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的主題思想是什麼?你怎麼理解?

誰知道我感受


你好!我是I曹二牛I,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題主,不知你說的具體是哪首《從軍行》,《從軍行》有王昌齡寫的七首,李白寫的二首,還有楊炯寫的一首,以及王維、陳羽、盧思道都寫過《從軍行》。

  • 《從軍行》主題,我們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大都是反映邊塞的戰事和將士們的生活情況。

我想你說的《從軍行》應該和大家熟知的《從軍行》一樣,它是唐代詩人王昌齡《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共作《從軍行七首》

《從軍行·其四》主題是要表現將士殺敵立功的壯志雄心。

  • 詩的前兩句“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寫將士們極目所見和回望玉門關的景象,渲染氣氛,點出環境。

展現出將士們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同時描寫了將士們所承擔的責任,這些都融合在開闊、寂寥、蒼茫的環境裡。

  • 詩的後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抒寫出將士們決心殺敵,勢必凱旋的決心。

“黃沙”、“百戰”描寫出戰事的艱苦,即使這樣,將士們的壯志雄心並沒有磨滅。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將士們鐵骨錚錚的誓言。

我國先秦時就有了邊塞、戰爭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頻繁,盛唐時重武輕文,好多文人都投身邊塞。

邊塞詩歌抒寫出將士們的豪情壯志,同時也不迴避描寫戰爭的艱苦。

讓人讀後,胸中激盪著蒼茫悲壯的同時又豪情滿懷。

我們眼前彷彿出現這樣一幅大軍戍邊,孤寂、蒼茫又雄壯威武的畫面景象。

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詩人們形成了邊塞詩歌派。

邊塞詩人胸懷激盪,他們寫的詩充滿了磅礴的氣勢和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精神,這些詩歌充分體現了盛唐氣象。


I曹二牛I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 楊炯是華陰縣(今陝西華陰)人。
  • 唐高宗顯慶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舉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書郎,才只十一歲。
  • 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為崇文館學士,遷詹事、司直。

  • 他也和王勃一樣,自以為有才,對人態度傲慢,武則天當政時,降官為梓州司法參軍。
  • 三年任滿,改任盈川縣令(今四川筠連縣),卒於任所。
  • 後人稱他為楊盈川,他的詩文存於今者,稱《楊盈川集》。

這首詩,先要講題目。

  • “從軍行”本來不是詩題,而是一個樂府曲調的名詞。

  • 遠在西漢時代,漢武帝喜愛音樂歌曲,建置了一箇中央音樂院,名為“樂府”。

  • 他聚集了著名的音樂家和詩人,收集全國各地民歌,制定許多新的歌曲,頒佈天下,供公私演奏。

  • 這種歌曲,稱為“樂府歌曲”。配合這種歌曲的唱詞,稱為“樂府歌辭”,或稱“樂府詩”。

  • 在中、晚唐的時候,又稱“歌詩”。

  • 從形式來講,它們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體詩,採用律詩體的很少。

  • 從作用來講,它們是給伶人歌伎唱的。

  • 詩與樂府詩的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能唱不能唱,或譜曲不譜曲。

這首詩的寫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讀第一聯和第四聯,整首詩的內容都清楚了。

第一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意思是說,邊境上有敵人來犯,警報已傳遞到長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

  • 為什麼心中起伏不平呢?因為自己只是一個書生,沒有能力為國家禦敵。

  • 於是第四聯接下去說:“我寧可做一個小軍官,也比做一個書生有用些。”

  • 周武王時的兵制,以百人為一隊,隊長稱“百夫長”。

  • 後世就用以表示下級軍官。

第二聯說:領了兵符,辭別京城,率領驍勇的騎兵去圍攻蕃人的京城。

  • 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調發軍隊用的符牌。

  • 鳳闕,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與城闕不同。

  • 漢朝時,大將軍衛青遠征匈奴,直搗龍城。

  • 這龍城是匈奴首領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軍所在的地方。

  • 匈奴是遊牧民族,龍城並不固定在一個地方,唐人詩中常用龍城,意思只是說敵人的巢穴。

第三聯是形容在西域與敵人戰鬥的情景。

  • 圍困了敵人之後,便發動殲滅戰,其時大雪紛飛,使軍旗上的彩畫都凋殘了,大風在四面八方夾雜著鼓聲呼嘯著。

  • 這時,正是百夫長為國效命的時候,一個書生能比得上他嗎?


此詩第二、三聯只是修飾部分,對詩意並無增加這正是律詩初形成時的風格,藝術手法還沒有發展到高度嚴密。

關於此詩的主題思想,有兩種看法:

  • 唐汝詢在《唐詩解》中以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洩牢騷。

  • 吳昌祺在《刪訂唐詩解》中以為作者看到敵人逼近西京,奮其不平之氣,拜命赴邊,觸雪犯風,以消滅敵人,建功立業,不像書生那樣無用。

  • 前者以為這是一首諷刺詩,後者以為這是一首愛國主義的述志詩。

  • 這樣,從第二聯以下,兩人的體會都不同了。

  • 我以為吳昌祺的理解比較可取,因為第一聯已說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說他是為了武人顯赫而心有不平,這一句就不應該緊接在“烽火”句下了。


讀一世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裡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的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的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

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並不迴避戰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


厭長廊


《從軍行》是樂府的一種曲名,從名字即可看出,其詩詞內容多以邊塞情況,戰士生活,行軍打仗為主。寫從軍行的詩人不少,比如李白,唐炯,而其中比較出名的詩作,莫過於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了。

王昌齡 《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是唐代詩人,擅長寫七絕詩,他的邊塞詩氣勢壯闊,豪邁大氣。他寫了七首《從軍行》,但其中最廣為流傳,代代相誦,莫過於第四首了,那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道出了戰士們誓死報國的壯志豪情。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首詩的主題思想,詩文其實寫的很直白,沒半句的躲躲藏藏。前面二句,描寫了邊塞的風景,青海湖上烏雲密佈,雪山看上去也顯得黯淡許多,所在的邊塞古城看出去,玉門關遠在千里之外。後面兩句表達了雖然環境很惡劣,鎮守邊塞的戰士,經歷過上百場戰役,鎧甲都被磨破,但不攻破樓蘭,誓死不回家鄉。

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極其深厚,悲壯。那些常年鎮守邊疆的軍人,誰人不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兒?邊塞的黃沙漫天,物質缺乏,每天的生活除了訓練,便是時刻等著上戰場,腦袋都是拎在褲腰帶上。

無論是心理,還是身理,他們都承受著艱鉅的考驗,但為了保家衛國,為了後方百姓的安定,他們告別親人,來到這荒蠻之地,忍受著所有的不適和艱苦條件。這種孤獨,悲涼,但又又充滿豪情壯志的精神,在這首詩中被表達的淋漓盡致。

優秀的作品,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浪而上,哪怕是千年前的古人所寫,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它一樣能抵達到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一樣能滋養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去體會一切的和平都來之不易,我們能從中學到的,便是感恩,珍惜。


蒲公英的喁語


唐代的邊塞詩最能體現民族的尚武精神。

楊炯的《從軍行》是眾多邊塞詩裡最普通的一篇。自然氣象與個人的豪情,民族的擔當和個人的抱負水乳交融。展現出一個時代民族精神。

如《從軍行》的還有王昌齡的同名詩作,詩中的氣魄更大。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還有比這氣魄更大的,岑參的,四面邊聲連角起,三軍齊呼陰山動………………赤兔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夜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寶刀血未乾。還有比這氣魄更大,更能體現軍人的血性的詩。李白的《胡無人漢道昌》,履胡之血,涉胡腸,懸胡青天外,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唐代是後人無限景仰的歷史時段。邊塞詩無疑是這個時代最響亮的音符。為國請命,保衛家園,殺敵斬將,建功主業、封侯拜相把這個時代推到歷史的制高點。一覽眾山小。氣魄之大,震爍古今,浩蕩所至,無不披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故宋人有言,唐之邊塞詩終絕於晚唐,後之者,不能達也!


再造漢唐


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藉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同此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鈴鈴鈴靈


從軍行(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行,詩歌的一種體裁,從軍行,寫軍隊生活的樂府古題,王昌齡共寫《從軍行》七首,這是第四首。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藉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

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同此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天下馬丁


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藉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


華夏天空HXTK


這首詩反映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保衛國家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描繪邊地風光,藉以渲染戰爭氣氛。後兩句集中概括了戍邊將士長期參與的酷烈戰爭生活以及決心破敵的豪情。壯闊的塞外景色與將士宏偉的抱負融合在一起,氣魄雄闊,風格渾豪。“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常被用來表現殺敵衛國的英雄氣概和堅強意志。中唐詩人戴叔倫寫有“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雄豪詩句


中原文摘


《從軍行》(其四)的主題思想是:通過描寫唐代戍邊將士的艱苦生活,反映了他們身處邊塞的荒漠、險峻的地理環境,表現了他們苦戰.邊陲,保家衛國的精神。

我的理解是:詩詞是採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詩寫士子從戎,征戰邊庭的過程和心情,從而表達了國家有事,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