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裡的唯美詩意

在詩詞裡,桃花總是被賦予了無窮的詩意,有浪漫的愛情、對自然的憧憬,以及詩意的惆悵。桃花作為春天的最顯著的物候,代指春天,進而反映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或是傷春、年華易逝的情感。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八個字定格了桃花的模樣,最爛漫的桃花是開在《詩經•周南•桃夭》裡,繁花似錦,開在情人初遇的地方,那時的桃花更是多了幾分嬌羞與可愛。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裡的唯美詩意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越是美好的東西,我們越想永遠地擁有它,但美好幾乎肯定無法永伴,所以我們總有美好的東西瞬間即逝的感覺。時光不復重來,那個由舞臺和演員、觀眾所構成的情境轉瞬即逝。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裡的唯美詩意

風和日麗,春光怡人,不覺睏倦 ,且倚微風,以寄雅懷。詩人以一“倚”字,就將自己與大好春光融合為一,達到寓情於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裡的唯美詩意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裡的唯美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