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縣:易地搬遷“換舊貌”產業扶貧“拔窮根”

陝西網訊(通訊員 陳凱)漢中市鎮巴縣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去年底,整縣脫貧摘帽後,幫扶措施和扶持力度不減,當地圍繞移民搬遷點建特色產業園區,吸引貧困群眾就業,鞏固脫貧成果。

65歲的王清友是鎮巴縣赤南鎮青樹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底剛剛脫貧。之前,王老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鎮巴縣赤南鎮青樹村的三間土坯房裡,由於房屋破舊,下雨漏水,王老一家過著坐山靠山,常年依靠外出務工維持生計的日子。2019年3月,王老一家趕上了異地扶貧搬遷好政策,告別大山,住進了安全敞亮的安置樓,將老家的土胚房騰退復耕後,政府給他補助了2萬元現金。

镇巴县:易地搬迁“换旧貌”产业扶贫“拔穷根”

鎮巴縣赤南鎮搬遷群眾王清友說:“我們這過去住在老家青樹村王家灣,以前都是以外出打工為經濟收入,現在我們年紀大了,又是貧困戶,他們公司來帶動我們務工,脫貧致富。我每個月能幹20來天,一天80塊錢,一年能掙2萬多。”

65歲對於許多城鎮職工來說,正是休養生息、頤養天年的好時段。但對於王清友這樣的山區群眾來講,無疑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年齡段。由於年紀大,沉重的體力勞動已經不適合他,外地企業也不再招錄60歲以上的員工,因此,在鎮巴縣,像王清友這個年齡段的人已經無法外出務工。好在這幾年脫貧政策帶動了農村產業發展壯大,家鄉的青花椒產業園已經發展到千畝以上,急需大量勞力,而居住在周圍的群眾優勢得天獨厚,為了方便群眾務工,花椒園負責人每天派專車到移民搬遷點接送務工人員,中午還管一頓飯,每人每天能收入80至100元不等。由於離家近,活不重,加之實行長短期靈活務工政策,許多人像王清友一樣,在周圍的產業基地務工,每年也能掙2萬多元現金。

镇巴县:易地搬迁“换旧貌”产业扶贫“拔穷根”

鎮巴縣赤南鎮青花椒基地負責人徐貴林介紹說:“我們這一片花椒園面積大,有1000多畝,去年栽的苗子死了一部分,近期在補植、除草和壘苗,主要是管護、上肥這些事,花椒樹明年都可以掛果了,長期在我這幹活的貧困戶有10戶人,如果包括加入合作社種植而不幹活的貧困群眾一共是58戶,戶均增收一萬多塊錢輕輕鬆鬆。”

山下是漂亮的移民搬遷點,改善了貧困群眾落後的人居環境;山上是有吸引力的特色產業園區,吸納貧困群眾務工掙錢。這一上一下的合理利用讓搬遷群眾的住房和就業達成了默契。據瞭解,鎮巴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9302戶31621人,總投資16.04億元,建設集中安置點79個。圍繞移民搬遷點成立了854家專業合作社,其中500多家帶貧受益較好。通過發展產業、勞務輸出、社區工廠、基礎設施建設等,每戶貧困群眾都有一至兩個以上的收入支撐。

如今,在鎮巴縣,許多平坦的土地上都建起了移民搬遷點,而在廣袤的山上到處可見茶葉、天麻、花椒、中藥材等綠色產業。用老百姓自己的話說,“易地搬遷給我們換了窮貌,產業扶貧為我們拔除了窮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