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導語:很多喜歡養花的花友都有這種感覺,每次逛花市的時候,看哪盆花都覺得非常好看,各種各樣的造型,五顏六色。可是一旦買回家自己養護,養著養著就沒有在市場上看起來那麼美麗了,比如出現了黃葉、蔫萎、不開花等現象,難道是自己養花的技術水平不行?有一部分是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是絕對。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花卉市場的“秘密”,告訴大家如何選花。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無根的花不買

前幾年北京的花市還沒有拆遷的時候,每年6月中旬開始,大量的茉莉花就開始上市了,每盆的花苞都特別多,葉子也是翠綠翠綠的,價格從十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銷量也非常好。很多花友看著新鮮,買回家後等著開花。可是過不了多久,不但開花很少,葉子也漸漸地開始變成淺綠色、淡黃色,花苞還沒開花就掉落了。很多花友覺得是自己澆水太多了,或是懷疑土壤的問題。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直到花死了,把它從盆裡拔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買回來的茉莉花就是一個樹枝子,根鬚很少,頓覺上當。所以,在市場上買花的時候,我們可以握住花卉的莖稈晃動下,感覺盆土也跟著莖稈一起晃動,就說明是有根的,如果只是莖稈動,盆土幾乎不動,就說明根系有問題。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買回家的花大多需要換土

上面說買回家的茉莉花無根養不活,但是買回家的茉莉花有根或者根系很發達就一定養好嗎?不一定。這還得需要看看商家給花用的什麼土。花卉市場上的花從花卉大棚拉到市場一般是不帶盆的,帶盆的話也是育苗缽或軟軟的假植盆,因為在運輸的過程中不佔空間。運輸過程中如何保護花卉的根系呢?一般都是用潮溼的黃泥巴裹住根系,保持一段時間的水分。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賣花的商家一般都給花卉上完盆後再賣。上盆需要清洗根系和用土,對於商家來說太麻煩了,為了急於把花卉銷售出去,就直接把花坐進花盆,隨便填點黃土就上架銷售了。可這樣最是傷根,時間一長裹在根系的黃泥巴幹了後,澆水很難滲進去,因此花也就慢慢地死掉了。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上色和打蠟的花不買

為了迎合市場,商家給花卉噴染色劑,弄得花卉五顏六色的,比如彩色的仙人掌,很招小孩喜歡,但是這種染色劑畢竟是化工產品,聞起來有股怪怪的味道,對植物和人的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用不了多久就枯萎了。一般仙人掌用染色劑的比較多,因為仙人掌比較耐活。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一些觀葉植物,比如君子蘭,葉片比較大,一般人很難把它的葉子養得油亮油亮的,為了看起來好看,一般都是給它的葉片上噴蠟,然後用布擦拭,這樣就顯得上了不少檔次。但是在打蠟的時候,葉片的氣孔也就被蠟堵上了,買回家不久葉子就變黃了。

買到家的花卉不是打蔫就是掉葉,總是養不好,難道是技術不行?

結語:商家也不容易,很多時候也並非故意而為,只要我們多問問、多看看,在買花的過程就能選到好花,避免浪費錢財。如果我們再精進養花的技術,花卉肯定是越養越好!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經驗和觀點,不足之處請多批評指正。



精彩鏈接


本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