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左,愛在右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感動。

火車上遇到的那位大媽,時時讓我憶起她那不同尋常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飽滿的堅韌、自信和愛意,讓人動容。老人家是河北辛集的,去安徽宣城伺候坐月子的兒媳。兒子兒媳都是從農村讀研考到宣城的公務員。坐月子的兒媳,每天用雞和排骨熬湯,然後把雞和排骨棄之,喝湯;有剩菜即使放在冰箱裡,第二天也不吃,扔掉。說到這裡,老人輕輕的撫了下鬢間的頭髮,淡然地笑了。我見了,有些心疼。

老人有兩個兒子,這次去見的是大兒子。小兒子為了讓家裡負擔輕一些,父親去世,他便輟學回來幫媽媽一起養家。如今母子倆已經蓋起了兩處院落,小兒子的婚事也定了下來。她自己的老母親快九十了,也在自己村上,平時地裡忙活不過來了,孃家倆哥哥也伸手幫一把。大兒子買樓房她給了五萬,小夫妻月供餘款。婚後這樣奢侈的過活,她在安徽時不多說什麼,回家後也斷然不會和小兒子提起。小兒子很貼心,做事情有分寸,很吃苦耐勞,也懂得心疼母親。

大媽的額頭是平展的,瘦削的身板很挺直。說起話來沒有生活的艱辛,言辭間淡淡的傷感著,不見刻薄。年輕人的思維,城市的脈搏,也許淳樸的老人家不懂得,她只是那樣淡然的講述,讓人心酸。

雖然已經下車,大媽彷彿還在我的身旁。不曾遠離。

路在左,愛在右。老人家的心,並不孤單。

我沒有和誰提起,也不曾忘記。

奢華的生活,並不是小資。

就說我的孩子,他大概是無肉不歡的年齡,如今也懂得為了身體節制;像肯德基之類的垃圾產品、各種色素、凝膠做成的飲料,雖然廣告上說的天花爛醉,對他也很有誘惑,他也有定力拒絕;衣服鞋子,只要不是女孩子的顏色款式,他從不挑剔;即使買書,地攤上的、舊書市場的、網購的、郵局訂閱的,只要媽媽擦拭一新,他統統的愛不釋手;昨天發了新書,去年的書皮是剝的上一年的,兒子央我用掛曆紙幫他包起來,由媽媽親手寫上每本書的名字,看上去很心安;兒子幾次獨自出去旅行,給他的錢盈盈有餘,他從不亂花,回來後如數奉還;他給家裡提垃圾每次一塊錢;賣廢品的錢全部歸他,每月給他固定的零用錢,由他自由支配;小富翁是個吝嗇鬼,買奶、文具之類不花自己地盤的錢;偶爾同學小聚,他倒是大方得很,大家一起游泳、坐公交,他去買單.

(^~^)偶下班回來的鐘點,他要麼是在吹薩克斯迎接,要麼在門後等著開門,要麼在做作業。在我疲憊的時候,他會道一聲:“媽媽你辛苦了!”有時候也問“媽媽,你在單位順心嗎?”。他的父親要麼出差在外,要麼在奶奶家照料老人,父子倆共處的時光屈指可數。少了父親做玩伴,兒子自然會有埋怨。前幾天兒子吃晚飯忽然肚子疼得滿頭是汗,我趕緊給他燒熱水、揉腹、捏脊、拔罐。折騰一通,痛楚減輕了些,兒子突然說:“天下的媽媽這麼為孩子操勞,我雖然還是埋怨爸爸不來陪我,也能理解他了。”{@·@}

——生活更像寺廟裡的齋飯,所有的素材你可以盡情蒸燉煎煮。不取雞魚肉蛋,那餘音繞樑的佛音,穿透梵心。一樣可以品出豐饒的滋味兒。

所以說;日子,是給那些有心的人用來感受幸福的。路在左,愛在右。日子如夕顏花一樣無聲地綻放。幸福,如此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