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月三” 探祕龍勝五色糯米飯


壯族“三月三” 探秘龍勝五色糯米飯

村民將不同顏色的糯米放進蒸籠裡。

壯族“三月三” 探秘龍勝五色糯米飯

村民在五色糯米上擺出“三月三”字樣。

壯族“三月三” 探秘龍勝五色糯米飯

村民在山上採摘用於製作五色糯米飯的植物原料。

壯族“三月三” 探秘龍勝五色糯米飯

村民正在淘米。

壯族“三月三” 探秘龍勝五色糯米飯

村民從蒸籠裡拿出剛蒸熟的五色糯米飯。

壯族“三月三” 探秘龍勝五色糯米飯

蒸五色糯米飯代表著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農曆三月初三是廣西各族群眾的傳統節日,民間有蒸五色糯米飯、唱山歌、拋繡球等各種習俗,以此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龍勝各族自治縣江底鄉建新村,雖然今年沒有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但是村民們相約,一起製作特色風味美食五色糯米飯,喜迎傳統佳節“壯族三月三”。

五色糯米飯,俗稱五色飯,又稱烏飯、青精飯或花米飯,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紫、白五種顏色而得名。製作五色糯米飯比較講究技巧,需採來楓葉、紅藍草、黃飯花、紫蕃藤,浸泡出液,分別拌著優質糯米,然後合而蒸之。在這幾種顏色的糯米中,黑色最難製作,需要將楓葉打碎,加入一些水後,反覆揉搓浸泡一晚,第二天將水中的植物殘渣過濾,再放入糯米進行浸泡。另外三種顏色無需浸泡,但方法也是將糯米倒入植物“染料”中上色。做出來的糯米飯五彩繽紛、鮮豔誘人、香醇可口,是節日裡招待客人的必備食品。

村民們告訴記者,雖然今年沒有舉行大型活動,但是我們還是要把過節的習俗延續下去。

來源丨 桂林晚報

記者滕嘉 通訊員吳生斌 蒙雙偉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