葉,湘江碧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