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记者 | 张舒雅

天上无飞鸟

地上不长草

风吹石头跑

氧气吃不饱

这是柴达木盆地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质情况最复杂、地表条件最艰苦、工程技术保障最困难、油气赋存条件最特殊的“生命禁区”,青海油田历经十余年科研探索和不懈攻关,创立了“强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体系”,实现陆相油气勘探理论新突破。在该理论指导下,柴达木盆地环英雄岭地区连续发现浅层、中层和深层油藏,包括五类6个大油气田,油气勘探势头强劲。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向右滑动可查看下一张图片(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依次为英西大会战,鸟瞰英雄岭,开发英东油田,清海狮子沟油田,狮201井)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勘探开发主战场。自冷湖、尕斯、涩北等一批油气田发现后,国家曾先后七次组织重大攻关,均未取得明显进展。学术界曾认为,新近纪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剧烈隆升,柴达木盆地被强烈改造,难以形成大型油气田,持续勘探价值不高。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扎哈泉致密油大型压裂

2007年,中国石油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设立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关键技术科技重大专项,针对咸化湖相低丰度烃源岩能否规模成烃、盆地腹部是否发育规模储层等瓶颈技术,联合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千余人组成产学研团队展开一体化攻关。经多年努力,成藏理论和油气勘探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取得4个方面创新成果:

  • 发现咸化湖盆低丰度低成熟度烃源岩多峰生烃机理;

  • 探索强改造型盆地复杂细粒岩“有序沉积-过程控储”机制,将勘探领域从局部隆起拓展到整个湖盆凹陷;

  • 创建强改造型陆相盆地立体多维晚期成藏理论,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同存规律,打破了传统地质理论和一般找油找气方向;

  • 建立强改造型高原盆地地表地下极复杂区勘探技术系列,发明极低信噪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首次在英雄岭极复杂区获得地下清晰成像,引领了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及测井技术发展,为油气勘探突破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地震勘探

“强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体系”应用于英雄岭地区油气勘探成果最为显著,东、中、西部均有重大斩获。在东段相对稳定的英东浅层,发现高丰度亿吨级整装油田,为2000年以来中国陆上石油之冠。在中西段深层发现国内外罕见的咸化湖相碳酸盐岩多重介质储集类型的高压、高产构造岩性油气藏,相继钻遇9口中国陆上盆地罕见的日产千吨高产油气井,初步形成英西—英中湖相碳酸盐岩亿吨级规模储量区。目前,

环英雄岭地区呈现3.1万平方公里晚期成藏大油区,已发现多个特征不同、类型多样的油气成藏区带。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英雄岭油气勘探获得突破,进行试采放喷现场

2018年,在北京由9位院士及5位国内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强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体系”是强烈构造改造区高效勘探的典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体系的成功应用与实践意义非常重大,不仅有力推进了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发现,也对中国陆上其它盆地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油泉子二维地震勘探作业现场

环英雄岭巨型油气聚集成藏区,油气资源丰富,前景非常广阔,恰似一串闪亮的“黑珍珠”!随着该技术体系的不断实践和应用,必将为加快建成千万吨高原油气田提丰厚的资源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石油全力保障西昌山火救援用油

“三桶油”启动扩招,2万个岗位等你来!

强制休假、停止招聘、减少支出……低油价下,油公司的求生招数还有哪些?

坚守两条底线!中石油正式实施这一重大专项行动

统筹 | 董云龙

青海油田高原陆相生油新理论获得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